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科学部署海上救助力量,提高海上应急救助效率,结合北方海区专业救助力量部署现状,对救助力量部署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基于P-中值原理建立救助力量部署优化模型,并利用MATLAB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北方海区救助力量部署相对合理,同时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优先考虑在青岛与北海4号位之间、靠近南北航线适当位置处设置船舶重要待命点。该研究方案可有效解决海上救助资源配置问题,对于解决我国海域救助力量优化部署问题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旅游业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与此同时,水上风险也随之变大,由客滚船、邮轮等大型客船造成的特大海难事故时有发生。大型客船险情具有突发性强、时效性快、危害性大、救助难、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遇险客船海上搜救"成为社会瞩目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回顾近几年大型客船事故及救助过程,从船体结构、航线设计、人为因素、自然条件等方面分析大型客船险情成因,探析大型客船搜救对策,以期指导海上搜救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海上搜救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张晓雷 《航海》2020,(2):23-23
2020年3月上旬,受冷空气影响,我国东海海区风大浪高,海上险情事故易发多发。3月9日夜间,东海救助局连续作战,成功救助7名遇险人员,切实保障了海上复工复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3月9日19:33,东海救助局接上海RCC险情信息:"台海66"轮在上海北港水道505号浮附近搁浅,船艏和机舱进水,有沉没危险,船上4人待救,请求救助。接获险情后,东海救助局立即启动应急救助预案,根据事发位置和险情特点,先后指派专业救助船"东海救101"轮和"东海救204"轮前往现场救助,并要求救助船舶在前往途中科学制订救助方案,做好大风浪中释放救助艇接救等救助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海上救助力量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社会各界对海上人命救助关注度越来越高。海上险情一旦发生,如何能够快速有效实施救助,使遇险人员尽早脱离险境,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永恒课题。本文参考一起翻扣船舱内救生成功案例,从翻扣船险情特点、如何判断翻扣船是否有幸存者存在和救助翻扣船被困人员的两种救助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中结合南海海区概况和亚运赛事活动,分析了该海区海上救助力量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海上救助能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拖带作业作为海上救助中常用救助手段之一,对海上人命、财产救助效果显著。然而,海上救助拖带作业因其具有时间紧、任务重、信息收集不充分、海况恶劣等特点,较普通作业存在更高的潜在风险。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海上救助拖带作业的风险要素,探究风险评估方法,提出相关安全防范措施,以最大限度规范作业流程,消除安全隐患,防范拖带作业中安全事故和险情的发生,保障此类救助作业任务能够安全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7.
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上运输作业日益活跃,险情事故难以避免。在海上险情紧急救助工作中,存在商业救助费用索赔因关系多方利益、索赔主体不明确等问题,救助方得不到应有补偿,已影响了搜救组织、协调工作,不利于社会救助力量的健康发展。通过对救助费用索赔主体案例的分析,探讨搜救中心作为涉及商业费用索赔主体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敏东 《世界海运》2014,37(11):33-35
海上险情具有突发性强、时效性强、危害性大、救助难、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其遇险黄金救援时间是一个相对概念。通过对海上救援时间进行分析,论述海上遇险黄金救援时间的必要性,有利于科学制定海上搜救措施,集中力量最大限度地提升遇险人员获救的可能性,提高海上救助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梁小成 《水运管理》2011,33(4):24-27
为提高台湾海峡南部水域的海上搜救水平,通过对该海域2006—2010年海上险情的统计,分析该海域海上险情的发生规律,总结海上搜救的现状和问题,并结合海峡南部港口的发展建设、通航环境和资源配置的实际情况,提出搜救管理策略建议:出台海上搜救法规;健全搜救管理体制;科学配置救助力量;开发海峡搜救辅助决策平台;加强人员培训;构建两岸海上联合搜救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自2003年6月救捞体制改革以来,海上专业救助力量得到显著提高,有效地保障了海上运输及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然而,近些年来,因海上险情信息不实、协调不当或随意动用海上专业救助力量而开展脱离实际的海上救助工作的情况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1.
文中通过分析一起客滚船火灾险情的救助过程,总结了险情成功处置的经验以及带来的启示,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搜救能力建设的几点建议,旨在指导海上搜救中心加强搜救能力建设,以进一步提高海上搜救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12.
韦涛  薛忠林 《航海》2020,(3):21-23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海上船舶流量不断提高,险情事故时有发生,海上救助工作压力不断增大。为守好海上人命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提高海上救助成效,服务国家战略,本文在岸基层面就救助指挥信息建设进行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冰区救助技术的研究,本文借鉴与之相关的北部海区救助案例,汲取先进的救助经验,对于不断提升我国海上应急理论水平和现场救助能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航海》2017,(2)
受大风、寒潮、冰冻气候的影响,冬季气候变化无常、极端恶劣气候时有发生,是海上事故的高发期,航标管理部门保证水上安全形势稳定的压力巨大。本文根据北方海区航标管理现状,评估了北方海区冰期航标管理的经验,结合北方海区冬季冰况特点,对如何做好冰冻港口冰期航标配布工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遇险船翻扣是海上高发险情之一,然而其救助的效率和成功率却相对较低。统计发现,近年来发生的翻扣事故多以渔船和运沙船居多。因其特殊的船体结构和载货性质,导致险情事故发生时,人员很难脱险,为成功救助带来一定困难。总结以往的成功救助经验,理论分析救助过程,探讨发现合理有效的救助方法,从而为以后的成功救助奠定基础,是专业救助队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海上险情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预见的,船舶火灾事故是海上险情事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但由于海上险情事故的救援行动存在着诸多困难,一旦救援行动处理不当将会导致船毁人亡。文章回顾2007年11月发生在珠海唐家港区水域内的一宗船舶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情况,指出成功处理海上险情的关键、基础和根本保障,是实际救援工作的宝贵经验,特别是海事应急救助人员把事业上升为对成功的追求,更值得广大海上应急救援人员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北海救助局是交通运输部部署在我国北部海域的一支专业救助队伍,主要负责我国连云港以北26万km2海域及黑龙江干线等水域的人命救助;承担以人命救助为目的的船舶、航空器、水上设施及其他方面的环境救助和财产救助;承担国家指定的政治、军事、救灾等应急救助任务和救助相关的国防交通战备工作;承担国家指定的远洋深海应急救助任务,保障海上战略通道、战略物资运输安全;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和双边多边海运协定等国际义务;负责海区专业救助力量的部署调配和救助行动的组织指挥,协调海区打捞力量参与救助抢险任务;负责区域应急救助联动工作;负责海区救助飞行管理,组织实施沿海空中巡航救助联动工作。  相似文献   

18.
船用光电跟踪监视系统广泛应用于海上搜救、险情监控、导航和调查取证等方面。本文主要阐述船用光电跟踪系统的性能特点,结合具体的救助案例,论述了设备在救助作业中的应用效果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正9月13日,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主办,河北省海上搜救中心承办,唐山市人民政府协办的"2021年国家海上搜救无脚本实战演练"在河北曹妃甸海域成功举办。实战演练以"强化科学搜救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主题,突出"实战性强、专业性强、科学性强"三个特点,模拟1艘渔船在曹妃甸海域因大风天气翻扣、11人失联的重大险情,河北省海上搜救中心协调指挥国家专业救助船、海警以及渔政等公务船、社会救助力量等协同联动,迅速开展大规模海上搜救。实战演练综合运用了救助直升机、无人机、水下机器人、智能无人艇等新技术新装备,形成了陆、海、空、天立体化综合救援网络,对海上遇险人员实施快速、有效搜寻救助。  相似文献   

20.
防城港作为全国25个重要港口之一,伴随着港口经济的风生水起,海上险情也不断增多,而当地的海上搜救能力还落后于航运业的快速发展。文章从加强海上搜救的设备投入、队伍建设以及协作机制建立方面,对提升防城港海区搜救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