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摩托车》2020,(1)
正今年17岁的孔令博乳名"动动"。生在摩托世家的他,还在娘胎里时就特别好动,再加上爷爷和爸爸都热爱各种运动,所以就有了这个乳名。可以这么说:在动动家,祖孙三代都是对摩托车运动怀有很深情怀的车迷,动动爷爷上世纪50年代在学校里就是摩托车队的成员;动动爸爸是在动动爷爷的摩托车上长大的;动动出生后就在爸爸的摩托车俱乐部耳濡目染,从不到3岁开始,爸爸就骑着车,把他用安全带绑在后座上到处摩旅。动动爸爸是他爷爷老孔的骄傲,现在的动动,是他爸爸孔祥琦的骄傲……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90后,在我蹒跚学步的那个年代,摩托车是当时最为盛行的交通工具.依稀记得,我刚上小学那年,爸爸领回家一位新成员——摩托车,两个大大的轱辘和一个耀眼的前灯,是我对它的第一印象.看着爸爸骑着新买的摩托车在家门前的土路上一遍遍绕圈,我不由自主地随着车子轰轰的响声手舞足蹈.  相似文献   

3.
虎行四方     
《摩托车》2015,(11)
<正>王骁虎,男,1978年2月出生,网名,栈道飞狐。陕西汉中栈道摩托车俱乐部9号会员,会龄10年,自由职业者。王骁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摩旅狂人,痴迷于骑车走四方,于他而言,爱上他乡绝不是一时冲动,当然也是有原因的……谈到什么时候爱好上摩托车的,要追溯到小时候看香港大片,成龙骑上摩托车的一个个帅酷特技在我心里留下的种子,萌芽于上中学路途中摩托车店那辆标价1.48万元的嘉陵白菜越野。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暗下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买一辆这样的摩托车!随  相似文献   

4.
我常说,“人生短暂,走走看看!”旅行,是不拘泥于形式的:可以徒步,可以骑自行车、摩托车,也可以乘汽车、火车、飞机,或者,还可以选择搭车……旅行,有人喜欢三五成群,结队出游,而我,则喜欢独自上路。这么多年,我一直喜欢一个人摩旅,驾驶自已心爱的摩托车,一个人自由自在地飞翔在祖国的大地上,那种无牵无挂、轻轻松松的旅行感受,让人身心愉悦。  相似文献   

5.
张健 《摩托车》2005,(11):30-30
我是从上中学的时候开始喜欢摩托车的,那时候,我家里有一辆大阳DY90型摩托车,是爸爸上班时候用的,为了安全起见,爸爸从来不让我动,但是我还是经常趁他不注意的时候偷偷骑过几次,感觉好极了。但是由于我的操作不当,车子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我就试着自己修,但是每次都会把小毛病修成大毛病,为此,我被爸爸骂了好几次,但是,我却因此喜欢上了维修摩托车。从那以后,我经常到摩托车维修店去帮忙,顺便学习一些维修方面的知识,渐渐地,我的维修技术也慢慢得到了提高,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于是来找我修车的人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信息》自从1987年第1期出版以来,一直就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睐。如今,她已迎来了100期和9岁生日。在这里,我向她表示衷心的祝贺! 《摩托车信息》,她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读者。更重要的是她给我爸爸带来了及时可靠的信息,给我和妈妈带来了宝贵的知识。因此,我们一家都喜欢她。爸爸是一家摩托车发动机厂的科技人员,出于工作的需要,他爱好摩托车,更爱看《摩托车信息》;他不光看,而且还给《摩托车信息》投稿。他对我说:“《摩托车信  相似文献   

7.
周照  焦门 《摩托车》2012,(21):120-125
女人爱摩托车,有的因为她们爱骑摩托车的男人;有的是因为她们爱独树一帜;有的是因为她们爱加速时的快感;有的······或许她们只因为爱摩托车。但单纯的爱或者喜欢摩托车的那种美女实在是太少了。  相似文献   

8.
我今年22岁,从13岁接触摩托车至今已经9年了,因为我的外公和爸爸都喜欢骑摩托车,从小耳闻目染,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结果可想而知一我喜欢摩托车疾驰的轰鸣声,它让我热血沸腾,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9.
建设集团公司10月10日在重庆为参加“中国摩托车西部万里行”凯旋归来的西安凯旋摩托车协会骑手李建峰、昌敬敏举行隆重的赠车仪式,建设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赵德恩将两辆新车钥匙授予两位万里行勇士,他们两人分别骑建设牌JS150、JS150-A摩托车参加了这次万里行活动。  相似文献   

10.
引子 三轮摩托车向来给人不入流的感觉,虽然要比二轮摩托车多-个轮,但不管是杂志报纸还是网络电视广播,都很少为三轮摩托车作宣传,或宣传力度极小.然而,跟所有电视台的共识"收视率是万恶之源"一样,"利润最大化"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中国摩托车行业的"万恶之源".对于行业来说,成本和利润始终是指引它们前进方向的航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精神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的民族经历了太多,我们也在通过这些不平凡的经历向世界证明我们的团结,证明我们的力量。全球的华人都在行动着,全国的各个行业都在行动着,中国的摩托车界也在行动着。如果再有人对中国人在摩托车设计和制造上的能力表示怀疑的话,那么来看看这辆“奥运定制车”吧,这是中国摩托车爱好者送给北京奥运会的礼物。  相似文献   

12.
小易 《摩托车》2005,(3):32-32
在谈到中国摩托车赛车运动,我们往往会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参与其中的摩托车企业和商业赞助上,而探讨赛车与摩托车厂、摩托车品牌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正是本文的主旨。中国的摩托车赛车运动,最早是军事体育项目,现代意义的商业赛车运动是改革开放后的产物。有了民用车的生产销售,才  相似文献   

13.
初识轻骑·木兰50 那还是我上初二时的事了,下午放学回家,在楼下看见爸爸正在拆一个大箱子,我很好奇,便在旁边观看,竟是一辆红色的轻便摩托车。我兴奋了,便要试  相似文献   

14.
《摩托车》2003,(10)
我一直喜欢摩托车,也喜欢《摩托车》杂志。这个爱好可以推溯到大学二年级。那时候,我订阅的报刊除了《青年一代》,就是《摩托车》了。90年代初扬州城市的摩托车数量和品种都比较少,最常见的是建设、嘉陵、幸福和玉河等。那时,我经常偷骑叔叔的一辆旧嘉陵50  相似文献   

15.
随便走进一家中国的大型摩托车企业,随便走进哪一家企业的生产现场.大家一定会被那火爆的场面感染.可以看到,在那一座座宽敞明亮的现代化大厂房里,那一条条排列有序的生产流水线在不停地运转,一辆辆崭新的摩托车就在那流水线的终端缓缓下线,中国摩托车生产量的纪录就在每辆摩托车下线那一瞬间被刷新,标志着中国摩托车又向前跨进了一步.场面壮观,心潮澎湃!这就是自动化流水线.我们可以把那一道道流水线看作是一道道五线谱,那每一道工序的每一个零件就是五线谱上跳跃的音符.随着市场这根指挥棒的挥动,奏出来的是一首首威武雄壮、气吞山河的绚丽乐章,奏出的是中国摩托车业的壮丽与辉煌!……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2006,(7):61-61
上个世纪50年代初,一部由一辆踏板摩托车串接起来的美丽的爱情故事——《罗马假日》让人们记住了VESPA。当影片中潇洒英俊的报社记者骑着摩托车,载着纯洁美丽的公主穿梭在罗马古城的大街小巷时,不仅格里高利·派克和奥黛丽·赫本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无数男女老少的脑海中,而且那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2018,(11)
正一个成功的品牌,在其成长壮大的过程中能为一代代消费者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并渐渐在受众的记忆中沉淀和转化,形成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摩托车品牌也是如此。如果世界摩坛是一条大河,中国摩托车只能算得上溪流。溪流潺潺,百折千回中洒下串串音符,有杂音,也有动人的旋律。回望中国摩托车这些年,细数  相似文献   

18.
近日,在中国摩托车商会(以下简称:摩托车商会)第二次会员大会暨二届一次理事会上,陈炳南同志再次当选为摩托车商会秘书长。陈秘书长的连任,从侧面反映了摩托车商会主管部门和广大会员单位对其在上一个任期中所做工作的赞赏与肯定。摩托车商会成立3年来为摩托车行业和政府做了许多积极有益的工作,我们也对陈秘书长在第二任期间的工作充满了期待。为此,《摩托车技术》杂志社专程对陈秘书长进行了采访,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摩托车商会,与陈秘书长进行面对面交流。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中国摩托车工业大盘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的年轮即将跨进新世纪的门槛,中国摩托车工业也已走过了辉煌的50年。50年来,尤其是90年代来,中国摩托车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曲折坎坷、可歌可泣的发展道路,为中国民族工业的腾飞注入了绵绵不断的动力,也在世界摩托车工业的发展史上抹下了绚丽的重彩。站在世纪之巅,回望中国摩托车工业近10年来前行道路上每个坚实的脚印,可以重新品味其中的艰难和辛酸、成功和喜悦……  相似文献   

20.
1996年有朋友对我说:五羊-本田踏板摩托车款式新颖、质量上乘、省油、加速性能优越,于是我就买了一辆五羊-本田125踏板摩托车。我家住在郧县城关,工作单位是郧县汉江水泥厂,工厂离家4公里,每天都要骑摩托车上下班,16年我与这辆车风雨相伴,她成了我最亲密的朋友,给我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