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季多风灰尘起,风向风力要注意。春季多风,灰尘较大,影响视线,影响行驶。在灰尘较大的公路上行车,驾驶人要特别注意行人为了避尘而抢上风,因此,驾驶人应当在这种时候适当减速,尽量少扬尘土。当风力较大时,应当注意风向、风力给行车带来的影响。风向和车辆同向时,由于风力的作用,制动距离会相对增长,制动的非安全区增大;风向和车辆反向时,风力阻碍作用就大,并会使车辆转向半径和离心力增大,易使车辆发生侧滑或侧翻。因此,驾驶人在行车方向改变时,须加倍注意风力对车辆行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小青 《驾驶园》2006,(3):54-55
春季多风灰尘起 风向风力要注意 春季多风,灰尘较大,影响视线,影响行驶.在灰尘较大的公路上行车,驾驶入要特别注意行人为了避尘而抢路,因此,驾驶人应当在这种时候适当减速,尽量少扬尘土.当风力较大时,应当注意风向、风力给行车带来的影响.风向和车辆同向时,由于风力的作用,制动距离会相对增长,制动的非安全区增大;风向和车辆反向时,风力阻碍作用就大,并会使车辆转向半径和离心力增大,易使车辆发生侧滑或侧翻,因此,驾驶人在行车方向改变时,须加倍注意风力对车辆行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春季多风.灰尘较大,影响视线,影响行驶。在灰尘较大的公路上行车,驾驶人要特别注意行人为了避尘而抢上风,因此.驾驶人应当在这种时候适当减速,尽量少扬尘土。当风力较大时,应当注意风向、风力给行车带来的影响。风向和车辆同向时,由于风力的作用。制动距离会相对增长,制动的非安全区增大;  相似文献   

4.
瑞祥  开宏 《汽车运用》2004,(4):30-30
注意风向风力.春季多风,灰尘较大,影响驾驶员视线.当风力较大时,驾驶员应当注意风向、风力给行车带来的影响.风向与车辆行驶同向时,由于风力的作用,制动距离会相对增长,制动的非安全区增大;风向和车辆行驶方向侧向时,使车辆的离心力增大,易使车辆发生侧滑或侧翻.因此,驾驶员必须注意风力、风向对车辆行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冰雪路上行车时,由于路面纵向和侧向附着系数小,汽车的制动距离长,制动时方向稳定性差,弯道行驶临界车速低。冰雪路影响驾驶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易导致车祸。因此驾驶人在冰雪路上行车应把握如下要点。  相似文献   

6.
故障现象一辆斯太尔6×4自卸车,当驻车制动手柄置于行驶位置时,听到驾驶室前部有大量漏气声,驻车无法解除,经检查发现制动总阀的排气口持续排气;当驻车制动手柄置于驻车位置时,该处不排气。故障诊断更换制动总阀后试车,故障依旧。询问驾驶人得知该车一个月前更换行车制动继动阀后,制动迟滞明显,制动距离延长(重载时尤为明显),制动回位慢。由于驾驶人反映的问题是在更换行车制动继动阀后出现的,显然更换后的行车制动继动阀出故障的可能性较大。于是更换行车制动继动阀,但故障依旧,笔者对该故障的诊断陷入困境。根据以往的经验,解除驻车时制动总阀的排气口持续排  相似文献   

7.
在春季,我国北部和东部地区常会受到来自黄土高原的风沙侵袭.风沙袭来时,空气混浊,浮尘多,偏北风力可达6级~8级,常造成驾驶员的视野变窄、视力下降,同时,由于风力对车辆的作用,给行车带来困难.为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正夜间行车,由于光线差能见度低、驾驶人身体疲劳、路况不佳等多种因素导致事故发率要远大于白天。作为驾驶人有必要了解夜间行车相关注意事项,做到有备无患,确保夜间行车安全。夜间行车注意事项勤休息可避免疲劳驾驶通常来说,日间行车3至4个小时就要停车休息一下,而夜间光线不好更不能长时间驾驶。如果只有一人开车,就要到尽早开到途中的服务区休息,不管什么情况都不能疲劳驾驶。遇到大车勿走神夜间路上货车较多,在夜间行车要有意识降低车速,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离货车远一点。需超越货车时,除切换灯光提醒之外,还应鸣喇叭,以引起货车驾驶人注意。  相似文献   

9.
老车 《汽车知识》2010,(8):74-77
<正>68过隧道时应注意什么?汽车从洞外路段驶入时,人眼对黑暗适应时间大约需要七八秒,此时驾驶人的视力下降,因而必须减速。夜间隧道行车,由于隧道内有照明灯,隧道内比外部明亮,驾驶人也不要提高行驶速度。在隧道内行车不能凭直觉判断车速,一定要通过车速表来确认行驶速度,同时还应注意保持相应的车距。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驾驶人的跟车特性及探究可适用于不同风格驾驶人的跟车预警规则,为自动驾驶车辆开发可满足不同用户驾驶需求和驾乘体验的主动安全预警系统,选取50名被试驾驶人开展实车试验,采集驾驶人跟车行为表征参数并基于雷达数据确定跟车事件提取规则。选取平均跟车时距和平均制动时距为二维向量,使用基于K-means聚类结果的高斯混合模型将驾驶人聚类为3种风格类型(冒进型、平稳型、保守型)。通过分析3组驾驶人的跟车及制动数据,将不同类型驾驶人的制动时距分位数作为跟车预警阈值,结合实际预警数据及不同制动时距分位数对应的预警正确率,对现有跟车预警规则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类型驾驶人的驾驶需求。研究结果表明:3组驾驶人的平均跟车时距和平均制动时距差异显著,冒进型驾驶人倾向于选择较小的跟车时距和制动时距,保守型驾驶人的跟车时距和制动时距则普遍较大;3组驾驶人的实际跟车预警次数为215次,驾驶人采取制动操作而系统未予以预警的次数为329次,系统整体预警正确率为21.9%,漏警率为87.5%,通过分析信息熵等判定当前预警规则并不合理;将每类驾驶人制动时距的10%分位数作为阈值时的预警效果较好,调整后的跟车预警规则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同的驾驶人类型。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分心对交通冲突状态下驾驶人反应时间的影响,采用驾驶模拟器构建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下2种典型冲突形态:侧向行人冲突和纵向追尾冲突,设计认知、视觉以及发短信(认知+视觉复合分心)3种分心任务,在不同行驶车速、跟车时距、前车减速度等紧迫度条件下,采集30名驾驶人应对交通冲突的制动反应时间,分别采用重复测量一般线性模型及线性混合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分心使驾驶人应对侧向行人冲突的制动反应时间增加0.09 s,但未观察到其对纵向追尾冲突反应时间的显著性影响;视觉分心与发短信都会延缓驾驶人应对侧向行人(分别增加0.31 s和0.27 s)以及纵向追尾冲突(分别增加0.47 s和0.38 s)的制动反应时间;此外,在纵向追尾冲突中,随着冲突紧迫度提高(前车减速度增大、车头时距减小以及自车速度增大),驾驶人制动反应时间显著减小。表明驾驶分心延长了驾驶人应对交通冲突的反应时间,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具体而言,认知分心主要延长驾驶人应对侧向冲突的反应时间,涉及视觉的分心同时延长驾驶人应对侧向及纵向冲突的反应时间;视觉分心对驾驶人反应时间的延长显著性高于认知分心,说明视觉分心对行车安全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分心对交通冲突状态下驾驶人反应时间的影响,采用驾驶模拟器构建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下2种典型冲突形态:侧向行人冲突和纵向追尾冲突,设计认知、视觉以及发短信(认知+视觉复合分心)3种分心任务,在不同行驶车速、跟车时距、前车减速度等紧迫度条件下,采集30名驾驶人应对交通冲突的制动反应时间,分别采用重复测量一般线性模型及线性混合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分心使驾驶人应对侧向行人冲突的制动反应时间增加0.09s,但未观察到其对纵向追尾冲突反应时间的显著性影响;视觉分心与发短信都会延缓驾驶人应对侧向行人(分别增加0.31s和0.27s)以及纵向追尾冲突(分别增加0.47s和0.38s)的制动反应时间;此外,在纵向追尾冲突中,随着冲突紧迫度提高(前车减速度增大、车头时距减小以及自车速度增大),驾驶人制动反应时间显著减小。表明驾驶分心延长了驾驶人应对交通冲突的反应时间,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具体而言,认知分心主要延长驾驶人应对侧向冲突的反应时间,涉及视觉的分心同时延长驾驶人应对侧向及纵向冲突的反应时间;视觉分心对驾驶人反应时间的延长显著性高于认知分心,说明视觉分心对行车安全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
要保证行车安全,车速、纵向距离、横向距离和制动技巧是驾车时必须注意的四个主要问题.这其中,人们常常不很重视制动技巧.  相似文献   

14.
制动是影响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样制动信号灯在安全行车过程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汽车制动信号是用在汽车减速行驶或者要停车时,作为汽车制动的警报信号,用以提醒车后其车辆驾驶员应保持行车距离,以免造成汽车追尾撞车事故。其工作过程是:在驾驶员踏下制动踏板时,制动灯  相似文献   

15.
对于各种恶劣气候,最使驾驶员困扰的莫过于迷雾。因此,雾天行车要注意以下几点:雾天出车前,驾驶员要认真检查好车上的各部机件,特别是转向、制动部分,要灵敏有效。在行车时应将风窗玻璃和车灯玻璃擦干净,按规定打开防雾灯、近光灯、前后小灯及示宽灯和尾灯,充分利用灯光提高能见度,看清前方道路、车辆及行人动态。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不同性别驾驶人抵近信号灯控制铁路道口的驾驶行为特性,设计了5个具有不同红灯触发时距的信号灯控制铁路道口的虚拟场景,并进行了驾驶模拟试验,采集24名男性驾驶人和20名女性驾驶人抵近道口的微观驾驶行为数据。基于时空特性将抵近行为划分为月白灯期间、红灯进入时刻、红灯期间3个阶段,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和二元Logistics线性回归模型对比分析了2组驾驶人抵近道口的制动行为、加速行为和闯红灯行为特性,并探索性别与信号灯控制铁路道口抵近行为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男性驾驶人更倾向于在月白灯期间提前制动,其提前制动率是女性驾驶人的1.57倍;男性驾驶人在红灯进入时刻和红灯期间的车辆操控行为特性与女性驾驶人无显著性差异;男性驾驶人的总体违法率是女性驾驶人的1.5倍,尤其在红灯触发时距较大(4~6 s)时,女性驾驶人几乎无人违法,而男性驾驶人在3个场景下的违法率仍然达到25.0%、12.5%和16.7%;男性驾驶人闯红灯的严重性更高,驾驶风格更加冒险激进;另外,驾驶人闯红灯行为还受红灯进入时刻位置、制动时刻位置和加速时刻位置显著影响,说明驾驶人在走停决策的制定上更依赖于物理空间位置,与车辆运行速度和驾驶人反应能力无关。研究结果可应用于铁路道口安全管理与防护对策设计。  相似文献   

17.
<正>案例1苏州金龙KLQ6125B1A型客车制动灯工作不良故障现象一辆行驶里程约为52万km的苏州金龙KLQ6125B1A型客车(配置广西玉柴YC6L330-30发动机和金龙KLQ6125E3底盘),驾驶人反映,该车在安全检查站检查时,制动灯不亮,安全例检不合格,需要停班修理,但该车在行车时踩制动踏板却发现制动灯能点亮。故障诊断车辆到维修厂检修,维修技术人员接车后进行试车,其结果表明驾驶人所反映情况属实。按照车辆检修先内后外、先易后难的原则,首先检查该车的相关熔丝,制动灯熔丝未熔断,试着踩制动踏板,检查制动灯继电器,  相似文献   

18.
制动过程主要由制动前的反应过程以及制动后的减速过程组成.研究制动后避撞行为对于理解驾驶人的避撞行为、建立制动曲线模型等有着重要作用.利用配有8自由度运动系统的高仿真驾驶模拟器,研究了驾驶人在不同前车减速度(0.3,0.5,0.75g)和不同车头时距(1.5,2.5 s)的制动后制动踏板操作行为.利用ANOVA模型分别比较了驾驶人制动后制动踏板操作行为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踩踏板速率随着制动时车头时距的减少而增加,并且随着前车减速度的减少而减少;新手驾驶人的踩踏板速率普遍大于经验驾驶人;相比于前车速度的改变,驾驶人对制动时车头时距的变化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9.
制动是影响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样,制动信号灯在安全行车过程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汽车制动信号灯是用在汽车减速行驶或者要停车时,作为汽车制动的报警信号,用以提醒车后车辆驾驶员应保持行车距离,以免造成汽车追尾撞车事故。其工作过程是:在驾驶员踩下制动踏  相似文献   

20.
长大下坡是大型车辆事故多发的典型路段,现有仿真模式多适用于宏观评价道路平面线形安全,无法反映驾驶人不同挂档决策对长下坡行车安全的影响。建立了重载货车整车模型、转向控制器和踏板控制器。根据重载货车自然驾驶数据,引入驾驶人控制边界约束,通过联合TruckSim和Simulink软件,设计了基于挂档加速、挂档滑行、挂档制动的长下坡行驶控制策略。提出了在车辆速度层面引入驾驶人操纵行为特征谱的虚拟仿真试验。根据当前路段驾驶人挂挡问卷调查信息,以1条实际长下坡道路作为算例,研究了不同驾驶模式下重载货车长下坡行驶特性。仿真结果表明:预瞄定速模式控制下的车辆节气门开度和车轮制动压力呈现相互交替态势,与车辆真实长下坡行驶特性不符,难以为长下坡道路安全改善提供客观依据,而挂挡下坡行驶控制模式能够反映重载货车在不同挂挡决策下的行驶特性;以车辆行车速度和单轮制动压力为评价参数,在当前仿真路段行驶过程中,重载货车7档位挂挡下行安全性能最优,8档位挂挡下行综合性能最优,其单轮制动压力高幅值波动区域主要集中于28.3~35.5 km路段,从而可为该路段驾驶人挂档决策优化、道路纵断面及避险车道位置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