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和全国船舶舾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举行的船舶舱室内装设计暨救生设备专题学术交流会议于1991年12月4日至7日在浙江富阳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部份委员、船舶舾装设计学组成员、论文作者以及船舶科研设计、  相似文献   

2.
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年会于1982年12月8日至13日在四川重庆市举行。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所属各学组成员、部分省市造船学会及兄弟学术委员会的代表、有关舰船设计部门的代表及近期回国的船舶力学访问学者等共153人出席了会议。重庆市科协主席及重庆市造船学会秘书长到会表示祝贺。以党的十二大精神和赵总理今年十月二十四日在全国科学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为指针,总结学术委员会成立以来的工作;讨论学会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面向经济建设,更好地为发展国民经济服务;回顾船舶力学国内外研究动向,提出关于船舶力学今后发展研究方向的建议;制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船舶流体力学专业学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技术委员会稳性及载重线分委员会和海军规范研究室5家联合发起并集资举办《海洋波浪研究进展及其在舰船设计和海洋工程方面的应用》专题讲座于1988年12月19日至24日在上海举行,参加人员50余人。  相似文献   

4.
为了帮助船舶力学测试人员熟悉微处理机和微型计算机的应用技术,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测试技术学组于1982年7月26日至8月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了“微型机”交流学习班.测试技术学组付组长、学习班筹备负责人顾海粟同志主持了开幕式,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主  相似文献   

5.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年会1993年9月3~6日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参加这次年会的代表来自国内28个单位共111人。年会回顾总结第三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的工作,表扬了先进,确认了有关章程;选举并产生了第四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和正、副主任委员,推荐了中国拖曳水池会议主席以及第四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名誉委员。  相似文献   

6.
学会动态     
两学术团体联合召开柴油发电机组并联运行学术讨论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船电学组与武汉造船工程学会船电学术委员会于1985年6月17日至22日在北戴河联合召开了柴油发电机组并联运行学术讨论会。柴油发电机组并联运行问题,是以柴油机作为动力的多机组的船舶电站、坑道电站、钻井平  相似文献   

7.
学会动态     
根据中国科协及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批准的学术活动计划,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管理科学学术委员会与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于八四年六月十二日至廿二日在江苏省江扬船厂举办了第一期PC-1500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班,全国34个单位的58位学员参加了学习。据悉,第二、三期学习班将分别在广州和杭州举办。一九八四年七月三日至四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上海  相似文献   

8.
学会动态     
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在无锡举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于1990年12月2~4日在无锡举行。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成立于1980年5月。这次纪念成立十周年,以学术活动为主要内容,旨在回顾十年来的工作,展望今后的工作和活动,以期进一步为我国船舶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12月2日上午,纪念活动在隆重而热烈的气氛中开始,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海军装技部部长郑明少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舰船研究院院  相似文献   

9.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船舶耐波性学组第二届学术讨论会暨船舶标准化委员会耐波性分组工作会议于1981年6月8日至14日在扬州市江扬船舶修造厂召开。全国有关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共23个单位,71名正式代表及12名列席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有关船舶耐波性论文31篇,有关船舶标准化试验规程讨论稿三篇。  相似文献   

10.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十二届常务理事会批准了 2 0 0 2年 1 1月 6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的改选换届 ,并聘任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副秘书长由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聘任。名单如下。主任委员方书甲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副主任委员吴有生 (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卓明 (军船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曾恒一 (近海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沈长云 (中国舰船研究院总工程师 )李滋刚 (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林鸥 (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苏明 (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应长春 (上…  相似文献   

11.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辅机学组和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辅机学组联合于1991年12月21日至24日在江苏无锡举办了船舶辅机专业学术技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高等院校、研究设计和生产使用共27个单位的55名代表。会议共收到论文17篇,另有5个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12.
《船艇》2003,(6)
各有关单位、有关专家: 由北京造船工程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设计学术委员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船舶材料学术委员会、中国船舶信息中心等联合举办的“北京国际船艇学术交流暨城市水系观光船研讨会”(简称北京国际船艇学  相似文献   

13.
黄林根 《船艇》2003,(11):51-52
北京造船学会、中国造船学会力学学术委员会、设计学术委员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船舶材料学术委会员、中国船舶信息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北京船艇及水系旅游、水上运动技术交流会”于2003年10用17日~20日在北京总参第一招待所召开。会议主题,开展船艇水系旅游观光、水上运动的学术交流;总结、分析船艇、水系旅游,水上运动的工作经验和问题;研讨发展我国船艇、水系旅游、水上运动的途径、建议、对策。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14.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辅机学组于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在浙江省建德县召开了第五次学术会议,并对轮机学术委员会辅机学组进行了改组,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十四个单位的学组成员,论文作者和有关方面的代表。会议期间,首先由轮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计策同志宣布第二届学组成员名单及学组挂靠单位为中船总公司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届节能学术会议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卅日至十二月五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会议由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许学彦同志主持,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铭慰同志代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在会上讲了话。参加会议的135名代表来自全国70个单位。会议共交流论文61篇。其中船舶设计22篇,船舶力学16篇,船舶轮机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强节能技术的研究工作,我所学术委员会于1980年12月10~11日举行了“船舶节能技术学术讨论会。除我所学术委员会成员及对节能有专门研究的工程师参加会议外,还邀请上海海运局,上海远洋运输公司,上海船舶设计院,长航局上海分局,上海航道局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结构应力分析、振动和波浪载荷及其动力响应三学组于五月二十九日至六月二日在上海市金山宾馆联合召开了学术讨论会。120名中高级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于五月二十九日开幕。方文均同志代表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祝贺会议胜利召开,并就学术活动如何进一步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问题发表了意见。会议还特邀回国讲学的美国密西根大学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八日至七月二十九日船舶力学委员会船舶阻力性能学组在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举办了“实船快速性能预报”专题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23个单位共52名代表。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方文均同志参加了会议,并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会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船舶推进与空泡》学组于1981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在江苏省扬州市江扬船厂召开全国船舶推进器与空泡学术报告讨论会。有造船工业部门、水工建筑、水力机械、有关的研究院、所、高等学校和使用部门的科技人员和个别研究生102人参加。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方文均就如何开好这次会议作了指示并自始至终在小组同大家一起讨论。会议收到了论文62篇。其中宣读讨论37篇,散发交流25篇。宣读讨论分船舶推进器和空  相似文献   

20.
骆宁森  李飞 《江苏船舶》2007,24(6):31-31
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船电与控制委员会、中国船舶电工专业委员会江苏地区分会于2007年12月6日至7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大吉度假村宾馆举行了学术工作年会。来自省内各主要船厂、船舶电气设备配套厂等约20家会员单位的32位船舶电气负责人、船电专家参加了会议。中国船舶电工专业委员会向大会发来了贺电。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秘书长包国齐先生参加了会议并对船电委员会的工作做了指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