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联锁控制对铁路车站的调度指挥和列车的有序安全运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为保证铁路车站联锁控制及列车运行演练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提出铁路车站联锁控制及列车运行三维虚拟仿真的总体框架。从铁路车站联锁功能入手,设计车站联锁控制的数据结构、功能逻辑和联锁控制仿真算法,实现了铁路车站联锁的逻辑控制及人机交互仿真。采用面向对象的层次分级法,设计铁路车站设备三维模型的层次结构。通过创建预制体并修改其组件的方式,构建铁路车站列车运行三维虚拟场景模型。结合铁路线路逻辑模型,提出了面向联锁控制的列车运行虚拟寻路算法和列车运动驱动算法,利用该算法进行列车各车辆空间位置和姿态的连续计算,实现了在三维场景下铁路列车的启动,加减速运动,定点停车、换道等功能。在此基础上,在Unity引擎环境下开发了基于三维场景的铁路车站列车运行联锁控制虚拟仿真系统,该系统支持铁路车站联锁控制人机交互仿真,并可在铁路车站三维场景中的不同视角下,以可视化方式观察信号设备状态变化以及列车的动态运行情况。通过给定的站内列车调度计划表,利用所开发的系统进行了铁路车站联锁控制及列车运行三维仿真。仿真实例表明,所采用的方法及技术方案在车站联锁的仿真...  相似文献   

2.
我国铁路信号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传统运输模式下铁路信号技术在信号显示,车站信号联锁,机车信号与列车运行控制,行车调度指挥、铁路枢纽信号和信号基础设备等方面发展的现状,技术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铁路信号系统适应提速发展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接发客运列车 为什么要固定线路 为了确保客运列车(旅客列车、混合列车)安全及时接发和顺利进行有关作业,车站在接发客运列车时必须在正线或到发线上接入车站的固定线路。这是因为: 一、正线或到发线的道岔和线路质量较好,能够达到客运列车规定的运行速度,同时这些线路上装有进、出站信号和联锁设备,可使到达列车安全进、出车站。  相似文献   

4.
在第11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上,兰州大成铁路信号有限公司参展的铁路车站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铁路车站应急联锁系统、铁路车站区域联锁系统、企业铁路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等系列成套装备,吸引了众多业内专业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车站联锁 使车站进路、道岔和信号机、信号机与信号机之间建立相互控制、相互约束的关系,叫联锁。 根据运行图和调度命令,某次列车要在××站停车,车站值班员首先要确认站内有关线路是否空闲,并亲自命令有关人员扳动有关道岔,为列车进站准备进路。当所有有关道岔都开通良好后,才能开放进站信号机,允许该列车进站。这时,敌对信号机不能开放,所有进路上的道岔即  相似文献   

6.
1总体要求 随着铁路扩能改造项目的日益增多,为保证施工期间的行车安全,不对运输造成干扰,大量采用既有车站信号设备进行站改过渡。根据铁运函(2004)185关于《既有车站信号改造过渡工程中严禁在进路接入非联锁道岔的情况下开放信号》的通知精神,凡新接入或移设的道岔必须纳入车站联锁,为此需要在对车站站场进行改造的实施中,对信号设备进行过渡_丁程设计。  相似文献   

7.
我国铁路先后进行的5次大规模提速,对拓展铁路运输市场、加快铁路技术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为铁路信号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铁路信号技术装备不仅在数量上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而且在技术含量上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铁路信号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提速道岔分动外锁闭转换设备全面上道,大号码道岔的运用有了信号配套设备;车站计算机联锁得到规模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联锁的延时解锁均按照《铁路信号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工程设计,按照《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技术条件》要求进行参数配置,未针对不同线路列车、不同运行速度进行细化区分,从而使得部分车站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降低了运输效率,部分车站甚至可能存在未完全满足列车停稳时间要求的安全隐患,针对联锁延时解锁从理论上进行详细分析,给出确定联锁延时解锁所需考虑的具体情况,可为后续延时解锁时间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铁路信号设备是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设备 ,正常的行车是靠车站值班员按照调度的命令操纵信号设备 ,信号设备经过复杂的联锁电路运转 ,最后开放信号指挥列车正常运行。由此可见 ,能否保证信号的正常显示 ,提高铁路信号灯泡的运用质量 ,在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生产和提高运输效率中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信号灯泡在检修测试中存在的问题1.1 信号灯泡主灯丝影位不标准的问题按照TB 1917- 87铁路直丝灯泡的标准 ,信号灯泡主灯丝的高度为 4 3mm± 0 .3mm。主丝的轴心线应与灯头的中心线相垂直。用铁路信号灯泡对光测试 ,其标…  相似文献   

10.
区域计算机联锁实现了车站联锁、区间闭塞和调度指挥一体化控制,在我国铁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基于区域计算机联锁的调度集中(CTC)系统进行研究,有实际意义。本文给出一种基于区域计算机联锁的CTC车站系统的结构和方案。系统采用智能化分散自律设计原则,依据列车运行调整计划来自动控制区域范围内车站的列车进路,同时,在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的基础上,解决了区域范围内车站的列车作业与调车作业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冲突,实现了列车和调车作业的统一控制。以大秦线的王岭线路所、秦皇岛北站为例,讨论了区域控制后运输组织的变化,详细分析CTC功能的改变,并研究了CTC车站自律机、车务终端、电务终端的相应处理。该方案结构简单、可节省投资;系统运行稳定,可提高运输指挥效率。  相似文献   

11.
列车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保证列车安全可靠和高效率地运行。传统的列车控制系统以车站联锁设备为核心,控制命令从行车调度中心发出,经车站联锁设备检查其正确性,然后排列所需进路,进行安全防护。为实现这种防护,要对道岔进行锁闭,防止侧面行车冲突,排除进路的故  相似文献   

12.
在一定行车条件下,计算不同道岔型号和列车牵引质量对应的列车起停车附加时分、单线铁路运行图周期和双线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相应条件下重载单、双线铁路车站的通过能力.根据不同道岔型号对车站通过能力影响的分析,对于重载单线铁路车站,在列车牵引质量低于1万t时建议采用9号道岔,当列车牵引质量达到1万t及以上时建议采用12号道岔,仅当列车牵引质量都达到2万t且在场坪条件允许时采用18号道岔;对于重载双线铁路车站,当列车牵引质量在2万t以下时建议采用12号道岔,当列车牵引质量达到2万t且场坪条件允许时建议采用18号道岔.  相似文献   

13.
既有线插铺道岔纳入联锁的几种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防止既有线联锁车站改造施工中,新插入的道岔不纳入联锁正常开放信号而造成行车重大事故,铁道部下发了《关于既有线车站信号改造过渡过程中严禁在进路接人非联锁道岔的情况下开放信号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严禁进路有关道岔未纳入联锁时开放信号、接发列车。  相似文献   

14.
姚健嘉 《中国铁路》2001,(12):45-46
1 ERTMS/ETCS背景 欧盟、国际铁路联盟、欧洲铁路组织和铁路信号与通信公司通力合作,创立了一种一体化的欧洲铁路控制命令系统,称为ERTMS/ETCS.该系统可以为列车在本国和外国铁路网中以最大允许速度运行时提供安全所需的数据.最大允许速度由3个因素来决定.(1)列车的特性(它的重量、牵引性能);(2)轨道的性能(坡度、弯道、桥梁);(3)允许运行距离(它由列车目前的位置及前方列车位置来决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具体的站场实例,基于Event-B方法对信号开放、道岔控制、进路解锁等联锁系统关键安全规范进行了形式化模型描述和验证分析,给出了严格的分析结果.工作表明,铁路信号联锁系统是具有复杂时序逻辑的控制系统,Event-B方法适合于该类系统的描述与验证.通过形式化的联锁安全规范描述与验证,可以在系统开发的早期及时发现设计错误或漏洞,有助于提高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软件开发质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影响邻近铁路车站分歧道岔信号控制方案选择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提出方案选择的通用原则.通过运用可靠性、故障树分析理论,采用调查研究、归纳总结、分析计算等方法,研究影响邻近铁路车站分歧道岔信号控制方案的5个因素,得出当分歧道岔距离邻站不超过5.24 km时直接纳入车站联锁、超过5.24 km时优先采用纳入无联络线侧车...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联锁是综合计算机技术、工业过程控制技术和铁路信号控制技术,实现铁路车站信号自动控制的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基于Arduino的新型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核心控制模块,用电子电路取代了由安全继电器构成的道岔控制电路。内容包括联锁系统道岔控制总体架构、硬件及软件技术方案3个部分,旨在为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电子接口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信号专家系统的用途 铁路或轨道交通的信号设备在铁路沿线区间和车站进行布设,并根据列车引导和指挥的要求进行设置,具有点多线长的特点。这些信号设备的安全运行情况直接决定铁路或轨道交通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铁路信号控制领域,目前应用最广的是6502电气集中和以继电器为执行机构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应用全电子模块设计的计算机联锁系统虽起步较晚,但一定是未来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的全电子道岔控制单元,采用了四线制道岔控制电路,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