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煤矿凿岩噪声对豚鼠听器损伤电生理和超微结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矿凿岩噪声对豚鼠听器损伤电生理和超微结构实验研究煤炭部职业医学研究所(102300)邢娟娟A、B、C、D、E组和正常对照组豚鼠分别暴露模拟井下噪声[117dB(A)]1、2、4、8和16天(1h/d),暴露前后不同时间分别测试皮层反应阈及脑干电反应...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ANN理论的谐波电流动态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自适应噪声对消技术及人工神经网络(ANN)理论,提出了一种谐波电流以动态检测方法。所设计的谐波检测系统采取在线学习、二级ANN滤波技术,能检测出所设定的n次(如3、5、7次等)谐波电流及剩余的谐波总电流,并能同时测出基波有功、无功电流和基波位移因数。仿真结果证实,该系统所测出的各项参数与实际值的相移和畸变非常小,且系统的结构简单,计算量小。该方法可应用于有源滤波或混合有源滤波的谐波及无功补偿。  相似文献   

3.
高次谐波及基波无功电流动态检测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自适应噪声对消技术及人工神经网络(ANN)理论,提出非线性负载高次谐波及基波无功电流动态检测的一种新方法。所设计的谐波检测系统在线训练ANN并具有二级滤波,即使非线性负载运行发生了变化,该系统仍能根据需要快速检测出以下多个参数:基波有功、无功电流,基波位移因数,特定的几次(如3、5、7次等)谐波电流及其余的谐波总电流等。仿真结果证实,该系统所检测出的各项参数的波形畸变和相移非常小。可应用于电力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研究车轮动力吸振器运行条件下的噪声抑制效果,根据标准ISO3095—2005、ISO3381—2005、GB/T 5111—2011和GB/T 3449—2011开展了装配和拆除车轮动力吸振器2种工况下,城轨列车车内、外噪声线路测试。结果表明:该车轮动力吸振器对车内噪声抑制效果不明显,甚至还会略微增大车内噪声,其噪声抑制效果为-0.7~1.5 dB;对城轨列车车外噪声抑制效果较好,有1.2~3.1 dB的噪声抑制效果。该车轮动力吸振器对1 000 Hz以上频率的轮轨噪声有良好的抑制效果,且随频率增高效果越显著。对100 Hz以下低频区段,其噪声抑制作用为负,会增加该频率区段的噪声水平。近场车轮噪声测点与7.5 m远1.2 m高车外标准测点,两者的降噪值和频谱变化特性均很相近,因此,在车外线路噪声测试实施困难的情况下,可采用车轮近场噪声测试方法来替代评价分析阻尼车轮对车外噪声的抑制效果。相关结果可为低噪声车轮设计和低噪声车轮降噪效果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应用寿命表法(1)分析了某轨枕厂245名噪声作业工人噪声接触剂量与噪声性耳聋的发病关系,所计算出的噪声性耳聋的累各发病概率的1gitp值与噪声接触剂量的对数值1gx呈明显的正相关(r=0.9624P<0.01),其回归方程为:1gitp=7.59151gx021.5098根据该回归方程可行职业性耳聋的预测预报,指导噪声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噪声健康监护与噪声损伤的因素分析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职业病科(200081)杨文草王培安顾芝芳为了解接噪工人听力损伤的发病情况,探索相应预防措施,我们对接触85dB(A)~110dB(A)噪声的512名工人进行了噪声健康监护检查。其中男性307人,女性...  相似文献   

7.
抛丸清砂机在利用压缩空气做功时发出强烈的喷注噪声,同时它在工作中又会产生较强的撞击噪声。本文论述了喷注噪声和撞击噪声的不同类型、产生机理。经消声、隔声等声学措施后,进风口和工人操作点的噪声强度分别降低33和10dB(A)以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电力机车司机室噪声污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HS-6211型噪声统计分析仪,按照GB3449.1-82要求,对承担铁路鹰厦线客、货运任务的不同状态下的电力机车司机室噪声污染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使用2年的电力机车(7台)司机室稳态噪声为75~82dB(A),达标率71.4%,等效声级达标率42.9%,使用5年、架修1年的5台,稳态噪声为77~81dB(A);达标率80.0%,等效声级达标率20.0%。  相似文献   

9.
庞翠珠  马严 《铁道学报》1997,19(5):83-86
分析了由漏泄波导、中继放大器的级联网络和机车移动通信电台组成的系统在不同的工作方式时的噪声。并根据系统的参数计算了基台发-车台收、车台发-基台收的噪声和信噪比。计算结果与实际测试情况符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国外铁路噪声控制技术管理对策的总结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启示:(1)铁路噪声控制技术应优先考虑从源头上控制噪声的产生和扩散,这是控制噪声最直接有效的方法。(2)铁路噪声降低目标值的确定应进行成本效益分析。(3)铁路噪声的标准和防治应考虑既有线路和新建线路的区别;机车车辆的噪声辐射标准应考虑在用和新造车的区别。(4)铁路噪声控制必须基于共同承担责任的基础上,欧盟各成员国都必须为欧共体削减噪声战略贡献一份力量。(5)重视噪声地图的作用,发展相应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前铁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背景噪声修正方法存有争议,对铁路噪声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和防治措施的确定有很大影响。本文根据铁路噪声的环境影响特点,认为铁路边界噪声排放评价和铁路噪声常规环境影响评价,适用背景噪声的减除修正;综合声环境质量预测评价,对铁路噪声适用背景噪声的叠加修正;特殊情况铁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可进行背景噪声的叠加修正,但修正时只应考虑铁路噪声作用时段。  相似文献   

12.
刘杰 《铁道建筑技术》2012,(9):30-32,51
针对上海嘉定保利大剧院的特点,并结合其对噪声控制指标的要求,对空调机组及风机提出减振降噪和消声降噪的控制措施及典型的几种控制形式,总提出在暖通空调系统中采用减振、消声降噪技术是控制噪声达到标准指标的有效措施之一,是空调系统安全、舒适运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高架独立轨道交通具有建设、运营成本低的优势,但其对周边居民产生的环境噪声污染问题突出,道路与轨道双层合建高架的上层道路桥梁可起到屏蔽作用,减小由轨道交通引起的道路上部区域噪声。为分析不同道路桥梁形式对轨道噪声传播规律的影响,根据实测钢轨振动加速度,建立二维声学模型进行轨道噪声传播规律预测研究。首先采用现场噪声实测结果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然后对比分析独立双U梁轨道、空心板梁道路桥+双U梁轨道、小箱梁道路桥+双U梁轨道的噪声传播与分布规律,揭示双层高架桥梁的降噪机理。结果表明,上层道路桥改变了噪声的传播途径,在增大桥下噪声的同时可以使得一部分区域(道路桥侧上方)的噪声减小;进而,在道路以上区域,小箱梁道路桥+双U梁轨道形式相比空心板梁道路桥+双U梁轨道显著降低了噪声级,大部分降幅在6~11 dB(A)之间,最大降幅约21 dB(A);与空心板梁结构形式相比,底面凹凸不平的小箱梁结构能将声能量更好地限制在道路桥梁以下范围内,从而对道路上方区域取得更大的降噪效果。提出的噪声预测方法可为公轨合建双层高架的轨道噪声快速预测与评估提供参考,计算结果可为双层高架的道路桥梁选型提供声学性能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低噪声路面的发展由来已久,它可有效降低马路噪声,而低噪声路面的施工还是一个新领域。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重视,低噪声公路工程的发展也势在必行,因而熟悉其施工工艺对于低噪声路面的应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相控阵列的噪声源识别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麦克风阵列进行噪声源识别的基本原理,采用相位延迟对噪声源空间进行扫描,确定声源的波达方向,进而识别声源的位置。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了空间两点声源产生的噪声,并利用该算法进行了声源位置识别。理论与仿真研究表明采用相控阵列能够识别噪声源的位置,同时能够获得不同噪声源的噪声大小和噪声贡献量,利用该方法可以对列车的运行噪声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日本高速铁路噪声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在设计、建设北陆新干线时采用的高速铁路噪声预测方法,是根据高速铁路噪声的特点,按车辆下部噪声、构筑物噪声、集电系噪声、车辆上部空气动力噪声分别计算后合成,预测受声点处的噪声级。该方法对我国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铁路的噪声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噪声是生产活动中常见的重要危害因素之一。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中 ,必须要做好噪声危害的辨识和风险评价。为便于操作 ,可将生产性噪声分为“设备噪声”、“设备作业噪声”、“人工作业噪声”、“其他作业噪声”4大类 ,按部门、设备、加工过程、岗位等进行现场全面调查和逐一分析。同时 ,结合现场观察、测量分析、职工意见及以往测量调查、体检等相关资料 ,在掌握噪声源特点、分布、声级大小、变化特点、作用时间长短及其危害情况等必要数据的基础上 ,对噪声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做出分级评价 ,找出风险高的重大危险源 ,以作为整个体系运行重点严加控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带来的噪声问题和弥补传统声屏障的不足之处,结合国外相关经验和国内规范设计了一款近轨吸声矮墙。为进一步验证这款产品的降噪量,借助Virtual.Lab平台,引用现有文献中关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源强参数,用声学间接边界元法计算不同顶部形式近轨吸声矮墙在不同受声点处的降噪能力。结果表明:近轨吸声矮墙对于较低区域的受声点,比如行人,保护效果更好;不同顶部结构的近轨吸声矮墙,其降噪峰值、峰值频率以及频率特性均有所不同,可利用该特性选择不同顶部形式增强其降噪频率的针对性,且各类顶部形式的降噪量均能满足规范要求;仿真结果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对比发现,在相对较高的频段,其结果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直立式声屏障是我国高速铁路噪声控制主要措施,仅在声影区有较好的降噪效果,全封闭声屏障、半封闭声屏障等进一步降低噪声的声屏障类型虽已在城市轨道交通广泛应用,但在铁路应用案例极少,为了保护"小鸟天堂"生态环境,我国深茂铁路于国内首次采用全封闭声屏障,为了分析其降噪效果,采用间接法进行现场测量,结果表明:动车组运行速度不高于132 km/h时,全封闭声屏障可大幅降低列车通过噪声,且不存在声亮区,距线路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处,全封闭声屏障降噪效果可达16~18 dB;呈现宽频降噪性能,对于400 Hz以上的噪声,降噪量高达10 dB以上;630 Hz以上降噪效果高达15 dB以上。试验明确了全封闭声屏障降噪特性,为我国高速铁路声屏障选型和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