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南方山区某机场含碎石黏土地基工程开展强夯试验研究,探究不同强夯能级作用下含碎石黏土地基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山区含碎石黏土地基适合采用低能级强夯工艺进行加固,过大夯击能易对含碎石黏土地基表层土体结构产生较大破坏,损坏原有渗流结构,造成孔隙水淤积而无法及时消散,形成橡皮土,削弱夯击能的传播功效,降低施工效率;推荐选取夯击能1 600kN·m的强夯工艺,点夯最佳击数为7~8次,夯点水平布置间距控制在4.5m,第一、二遍点夯夯击间隔时间取36h,第二遍和满夯间隔时间取54h。  相似文献   

2.
以南方丘陵山区含碎石黏土地基加固工程为例,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室内土工试验评价强夯处理后的地基加固效果,并分析两类试验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标贯击数N与土体压缩模量Es、内聚力c、内摩擦角φ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均服从指数函数分布,实际工程原位试验时,可利用这种关联性优化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3.
某工程采用紫红色全风化泥岩和网纹状红黏土回填来平整场地.文中对该回填土地基进行强夯试验,确定标准贯入击数及强夯影响深度,并通过强夯后平板载荷试验验证其强夯处理效果,为制订深回填土地基加固方案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鲁西北黄泛区粉土地基的不良工程地质条件,在桥头地基进行了1 500kN·m夯击能的强夯试验。通过监测试验过程中的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夯坑与地表沉降量、压实度以及路基填筑期地表沉降,分析了黄泛区粉土地基强夯处理效果。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在2m左右时,1 500kN·m夯击能有效加固深度为5.54m,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系数α为0.447,夯击间歇时间宜取2d。相关研究成果为黄泛区强夯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土石混填路基强夯施工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土石混填路基强夯施工过程中,利用多道瞬态瑞雷波勘探技术对1 000 kN·m、1600 kN·m、2 000 kN·m夯击能单点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参数进行了定量测试.通过3种强夯方案剪切波波速对比,确定了大间距两遍夯的施工方案,改进了原有土石混填路基的强夯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强夯法能够对失陷性黄土进行有效地压实加固,通过夯击能使黄土达到固结沉降,有效地改善并消除湿陷性,处理效果良好。通过对比2 000 k N·m、4 000 k N·m能级强夯法,得到对应能级的有效处理深度分别为4 m、7 m。根据强夯试验前的标准贯入试验数据,可以推断2 000 k N·m能级强夯实验区的黄土可压缩性高于4 000 k N·m处,因此推断该场区平面上的黄土分布差异性较大。利用相关性分析软件SPSS,分析4 000 k N·m能级强夯法对黄土的影响程度与埋深H之间的关系,得到二者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为-0.908,显著性系数为0.028,说明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结合山东省某在建高速公路工程,针对其场区土层分布为含淤泥质夹层的粉质黏土地基情况,对强夯法加固此类地基的适用性及相关强夯参数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夯击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随夯击次数和深度的增长、消散规律,以及夯沉量随夯击次数的变化规律,提出合理的强夯参数、施工间歇时间、止夯标准等施工参数。同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强夯加固后地基的工后沉降,进一步验证强夯法加固饱和粉质黏土地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陈开圣 《公路》2006,(1):92-95
根据高速公路工程液化地基加固试验研究,对干振碎石桩加固液化地基的原理、设计和施工参数进行讨论。通过地基处理前后桩间土物理力学性质、标准贯入试验、瑞利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孔隙水压力试验等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干振碎石桩用于处理液化地基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处理后地基强度得到增强,消除了液化。  相似文献   

9.
李慧珍 《公路与汽运》2015,(2):129-131,156
采用强夯法对河北省邢衡(邢台—衡水)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对强夯后土体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试验研究,通过载荷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对地基加固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强夯法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及其他设计参数可靠。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新乡至郑州高速公路振动沉管碎石桩处理软弱土地基工程实践,从重型击实Ⅱ贯入试验、瑞利波检测以及静载荷试验3个方面,对振动沉管碎石桩复合地基质量进行检验分析,提出了适合高速公路地基处理的碎石桩质量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红砂岩碎石土路基压实质量,减小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对红砂岩碎石土路基试验段开展强夯加固试验,分析路基强夯加固效果.研究表明,路基填筑高度一致时,路基加固效果随夯击能量增加而提高,且夯坑1.5m半径范围内土体出现明显裂缝和回弹;单击夯沉量随夯击次数增加而减小,路基密实度提高,夯击能量≥1200 kN·m时,累积夯...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机场基岩上覆土层地基垫层强夯法、强夯置换墩法处治工艺,以某地级市机场新建工程为依托,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固体体积率检测、压实度检测等对处治前后地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强夯后土层强度提升幅度为0.8~2.0,且较深处土层强度增幅较大;基岩上覆土层在经过4000 kN·m强夯处治后,干密度和黏聚力均有所提高、含水率...  相似文献   

13.
在充分调研强夯原理及工程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强夯工艺特点、施工程序等因素,提出了两个可选强夯设计施工方案,并设计了效果监测方案,构建强夯试验工程。根据夯击沉降、工后沉降、孔隙水压力、标准贯入、十字板剪切、静力触探等试验成果,对强夯试验工程的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可以得出:在相近夯击能的条件下,夯点间距宜与影响深度相近;本次强夯试验地基影响深度约为7.5m;通过沉降量、孔隙水压力及其他原位试验可以得出,方案二的夯击效果要优于方案一。  相似文献   

14.
强夯加固模式及有效加固范围是高路堤强夯设计的关键因素。依托泸州空港路土石混填20m高路堤6000k N·m能级强夯加固工程,通过分析土石混填路堤夯坑地面的沉降变形特征,提出了一种圆柱型加固模式;系统总结了规范估算法、现场波速试验、有限元计算三种确定有效加固深度的技术手段,并通过瑞雷波波速试验进行了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的原位测试,利用能够避免动力波反射的无限元边界开展了4000k N·m、6000k N·m和8000k N·m夯击能条件下的有限元强夯模拟试验;夯击能为6000k N·m工况下三种方法所获得的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分别为9.5m~10.0m、10m和15m,不同方法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获得了该夯击能下土石混填路堤的梅纳修正系数α为0.41,水平向有效加固范围为2倍夯锤直径。研究成果为高路堤强夯的处治和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15,(3)
黄河冲积平原区地下水位季节性变化大,对地基强夯加固效果造成影响。为研究地下水位变化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确定强夯合理地下水位及施工参数,在济(南)东(营)高速公路粉土地基段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采用井点降水降低地下水位,通过观测和分析不同水位强夯超孔隙水压力变化及地面沉降,得出如下结论:地下水位较高时,强夯单位夯击能引起的地面沉降量较小,单次夯击超孔隙水压力增量较小,夯后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时间较长,有效加固深度变浅;地下水位对强夯超孔隙水压力的径向影响不明显,夯击能为1 500kN·m时径向影响范围为3~4m;地下水位越高,强夯时土体越容易出现液化,降低地下水位能够有效减轻土体液化程度;为保证加固效果提高施工效率,地下水位较高时强夯宜采取少次多遍的夯击工艺。  相似文献   

16.
在某大型公路工程的软弱地基处理中,分别进行了冲击压实处理和强夯处理的试验.在2种施工方法的工后检测中,分别对干密度、压缩模量、面层强度等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2种方法的工效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对于这种地下水位埋藏浅、压缩模量和标准贯入击数较低的软弱地基,冲压处理的效果和工艺效益均要优于强夯处理.  相似文献   

17.
在岩性特殊的全风化花岗岩地基中进行了旁压试验,确定了该类地基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等,对比发现承载力与标准贯入击数有较好的相关性,变形模量也与标准贯入击数推求的该类地基变形模量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多道瞬态瑞雷波在土石混填路基强夯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石混填路基在进行强夯施工的过程中,利用多道瞬态瑞雷波勘探技术对1 000 kN·m、1600 kN·m、2 000 kN·m夯击能单点夯的有效加固深度、有效影响范围、最佳夯击次数等参数进行了定量测试.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不同夯击能下的最佳夯击次数和最佳夯间距,改进了土石混填路基的强夯施工工艺.检测结果表明,瑞雷波法能够准确、直观和快速地检测强夯路基的加同效果,提高强夯路基施工质量,并缩短路基检测的周期.  相似文献   

19.
强夯加固地基施工参数优化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强夯加固效果和施工效率,通过广西一变电所工业场地地基的加固处理,对强夯的夯点间距和夯击数进行了优化试验,总结出该场地地层条件下最优的夯点间距和收锤标准,并对强夯加固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应用瑞雷波波速检测、弯沉检测、承载板试验无损检测技术对超大粒径土石混填路基强夯试验段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建立了表层剪切波波速与承载力值、表层剪切波波速与弯沉值的回归关系;以加固每m2路基所均摊的夯击能作为评价强夯施工成本的指标,推荐出土石混填路基的强夯施工优化方案;确定了山区超大粒径土石混填路基施工的工程经验法施工的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