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诱增客流量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诱增客流量的定义及现有的预测模型,并指出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诱增客流量预测的难点,指出城市发展、常规公交、票价、线网规模、出行成本及交通政策是预测诱增交通客流量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诱增交通量预测框架。  相似文献   

2.
区域性城际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区域性城际轨道交通规划与传统交通规划方法的差异,提出了城际轨道交通客流的特点,以及以影响范围、交通小区划分、交通方式分担、诱增客流、时间价值为要点的区域性城际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都市圈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传统的城市交通客流预测方法已不适用于群落城镇构成的都市圈的规划.分析了都市圈交通规划与传统城市交通规划的差异,界定了都市圈轨道交通的功能层次.以轨道交通和汽车的交通竞争关系提出了吸引范围的竞争模型,并以此标定了轨道交通站点的吸引范围.结合线网规划,通过节点分析和交通小区分析,提出了结合交通调查的趋势客流预测方法和诱增客流预测方法.方式分担模型采用了Logit模型,选择表征时间和费用的四个因素(步行时间、等车时间、在乘时间、交通费用)作为效用函数的参数.  相似文献   

4.
基于交通断面法的现代城市交通量调查及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现有交通量预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交通断面法的城市交通量调查及预测研究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青岛市交通量的研究中。通过对青岛市南北向瓶颈处交通断面的交通情况进行分析预测,表明该方法省时省力,并且对城市主流交通方向交通情况研究的效果是显著的。该方法比较适合于现代城市断面交通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近年来在国内高速铁路设计中,对诱增运量的预测一直是运用经济可接近性方法和借鉴国外的经验数据进行估算,不能够准确反映新建高速铁路的诱增效果,造成设计运量和实际运量相差较大,影响项目整体运量的预测精度。本文在分析研究区域运输通道中新建高速铁路诱增运量的概念内涵、形成机理与生成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提出新的高速铁路诱增运量预测的技术框架,以期进一步开发形成一整套可行的、合理的诱增运量分析与预测的模型与方法,提高我国高速铁路诱增运量分析预测的效率与可靠性。研究结论:(1)高速铁路诱增运量,可分为"近期需求释放型诱增运量"和"远期经济诱发型诱增运量"两种类型。从微观的角度讲,前者的大小主要与"原来的和新生的潜在需求量"相关,后者的大小主要与"沿线城市节点诱发的经济量"相关。(2)高速铁路诱增运量的生长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初期快速形成阶段、中期稳定增长阶段和远期逐渐稳定阶段,其生长规律总体上可以用"S型曲线"加以描述。(3)高速铁路诱增运量的预测应分成"近期需求释放型诱增运量"和"中远期经济诱发型诱增运量",采用不同的预测技术路线分别进行预测。前者设计采用"传统预测法(基于灰色理论的时间序列模型)和MD模型相结合"的预测技术框架;后者设计采用"基于经济可接近模型和价量比稳定模型"的预测技术框架。(4)研究成果主要应用于高速铁路诱增运量预测软件的开发,更好地支持我国高速铁路前期规划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使城市轨道交通资源被充分利用,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益,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应采用基于剩余交通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需求预测方法:根据常规交通方式的预测和道路的设计通行能力,求出以客流量表示的各常规交通路段的交通供给;然后根据“四阶段预测法”的交通量分配步骤中的多路径分配法,将城市总交通需求分配到城市常规交通路网上,得到城市总交通需求在各常规交通路段上的分配;再求出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差,即得剩余交通需求;最后根据剩余交通需求进行轨道交通规划。  相似文献   

7.
以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能耗结构。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影响轨道交通能耗的重要因素。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能耗系统的回归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的能耗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轨道交通的运营能耗,全年能耗预测误差在5%以内,为城市轨道交通能耗系统的建模与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上,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大都市都曾为交通问题所困扰。实践证明,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在国外,像纽约,伦敦,巴黎和东京这样的城市的轨道交通都很发达,一般在600至1000公里之间,每天运送旅客上百万人次,巴黎1000万人口,轨道交通承担70%的交通量;伦敦700万人口,轨道交通起主导作用;莫斯科,香港,轨道交通承担55%的客运量;东京轨道交通承担80%的交通量。那么,作为中国轨道交通大枢纽的首都北京,其轨道交通体系承担了多少的交通量呢。其地铁现状又是如何呢?为此,本刊记者实地走访考察了北京各大地铁线路。  相似文献   

9.
邱光宇 《都市快轨交通》2006,19(4):14--16,20
阐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目的就是要实行规划控制。规划研究的方法有经验分析法、客流预测法、公交增长法和多模块网络层次分析法等。规划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网络层次、规模等。辩证理解“线网形态”、“轨道交通制式与敷设方式”、“客流预测”和“换乘形式”等概念?  相似文献   

10.
交通供需矛盾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功能的发挥.轨道交通是解决CBD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结合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成果和王家墩详细规划,在对国内外CBD轨道交通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CBD轨道交通发展的策略.从站点覆盖、客流预测、时耗和交通一体化四个方面研究了轨道交通优化方案与土地利用和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关系,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公共交通为主体、其他交通方式做补充"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交通体系,支撑CBD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部分客流预测系统存在预测客流指标不全,时空粒度较粗,多场景的适用性不足等问题,以大规模网络化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精细化客流预测需求为研究对象,分析适应多场景铁路网客流预测实现方法,利用Hadoop、Spark&Hive、Redis、微服务、H5等先进技术搭建客流预测大数据平台,实现铁路网交通出行量(OD,Origin Destination)的精细化客流功能,为调度指挥和客运管理提供进站、出站、换乘、断面客流量等全指标、精细化时空粒度的客流预测数据支持,提升轨道交通调度指挥针对性、客流组织合理性和客运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新开通线路初期运营客流预测是开展初期运营安全评估和运营组织筹备的基础性工作。分析初期运营客流预测在预测期、研究对象、基础数据和预测模型方面的特点,总结该类预测工作开展的技术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适用于初期运营客流预测的技术路线,阐述其中基础资料收集、交通调查、交通运行特征分析、出行需求预测、评估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的研究要点,并概括总结客流预测指标、对既有线的影响评估、需要重点关注的车站等研究内容。研究结果表明,初期运营客流预测重点在于准确把握城市及交通发展现状,而解读城市及交通发展现状资料并掌握其运行现状特点,研判其短期发展趋势是初期运营客流预测的基础性工作;针对宏观交通需求分析模型对微观客流指标预测的精度不足问题,可在城市宏观交通需求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各类交通调查建立城轨系统出行需求分析专题模型。本研究成果以期为初期运营客流预测的技术方法、研究内容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作为需求分析的有效技术手段,其预测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决策的精准度,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等20余座城市的轨道交通现状运营数据进行全面整理与归纳,系统阐述网络客流、线路客流、车站客流的诸多特征,从负荷强度、网络平均乘距、线路平均运距、换乘系数、断面高峰小时系数、断面不均衡性、换乘客流量级分布、车站超高峰系数等客流预测关键技术指标进行特征探讨与规律总结,以期协助模型工作者更好地把握预测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利用公共自行车系统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效衔接,解决城市轨道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与公共自行车的关系;将轨道交通车站所在区域分为城市外围居住区、城市公共中心区、交通换乘枢纽区3类,分析各类型车站区域公共交通需求特点;最后提出改善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衔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客流预测工作是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支撑,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灵活的投融资模式、运营管理的创新、线路功能的多样化对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圳市基于多年轨道客流预测经验积累,在预测方法、研究范围和精度等方面深入探索和创新,在传统的规划、工程设计客流预测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投融资方案研究、线路开通初期客流特征分析、旅游景区轨道客流分析等的客流预测工作,支撑具体项目推进,完善和补充客流预测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夜间出行需求不断增长,通宵运营已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发展趋势之一。通过对国内外已实施通宵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夜间运营模式及其影响进行梳理,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路的客流需求以及设备设施条件,建议既有线路通宵运营可优先考虑在节假日连接交通枢纽与市中心的线路实施,后续可逐步扩大实施日期和线路。同时从线路设计、设备功能、客运服务等方面对未来新建线路提出通宵运营的相关需求,以期为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运输组织以及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城市轨道交通运能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我国各大城市最近新建的轨道交通线路纷纷选择运能更大的A型车。经过分析认为,目前制约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输能力的瓶颈为车站的折返能力,进而提出站前双折返站型,并计算理论折返能力,分析该站型的技术经济性。最后,提出新线可按站前双折返站建设,以便为将来全线线路运输能力的提升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设计和建设全过程年限较长,在此期间土地利用规划通常多有调整,导致工可研阶段的客流预测结果难以支撑新线开通时运输计划编制等运营管理工作。提出一种基于土地利用的城轨新站点客流预测方法,首先研究城轨站点周边人口岗位数据统计方法,其次提出人口岗位比、人口岗位总数和站点可达性指标概念,基于K近邻非参数回归预测方法构建进出站量预测模型,最后依托广州地铁客流数据对模型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站点进站量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占平均实际进站量的19.0%,进站量大于2万人次的站点平均相对误差为16.0%,所提方法可为城轨新线开通后运输组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