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凝土早期开裂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主要从水泥混凝土的组成和结构方面阐述了混凝土早期裂缝的成因 ,分析了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收缩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了减少混凝土路面早期收缩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性能混凝土早期自收缩机理及诊治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自收缩特点,论述了其早期自收缩机理,针对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缩集中在早期、对后期裂缝影响较大的特点,提出掺用粉煤灰,利用其早期水化速度慢来改善高强混凝土硬化速度,从而降低混凝土早期自收缩程度,提高耐久度。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已经成为公路工程的质量通病,影响着高速公路的通行.分析了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形式以及产生早期破坏的原因,指出了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与设计、施工、运营、养护等因素有关,并相应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损的类型,早期破损的形成原因,以及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列举了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通病,分析了沥青面层水损害早期损坏的特点,从设计、施工各个环节提出了防止水损害早期损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公路混凝土早期裂缝的成因,预防混凝土早期裂缝的措施及对早期裂缝的处治。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公路混凝土早期裂缝的成因,预防混凝土早期裂缝的措施及对早期裂缝的处治。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城市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损的类型,早期破损的形成原因,以及沥青路面早期破损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沥青路面早期病害降低了公路工程服务性能和使用寿命,因而公路工程施工及养护中应做好对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防治。结合贵州省高速公路建设情况分析了沥青路面常见早期病害的成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很多,针对沥青路面早期破坏这一质量通病,着重从设计、施工、养护等几方面分析了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已经成为公路工程的质量通病,影响着高速公路的通行。分析了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形式以及产生早期破坏的原因,指出了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与设计、施工、运营、养护等因素有关,并相应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提高沥青路面耐久性的技术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产生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主要表现为局部坑槽、内部松散和车辙,就沥青路蕊早期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阐述,重点从沥青路面原材料的选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沥青路面的防排水设计及沥青路面的结构形式等方面分析了防治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对策,以提高沥青路面耐久性。  相似文献   

13.
如今经济正处在不断发展当中,大量公路建设工程也不断的兴起与建成,其中沥青混凝土路面被使用的比较多,但它的早期病害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专业人士所关注的问题。首先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的原因,然后提出了几点预防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的策略,旨在能够不断减轻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病害。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破损的类型、成因的分析 ,以及如何防止早期破损  相似文献   

15.
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早期破坏原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河北省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实际,分析了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早期破坏的原因,并提出了避免桥面铺装层早期破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路面的早期裂缝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强度、耐久性能等。本文从内因和外因分析了早期裂缝的成因,并有针对早期裂缝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水泥混凝土早期裂缝对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有着极大影响 ,介绍了早期裂缝的种类及产生原因 ,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产生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主要表现为局部坑槽、内部松散和车辙,就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对提高沥青路面耐久性应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成因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通车早期常常发生各种破损现象,本文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的种类及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邓艳 《轨道交通》2008,(3):22-24
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历程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同行,中国轨道交通早期建设的历史,不但成就了中国交通出行的新模式,也造就了一批功成名就的轨道交通建设人物,如施仲衡院士、刘建航院士、王振信先生、沈景炎先生等,他们早期的努力谎写了中国轨道交通早期建设的辉煌,他们与中国轨道交通建设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