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樊夏敏 《路基工程》2023,(2):120-123
依托某新建铁路邻近运营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对软土地区的桩板结构形式、变形计算、自动监测系统、现场低净空桩基设备进行研究;邻近运营高铁施工受接触网回流线及倾覆侵限等条件限制,必须采用低净空设备;对套管回转钻机、循环回旋钻机进行改造后可满足狭小空间的施工要求;套管回转下钻过程中,需在桩头灌注泥浆润滑;套管内取土工艺采用正循环钻机取土工效更高;为软土地区邻近运营无砟轨道高速铁路路基设计、施工提供相关经验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近地铁段桩基施工技术,提高地铁隧道保护效果,采用监测涉地铁试桩工程施工过程引起的隧道水平变形和沉降位移变化的方法,并结合施工工况,分析不同净距、不同桩基类型下桩基施工引起的地铁变形特点。研究表明: 1)桩基施工距离地铁隧道净距5 m,采用全套管全回旋钻机施工时,对隧道水平收敛位移的影响大于沉降位移,全回转钻机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取土时机及速度。2)桩基施工距离地铁隧道净距12 m,采用全回转半套管工艺施工时,对隧道沉降的影响大于水平收敛位移,套管长度需满足穿透承压水层。3)桩基施工距离地铁隧道净距为20 m时,可使用常规旋挖钻机施工; 隧道水平位移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先向远离桩基的方向变化,之后随着取土回移; 隧道沉降位移的变化规律为先向下沉降,之后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平稳。  相似文献   

3.
由于成桩工艺不同,桩基的承载机理和工作性状会有明显差异。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和全套管护壁钻孔灌注桩两种施工工艺对单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以及两种施工工艺对桩身轴力和桩侧阻力发挥的影响规律,同时分析了两种工艺导致的桩基承载力差异。结果表明:全套管全回转钻孔灌注桩的极限承载力是泥浆护壁钻孔桩的1.25倍,桩顶沉降前者比泥浆护壁钻孔桩减小了36%,全套管全回转桩的施工工艺相较于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可以提供更高的桩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低净空环境下围护结构打设的施工难题和土体扰动问题,探索适应于低净空作业环境下敏感区域的新型钢管桩施工设备及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土压力平衡顶管机反力自平衡顶进技术和成桩技术结合,创新设计了一整套成桩用垂直顶管机设备,该设备可钻至设计孔深并将机头从钢管中回收,再灌注桩身混凝土成桩。本次垂直顶管桩成套顶管机和顶进植桩技术的研发将为未来垂直顶管桩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灌注桩试桩试验资料为依托,结合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模拟辅助分析方法,对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及载荷传递规律进行研究,并结合施工过程中的监测资料,对桩在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自平衡试桩法更好的适用于本次试桩试验,后压浆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承载力,有限元模型结果和实际测值较为符合,桩身受力在施工期间受施工步骤及周围工程的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6.
利用有限场地完成桥梁上、下部结构的施工且不影响周边既有建筑的安全是狭窄地段桥梁建设的难点,桥梁建设方案必须充分考虑周边地形限制与既有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该文以某桥拆除重建方案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桥梁现状调查、上部和下部结构形式及施工方法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在现有狭窄地形条件下,上部结构采用扒杆吊装方式架设预制空心板梁、下部结构采用正循环回转钻进成孔施工钻孔灌注桩,配以微型钢管桩支护以减少桩基成孔施工对周边地基的变位和振动影响,桥梁重建设计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7.
隔离桩施工对邻近高铁高架桥桩基的变形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舒 《世界桥梁》2012,40(5):54-58
盾构穿越邻近桥梁桩基时通常采用隔离桩作为地基主动加固措施,但当隔离桩与既有桥梁桩基相距较近时,隔离桩桩基施工会对桥梁既有桩基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分析。依托杭州地铁1号线下穿沪杭高铁余杭南站高架桥工程,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钻孔桩和旋喷桩施工引起既有高架桥桩基的变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钻孔桩施工对桩基水平位移影响很小,对沉降影响较大,现场实测最大沉降为0.94mm;钻孔桩完成后,旋喷桩施工对桩基水平位移和沉降有一定影响,现场实测桩顶最大水平位移为0.5mm,沉降为0.6mm。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速度等参数,加强监测以减小隔离桩施工对既有高架桥桩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暗挖隧道过既有建筑物采用隔离桩法施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喜涛 《隧道建设》2006,26(1):25-26,101
暗挖出入口隧道与既有建筑相距近,为保证既有结构安全采用隔离桩法施工。文章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计算,比较隧道与建筑物之间不设隔离桩和设隔离桩两种工况下施工完成后和各阶段的沉降量,得出设隔离桩是可行的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鲍立楠  马召林 《公路工程》2010,35(2):95-100
以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灌注桩试桩试验资料为依托,结合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模拟辅助分析方法,对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及载荷传递规律进行研究,并结合施工过程中的监测资料,对桩在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自平衡试桩法更好的适用于本次试桩试验,后压浆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承载力,有限元模型结果和实际测值较为符合,桩身受力在施工期间受施工步骤及周围工程的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10.
郭丹  王斌  唐凯  吕世明  沈才华  许修亮 《公路》2021,66(12):98-106
在与现有航道相邻的双排六桩群桩基础的T构桥桩基础附近进行航道的升级改造工程,航道开挖将对桩基使用带来不利影响.不同工况和桩土摩擦系数条件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当采用土体内摩擦角计算的摩擦系数扩大1.5倍时,墩顶水平位移减小25%,竖向位移减小10%,而桩基轴力增加22%,弯矩减小24%,这与侧壁阻力反算的摩擦系数结果接近.结合数值模拟分析和桥梁实际运行条件,推荐采用根据侧壁阻力反算桩土摩擦系数的方法.同时,不同的荷载施加顺序对模拟结果具有影响.为考虑应力历史的影响,推荐采用桥桩施工全流程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航道开挖引起的桩基变形规律进行分析,并建议在后期设计施工中加强现场监测.  相似文献   

11.
吴文亮  王建军  孙凡皓 《隧道建设》2018,38(7):1220-1227
针对福州地铁2号线紫阳站-五里亭站盾构区间五里亭立交桥桥桩侵入隧道影响盾构掘进,且存在低净空、污水管干扰、场地狭小等施工难点问题,提出将桥梁施工工艺、钢管贝雷梁临时支撑、同步顶升、绳锯切割及全回转钻机拔桩等多项工艺有效衔接的二次体系转换法桩基托换施工技术。介绍该二次体系转换法桩基托换施工技术的施工工艺,分析其应用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结果表明: 1)采用该桩基托换施工技术,桥梁裂缝最大为2 mm、梁底最大位移为3.9 mm、墩底最大沉降为3.8 mm、托换体系最大位移为24 mm、邻近桥墩最大沉降为1.2 mm,既有桥梁与周边环境可控。2)与常规托换梁托换后盾构破桩方法相比,工期缩短2~3个月,费用节省约50%,可克服周边复杂环境的影响,规避盾构带压开舱和破桩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龙岗河中桥两侧拓宽新建桥梁为4×21.6 m简支T梁,拓宽的两座桥梁共有桩基21根,桥台下桩径为1.2 m,墩柱下桩径为1.5 m,C25混凝土,钻孔灌注嵌岩桩。由于溶洞分布复杂,以及前期勘察、设计原因,导致部分桩基施工完成后发现桩底持力层存在尺寸大小不一的溶洞。为了确保桩基质量和桥梁的使用安全,对溶洞净高大于1.5 m的桩重新钻孔成桩,穿过溶洞将桩底置于完整的基岩上。对持力层内溶洞净高小于1.5 m的桩底溶洞采用钻孔高压切割压浆处理,将桩底层溶洞充填物清除并回灌高强度水泥浆。该文主要对桩基施工完成后持力层内出现溶洞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处理方法;还详细介绍了溶洞净高小于1.5 m的钻孔高压切割注浆补强方法、工艺、效果等。  相似文献   

13.
何红忠 《路基工程》2022,(2):135-139
依托京能十堰电厂铁路专用线下穿公路桥工程,比选桥梁、路堤桩板墙和轻质泡沫土填筑方案.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分析桩板墙下穿对既有桥的影响;桩板墙设计采用地下圆形、地上方形的组合桩代替传统的人工挖孔桩,结构形式新颖可靠,适应性强,成功解决了邻近既有建筑物震动、地下水位高和软弱土层宜塌孔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以天津-潍坊高铁双线海河隧道下穿既有市政桥梁工程为依托,为探究盾构施工过程对地表沉降及市政桥梁桩基变形的影响规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 NX对盾构开挖全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高铁隧道开挖至市政桥梁附近时地表沉降速率变大;地表沉降量最大的位置并不是桥梁桩基附近;在地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隧道穿越桩端位...  相似文献   

15.
刘长伟 《路基工程》2022,(3):177-181
依托某工点下穿既有线桥梁工程,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CFG桩复合地基施工、轻质土路堤填筑以及后期运营对已有桥墩桩基的影响,验证路基工程泡沫轻质土填方+CFG桩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路基施工对桥桩基弯矩、位移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且对两侧桥桩基影响大于中间桥桩基,但整体变化量较小,符合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改扩建项目施工过程中,如何保证原有建(构)筑物的安全一直是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岩溶发育强烈的地区。为此,在总结岩溶地区改扩建工程的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广清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系统介绍了岩溶地区桩基施工的一种新工艺——旋挖钻全护筒跟进岩面钻进成孔工艺。该工艺在实践中有效地解决了坍塌和地面沉降过大等问题,保证了桩基施工过程中孔壁的稳定性,提高了成桩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桥梁灌注桩基础成孔方法一般采用人工挖孔和机械挖孔两种,在某些复杂特殊地质条件下的人工挖孔桩施工中,采用微差爆破技术具有独特优势,尤其适应缺水、缺黄粘土以及地势陡峭设备无法调运地区。本文结合吉茶高速公路团结3号桥桩基人工挖孔实践,详细阐述了浅孔分段微差爆破技术在桥梁桩基人工挖孔施工中的应用,该成果可供具有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桩基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8.
韦青岑  张俊儒  何基香 《隧道建设》2018,38(6):1014-1021
佛山地铁2号线换乘车站张槎站基坑宽50.3 m,深16.9 m,局部位于既有禅西大道桥下(净高仅7 m)。为解决低矮空间下超宽深基坑支护、既有高架桥桩基托换等难题,提出如下技术措施: 1)采用高桩承台桩基托换技术对位于车站中央桥桩进行托换,托换承台高于车站基坑面,基坑内支撑穿过新旧桩基形成对撑,内支撑与新旧桩相对独立; 2)地下连续墙幅宽调整为4 m,采用小型钻机成槽,以改善桥下施工工艺; 3)地下连续墙与两侧既有桩之间增加防塌孔措施; 4)基坑内支撑均采用混凝土支撑并加临时立柱以增加内支撑稳定性。以上措施解决了托换体系与车站基坑相互影响的问题,确保了低矮空间下超宽深基坑施工安全及既有桩基的安全。经数值计算论证、现场施工验证,提出的超宽深基坑内既有高架桥梁桩基托换关键技术是合理、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王军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12):103-103-105
钻孔灌注桩因单桩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和地质适应性强等特点,成为桩基工程领域应用广泛的一种承载形式。以某桥梁工程为例,研究以下三种桩基施工遇阻情况:一是钢护筒无法正常埋设;二是钻进过程中钢护筒变形或偏斜;三是钻进过程中遇障碍物无法钻进。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桩基遇阻成孔解决方案,为今后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