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广深铁路桩基托换施工监测方案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地铁工程下穿广深铁路高架桥,需将两桥墩的桩基托换。文章介绍桩基托换施工中的监测技术,包括监测内容、系统组成、监测频率及托换桩施工、托换梁预应力施加、主动托换等的监测实施方法,保证了桩基托换的信息化施工。  相似文献   

2.
大轴力桩基托换变形控制值确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桩基托换是基础工程中的一个技术难题,而变形控制又是桩基托换的核心问题.本文简要介绍深圳地铁百货广场大厦下的桩基主动托换,并着重介绍变形控制值的分析确定.研究结果:确定了变形控制值,该控制值下的最大内力,是托换结构(托换大梁、托换桩等)设计的依据,也是托换施工过程动态监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广州美术学院33#楼桩基托换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地铁隧道穿越高层建筑的情况下,采用桩基托换的施工方法对建筑物基础进行加固.介绍了桩基托换设计及施工工艺.监测结果表明,桩基托换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轴力桩基托换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深圳市地铁一期工程百货广场大轴力桩基托换采用梁托换柱的结构型式,托换结构由托换大梁和两根支撑大梁的托换新桩组成,用主动托换方式,在托换大梁和新桩之间安装千斤顶,分级施加主动力。在托换的整个过程中对托换结构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反馈监测信息随时掌握托换结构和原建筑物的变形及受力状况,指导安全施工。分别用不同的测试仪测试原建筑物的沉降、梁板附加应力、梁柱接头的滑移,分析梁板附加应力、主动托换力的分配及荷载的转移规律,以及大梁的受力和变形状态。在托换新桩的桩顶垂直于梁轴线方向安装2个位移计,推测桩的沉降及大梁的偏转状况。将所有传感器集成一个自动测试系统,按照制定的监测控制标准,实施自动监测和安全控制。经过对第一根桩的全过程跟踪监测分析表明:托换结构和建筑物的变形及受力控制都在安全标准范围内;主动托换力保持在40%P时进行截桩,可使得托换前后柱的轴力变化和梁柱接头下沉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5.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国贸-老街区间单洞双层隧道直接穿过百货广场裙楼下6根桩基,需要进行桩基托换,该桩基托换工程中桩的最大轴力达1 8 000 kN,是目前国内外托换建筑层数最多、单桩托换轴力最大的工程.项目通过模型试验研究,提出了采用“企口 锚筋 预应力“的接头型式作为大轴力桩基托换的梁-柱接头连接方式,并用1:2模型试验验证了该种接头的可靠性.通过1:4整体模型试验,研究了大轴力桩基主动托换过程中托换荷载在托换结构中的分配关系及截桩过程中荷载的转换规律,并据以制定主动托换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同时建立自动实时监测系统,实施信息化施工.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地下构筑物建设日益增多,既有建筑的桩基础严重影响到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桩基托换技术随之得到广泛应用。桩基托换是信息化施工程度较高的一种工程,通过对托换过程中各监测项目的综合研究,总结出桩基托换工程监测的实施技术,包括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等。通过对监测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可得知被托换桩的沉降情况、托换梁的变形情况、被托换桩及相邻桩及梁板的受力变化情况、梁柱结合部分的受力情况,依据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及时对千斤顶的顶升操作进行调整,做到信息化施工,确保建筑物及托换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应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模块)对广深铁路桥梁桩基进行主动动载托换施工.介绍信息技术在铁路桥梁桩基进行主动动载托换全过程中的监测、记录、分析以及各种应力、应变数据的处理,用以指导施工.结果表明,信息技术(信息化施工)是铁路桥梁桩基实行主动动载托换施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在津滨轻轨桥墩托换施工过程中,轻轨列车不能停运,轻轨桥梁也无法加固,采用数据无线传输技术对被托换桥墩墩顶高程等内容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轻轨列车运营安全和施工质量.研究结论:数据无线传输技术在津滨轻轨桥墩托换工程中,监测贯穿施工全过程,信息及时,数据准确,可实现实时数据采集与显示,为各个施工工序的正常进行提供了决策依据.数据无线传输技术比有线传输优势明显,可运用到其它工程施工监测或长期健康监测中.  相似文献   

9.
地铁施工中既有桥梁的桩基托换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安地铁二号线好又多人行天桥桩基托换工程中,采用钻孔灌注桩+托换梁的手段对桥梁桩基进行托换。本文介绍了主动托换技术的设计﹑施工工艺及监测,阐述了桩基托换技术的控制要点和应急处理措施,为此类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广东省航运局宿舍楼桩基托换工程中,采用钻孔灌注桩+托换梁的手段对该建筑物桩基进行托换。该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较为复杂,建筑物12根桩侵入盾构掘进区,经综合比较,采用桩梁托换技术。工程中对桩基托换桩基槽、周围建筑物、托换建筑以及桩梁的沉降和裂缝进行施工监测,以确保工程安全。计算托换桩的沉降及相邻桩的沉降差,均远小于规范规定极限值。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托换施工工艺、相关监测、桩基托换技术的控制要点和应急处理措施,可为此类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