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平潭大桥最大水深28 m,国内深水基础独立施工平台一般分为钢管桩平台、钢护筒平台、钢管桩和钢护筒联合平台。以联合平台搭设施工为例,从钢管桩打设、平联施工、承重梁施工、分配梁施工以及面层施工等方面,对如何快速完成钢管桩和钢护筒联合的平台搭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采用现场实测试验结合 LS-DYNA软件建模分析的方法,对深水基础施工时钢护筒在打入过程中的动应力及其变化规律、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现场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冲击时间的增长,入土深度的增加,钢护筒的动应力水平也随之提高,护筒的应力时程曲线的冲击反应逐渐显现,护筒中最大应力出现在底部.  相似文献   

3.
结合京福铁路古田溪特大桥7号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介绍了采用钢护筒作支撑桩、沉放单壁钢围堰并灌筑水下混凝土固定钢护筒以构建桩基施工平台的关键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解决了在深水和倾斜、裸露、坚硬岩石河床的特殊条件下,钢护筒无法打入河床形成稳固桩基施工平台的施工难题,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人工挖孔桩穿过流砂层的施工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荣 《铁道建筑》2003,(1):37-38
由于地质勘探不详,原设计2m厚的粉砂层实际厚度达8m,致使混凝土护壁,加钢护筒等施工方法都不能奏效。采用回填生石灰加水泥混合料固结流砂,使挖孔成功。  相似文献   

5.
地铁盾构隧道旁高架桥桩基施工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环线改建工程龙阳路段高架桥临近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桥梁桩基与盾构隧道最小净距为3.42 m,工程难度大、工期紧、施工干扰大.分析了工程施工的难点,并制定了相应的工程对策;提出了深护筒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和既有盾构保护加固措施.施工结果表明,地铁盾构隧道旁的高架桥深桩基工程采用深护筒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盾构隧道旁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并辅助以信息化施工监测技术,可很好地控制既有地铁隧道变形,为今后此类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某大型铁路工程进行了大面积深厚杂填土地基渣土桩加固处理的试验。试验分为甲、乙两个试验区,渣土桩桩径为0.6m,桩长为10m,分别按1.6m,1.8m和2.0m三种间距布置。试验中进行跟护筒成孔及不跟护筒成孔的对比试验,以及机械设备选用的对比试验。选用重型动力触探、静载荷、剪切波进行了效果检测。结论为1.6~1.8m桩间距下的渣土桩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密实度的要求。这个试验结果有助于指导设计。  相似文献   

7.
结合忠县长江大桥11#主墩基础施工,详细介绍了采用浮式钻孔平台进行大孔径深水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浮式平台的构造、拼装、就位(退出)、锚碇以及定位钢护筒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深圳湾公路大桥海上钻孔桩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深圳湾公路大桥换道立交桥大直径海上钻孔桩施工,桩基础直径为2.0 m,最大桩长66.08 m。包括海上施工平台搭设、桩基钢护筒下沉、泥浆配制及水下混凝土灌注等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9.
以襄渝Ⅱ线流水河大桥施工为例,重点介绍了4号-3深水钻孔桩在河水面以下、河床面以上的钢护筒内断桩后,采用钢护筒做围堰进行水下接桩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厦门跨海特大桥128号墩海上深水倾斜岩面的特点,提出采用依托栈桥先搭设施工平台,在无钢护筒的情况下采用钻机冲击倾斜岩面使之基本平整,然后插打钢护筒并在钻进过程中跟进钢护筒,同时提出了泥浆循环及收集方法,防止污染海域.工程实践表明,该施工方案设计合理,能满足工程的需要,对同类桥墩施工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蓝浩伦  巨建民 《铁道车辆》2011,49(10):1-4,47
以轨道车辆为背景,依据转轴公式和平行移轴公式得到车体截面内任意倾角部件的惯性矩,进而获得截面的刚度及其灵敏度。在已知车体刚度分布的前提下,依据车体刚度及其灵敏度,通过调整刚度薄弱位置相关部件的截面尺寸,可达到提高车体刚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从铁路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时钟同步的意义,时间基准的选取以及时间信息的传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精度高、可靠性好、成本较低并满足铁路信息系统对时钟精度的要求的时间同步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俄罗斯矿肥车在使用过程中的腐蚀问题及解决的方法。通过采用不锈钢车体和涂防护漆等措施,可以减少腐蚀,提高矿肥车使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高速列车车体断面优化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通用的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计算了不同车体断面在20 m/s横风作用下受到的侧向力和倾覆力矩。结果显示:通过改变车体断面的几何参数可以达到改善列车横向气动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岩爆是深埋长隧道施工中发生频率较高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岩爆研究对于隧道的勘测设计、施工组织及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结论:采用水压致裂法进行地应力测试,依据Russenes判据、Turchaninov判据及Hoek判据等准则对隧道施工期岩爆发生的倾向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隧道存在岩爆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测试分析为基础介绍了重载车辆在驼峰溜放后对编组场既有减速顶布置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既有的调速设备和作业方式进行改遣和改进来适应这一变化。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目前,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精调主要是基于全站仪的绝对测量精调模式,其是以外部几何状态来控制内部几何状态,该方法与轨道平顺性的概念并不完全兼容。本文从绝对测量精调技术的误差分析出发,分析在轨道平顺性模型中该精调模式的控制精度。研究结论: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验数据表明,配以高精度全站仪,绝对测量模式能够保证高速铁路±2 mm的平面控制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热害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高温热害问题是深埋隧道的常见地质灾害问题之一。本文根据调查中取得的实际资料,考虑岩性、断层、地温、主要蓄水构造、主要河流五个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和等级标准,通过GIS空间分析对隧道地区的热害危险性进行评估和区划,为高温隧道线路的选择、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论:研究区的热害整体上呈北西—南东向分布,断裂对热害的控制作用显著,热害主要分布在花岗岩和变质岩地区;沿C12K线路方案存在四个易发生突热水灾害的区段,这四个区段的特点是断裂集中,位于岩浆岩地区、变质岩地区或是储水盆地的边缘。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铁路货场布局是城市货运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场布局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铁路作用的发挥,还会影响城市的发展。为满足大连市新的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同时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合理性,有必要对大连枢纽货场布局规划进行研究。研究结论:规划大连枢纽货场将形为5货格局,不仅与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应,还能够满足城市的货物运输需求,实现了货场集中化、专业化管理,提高了铁路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20.
对分界梁隧道进口右线洞口边仰坡坍塌情况作了介绍,分析了导致边仰坡坍塌的原因,并针对坍塌情况采取了相应的临时及永久处理方案,处理效果较好,保证了隧道洞门安全稳定,对以后类似工程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