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接触网的硬点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丰良  李敏 《电气化铁道》2006,(Z1):234-236
讨论了接触网硬点的危害以及造成硬点的原因.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对大量测试数据的分析表明:接触网硬点的撞击加速度通常只有2个g左右,传统的用几十个g甚至上百个g来判断硬点的方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同时证明了采用接触压力来判定硬点更为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2.
接触网硬点形成原因及减少接触网硬点产生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触网硬点是接触网系统的一大顽症。减少硬点危害.保证弓网间正常接触和取流是高速电气化铁路可靠运行的前提。本文根据第六次大提速前铁道部检测车对上海局管内京沪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的六次检测数据和现场对硬点查找处理情况,分析了接触网硬点产生的原因,指出其危害.并从优化接触网设计、提高接触网施工质量等方面提出减少、控制接触网硬点的产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谢炳军 《西铁科技》2006,(2):36-37,35
本文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运行中硬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及研究,提出了接触网硬点产生的地点,对机车受电弓运行的危害,对接触线使用寿命的影响,及消除接触网硬点的方法和措施;从施工工艺及调整质量对接触网硬点的影响,接触线张力对硬点的影响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对每一种因素均制定了有效的改进措施,有利于提高机车受电弓的运行质量,提高接触线的使用寿命和接触网运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阐述接触网硬点的危害,从接触网施工、接触线线材、线路质量、弓网关系等方面分析接触网硬点的产生原因,根据接触网运行现状,提出接触网硬点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接触网供电系统中的一大顽症--接触网硬点,通过分析接触网硬点产生的原因,指出其危害,并提出控制、减少接触网硬点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高速铁路接触网硬点危害,从设计、选材、施工、维护等方面阐述接触网硬点的成因,对硬点产生机理及目前主流的硬点检测方法进行分析,从接触网的设计和施工等方面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运行状态下受电弓与接触线持续可靠的接触,是保证电力机车良好取流的重要条件。接触网硬点的存在使弓网关系恶化,发生机械损伤或电弧烧伤,甚至导致弓网故障,危及行车安全。加强对接触网硬点的认识、提高检测手段并能快速有效地判别缺陷类型并消除,对确保良好的弓网关系意义重大。介绍接触网硬点的含义,分析产生原因,并介绍接触网硬点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检测数据的分析处理、缺陷判别方法,论述消除接触网硬点应采取的措施。该研究可改进接触网硬点检测方法,提高检测准确率,指导运营维护单位排查接触网设备故障与维修,保证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接触网及列车受电弓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8.
接触网硬点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接触网硬点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进行分析,根据目前我国接触网运行的现状,提出改进硬点整治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9.
主要基于铁路第六次提速京哈线哈兰段接触网设备硬点整治,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提出了硬点产生的原因和对硬点整治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0.
阐明接触网设备硬点概念,重点分析产生硬点原因,提出强化接触网设备质量管理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42#道岔处带辅助悬挂的接触网无交叉布置方案,分析了接触网平面布置和安装设计技术。带辅助悬挂的接触网无交叉布置方式的辅助接触网位于正线和侧线接触网之间,在道岔岔心附近始终与受电弓接触,使受电弓在正线和侧线之间平稳过渡,减少了对正线接触网的冲击,辅助接触线也不会出现非正常磨损,该布置方式速度适应性好,弓网性能更佳,建议在客运专线大号码道岔接触网布置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接触网产生硬点等缺陷的原因及整治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接触网硬点等缺陷产生原因,特别是60g以上硬点产生原因,提出整治缺陷的一般方法,并对处理效果进行了动态、静态检验,确保接触网设备满足提速后安全运行需求。  相似文献   

13.
蒋杰 《电气化铁道》2012,23(1):36-37
对曲线和直线2种工况下接触网定位器的张力进行分析,认为应该对接触网定位器的最小和最大张力进行明确规定,指出了影响接触网定位器的最小和最大许用张力取值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对大秦线重载区段接触网电气设备烧损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烧损原因提出设备改造方案和监测防范措施,有效的防止了重载区段接触网电气设备烧损问题,提高重载区段接触网供电设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新型弹簧补偿器在地铁中应用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胜 《电气化铁道》2009,(1):40-44,47
本文以南京地铁二号线为背景,分析了接触网所要求的张力范围,假设张力由额定状态向最小张力变化,分析接触网状态的变化以及张力变化对接触网产生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新犁恒张力弹簧补偿器达到接触网最低张力的可能性,来判断其在地铁内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接触网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接触网可靠性研究的不全面,基于故障树分析方法,对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建立接触网失效故障树,对导致接触网失效的故障进行了定性以及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找出了导致接触网失效的所有故障组合;定量分析找出了容易导致接触网失效的故障类型,根据定性定量分析得到的结果,提出了有效提高接触网可靠性的相应建议,为接触网系统的设计、维修以及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杨念 《电气化铁道》2010,21(2):35-36,40
在接触网终点设计常规下锚结构形式下,集装箱中心站龙门吊装卸作业线股道接触网终点的有效行车距离无法满足电力机车直接摘挂货物列车要求。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新型的接触网终点下锚结构形式,改进后的下锚结构形式能在不影响龙门吊作业的前提下延长接触网终点有效行车距离,满足电力机车直接摘挂取送货物列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秦沈客运专线是我国第一条时速为160km及以上并设有时速300km试验段的客运专线,本文对秦沈客运专线接触网悬挂类型、线材配置、张力确定、接触导线预留弛度和弹性吊弦、导线高度及跨距、结构高度、腕臂支持结构、接触网电分相形式、接触网支柱基础等主要技术标准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了可借鉴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拉出值选用在弓网关系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了影响弓网关系的原因,提出了运行拉出值选用建议并加以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对运营线路减少弓网故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