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公路工程质量的关注和探地雷达检测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结合长期应用探地雷达检测技术进行的经验性总结,本文概括性地介绍了探地雷达在检测应用中的各种易忽视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可行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瑶 《北方交通》2012,(5):58-60
分析了探地雷达检测路基缺陷的原理,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探地雷达在公路路基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探地雷达在公路路面厚度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文中简要介绍了探地雷达在某公路路面厚度检测中的应用,说明了用探地雷达方法来检测公路路面厚度在实际中是切实可行的,为传统的公路路面厚度检测方法又增添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探地雷达采用了先进的连续透视扫描无损探伤技术,能够快速而又非常简便地对隧道衬砌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测。不同的衬砌缺陷对电磁波具有不同的反射特性,表现在探地雷达图像上具有不同的图像特征。本文简要介绍了探地雷达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技术,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测线布置和参数设置,系统研究了衬砌不同缺陷类型的雷达图像特征,据此提高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探地雷达图像的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简要介绍探地雷达检测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某工程检测,概述了应用探地雷达对山区水毁公路的病害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1):163-164
本次研究对探地雷达系统组成和波性特征的基本情况分析后,对探地雷达的主要原理加以研究,然后对探地雷达在隧道检测技术波形识别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解析,旨在加强隧道建设防止受到地质、地理位置因素影响,通过探地雷达隧道检测技术对隧道是否存在缺陷加以检测,并实行波形识别客观评判隧道缺陷。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探地雷达的检测理论与特点出发,结合实际工程检测任务对探地雷达在桥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文中简要介绍了探地雷达在某公路路面厚度检测中的应用,说明了用探地雷达方法来检测公路路面厚度在实际中是切实可行的,为传统的公路路面厚度检测方法又增添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的进步,探地雷达由于具有低成本、高精度、高效等特点,已成为隧道基础工程设施无损检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探地雷达在隧道检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探地雷达脱空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实用、快速、无破损等特点,克服了钻芯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将路用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法应用于桥头脱空检测,可准确地判断出脱空位置,避免了养护和维修的盲目性,节约了养护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铁路货车提速过程中出现的铁路上承钢板梁横向振幅严重超限现象,以轮对随机人工蛇行波为激励,就不同的蛇行波长对铁路钢板梁桥横向振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同一速度下,桥梁发生的横向振动位移与轮对的蛇行波波长有关,当轮对的蛇形波波长在7~10m范围内并且激振频率(即行车速度与蛇行波长的比值)与桥梁横向有载自振频率接近时.桥梁横向位移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高速动车组在不同运行速度下的转向架蛇行运动频谱,推导了自由轮对蛇行运动模型,建立了与纵向、横向速度和摇头角速度相关的3个一阶微分方程;建立了柔性转向架蛇行运动模型,给出了与轮对和构架的横移和摇头自由度相关的9自由度蛇行运动方程;结合车辆悬挂和实测轮轨接触关系等参数,联立自由轮对蛇行运动方程,求解不同轮对初始横移下...  相似文献   

13.
复兴号CR400BF高速动车组动力转向架的牵引电机采用特有的四点弹性架悬方式, 在电机和构架之间安装有横向液压减振器和横向止挡, 首次采用牵引电机作为动力吸振器来控制转向架蛇行运动稳定性和蛇行频率, 从而避免引起车体弹性模态共振; 考虑悬挂参数和轮轨接触非线性, 建立了复兴号动车组非线性多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 通过悬挂模态计算和动力学时域仿真, 分析了关键参数对动车蛇行运动的影响规律; 基于将电机作为动力吸振器的原理, 优化了电机节点横向刚度和横向减振器阻尼; 考虑动车组运营中的轮轨匹配随机因素, 组合400种轮轨随机匹配状态, 仿真分析了动车的动力学性能; 开展动车组长期线路动力学跟踪试验, 研究了动力转向架蛇行运动演变规律。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 牵引电机弹性架悬下的构架横向加速度频谱图从以蛇行频率为主频的单峰值变化为主频在蛇行频率两侧的双峰值, 说明电机起到了动力吸振器的作用; 将电机作为动力吸振器能够提高动车蛇行运动稳定性, 具有不同等效锥度的典型轮轨匹配下非线性临界速度超过500 km·h-1; 动车蛇行运动最高频率被控制在6 Hz附近, 远离车体中部菱形弹性模态频率8.5 Hz, 避免了转向架蛇行运动激起车体弹性共振; 动车组在轨道随机不平顺激扰下, 构架端部横向加速度小于0.5g, 平稳性指标小于2.5, 轮轴横向力和脱轨系数等运行安全性指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4.
董春仁 《北方交通》2008,(5):124-126
反射波法作为灌注桩检测的常规手段.但是在实际检测中由于检测人员对这种方法的不了解不熟悉经常出现一些错误,结合工程实际谈谈反射波法在桩基检测中影响因素,避免再发生不必要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低应变反射波法在桩基质量检测中具有检测速率快、效率高的特点,同时其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也暴露出一定的缺陷,故如何排除影响检测的干扰因素成为低应变法检测桩基质量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为了抑制蛇行运动,提高列车临界速度,针对铁道车辆特殊的轮轨自激振动系统综述了蛇行稳定性主动控制的总体结构形式、控制目标、控制算法、测量系统、作动系统、试验验证等关键环节的研究进展;概括了稳定性控制的典型结构形式及其各自的特点;根据不同运用场景,归纳了稳定性主动控制的主要目标,梳理了稳定性控制的主要算法以及优缺点;分析了不同反馈量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研究了作动器动态特性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给出了稳定性控制的试验研究方法,展望了未来蛇行稳定性主动控制在算法设计、失效安全等方面的研究重点。研究结果表明:在蛇行稳定性主动控制研究中,控制方式和算法的选取要同时考虑控制目标的不同;除了高轮轨匹配等效锥度下的二次蛇行稳定性控制之外,控制目标应同时考虑低轮轨匹配等效锥度下的一次蛇行稳定性控制;控制方式应尽量简单、可靠、易于实施,且对测量系统的要求要小;测量系统也应尽量简单可测,以减小随机扰动和噪声对测量结果可靠性的影响;作动器响应时间及其时滞补偿方法共同决定了蛇行稳定性主动控制的实用效能;控制系统失效不能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这是决定主动控制能否推广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岩溶路基注浆质量电磁波CT检测标准,对南广铁路岩溶路基试验区段的64个剖面进行了电磁波CT测试,对粘土层、卵石土层和溶洞等地下介质注浆前后电磁波吸收系数的差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注浆合格的岩溶路基中,粘土层注浆前后电磁波吸收系数的差值均小于0.1 dB/m,卵石土层约为0.20 dB/m,溶洞均大于0.4 dB/m,且主要分布在0.6~1.2 dB/m之间;南广铁路岩溶路基电磁波CT检测注浆合格标准为:卵石土层和溶洞注浆前后电磁波吸收系数差值分别大于0.2和0.4 dB/m.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轮对蛇行运动的形成机理与能量传递机制, 基于车辆系统动力学理论推导了轮对蛇行运动的能量表达式; 借助轮对运动参数的相位关系和能量表达式, 确定了轮对蛇行运动过程中各部分所做的功及其对应的能量传递路线; 通过数值仿真计算不同参数条件下的输入能量, 对比了踏面等效锥度、轮对质量、一系悬挂刚度与重力刚度等参数对轮对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蠕滑力和锥形踏面的协同作用是轮对产生蛇行运动的根本原因, 蠕滑力中的刚度项通过调节纵、横向蠕滑率向轮对系统横向运动输入能量, 蠕滑力中的阻尼项耗散轮对系统的能量; 当输入能量大于耗散能量时, 轮对蛇行运动发散, 当输入能量小于耗散能量时, 蛇行运动收敛, 当输入能量等于耗散能量时, 轮对做等幅周期运动; 增大轮对质量和车轮踏面等效锥度不利于轮对的稳定性, 增大一系悬挂纵、横向刚度对轮对稳定性有利; 踏面等效锥度对轮对稳定性的影响最大, 当锥度由0.15增大到0.20时, 输入能量增大了约9.5倍; 一系悬挂刚度的影响次之, 刚度由75kN·m-1增大到100kN·m-1时, 输入能量减小了约60%;轮对质量影响最小, 轮对质量由1 000kg增大到2 100kg时, 输入能量增长了约1.1倍; 在锥形踏面下, 重力刚度对轮对稳定性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9.
高景华  李宏 《北方交通》2008,(4):142-144
通过反射波法在钻孔灌桩检测中应用实践,总结了测试中常见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对一般检测者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Inindustrialprocessesself searchingoptimumcontrolsystemshavebeenwidelyused ,becausetheydonotneedamathematicalmodel,whichhaveblockdiagram (seeFig .1) .Theprincipleistomakethecontrolsystemreachitsoptimumoperatingstatebycontinuousmeasuringandcontrolling.Thenec essaryconditionisthattheplantsmusthaveanex tremumcharacteristic[1 ] .Thekeyofself searchingoptimumcontrolishowtofindthesystemextremum pointautomati cally .Therearemainlytwokindsofself searchingmethods,whicharethecontinuoussearchingandth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