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结合苏州市太湖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以下简称太湖新城地下空间)整体建筑的消防设计介绍了地下空间中消防设计原则,并总结了地下空间消防设计一些方法以及对一些特殊空间消防问题提出的处理措施。通过对太湖新城地下空间消防设计的分析和总结,以期对今后的地下空间的设计人员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将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分为剩余空间和接驳空间两类,分析其准公益性和准经营性的特点,阐述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丰富地铁服务功能的作用。总结国内外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开发和北京市轨道交通空间开发的实施模式等现状,提出当前政策下规模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重构轨道交通地下空间规模化发展的政策框架和技术标准的相关建议:继续沿用并完善目前的实施模式并形成政策路径,并在已建的地下空间中推广应用;在今后的地铁规划建设中强化规划的龙头作用,抓住地下空间开发机遇并创造机遇;在规划建设阶段,要注意预留满足一般商业的技术条件,如出入口、消防疏散宽度、机电设备和市政条件等方面的预留等。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物业开发消防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斌 《都市快轨交通》2015,28(2):84--88
目前,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为载体的地下物业开发建设的相关规范尚未出台,给设计、审查等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通过研究地下物业开发与轨道交通的各种结合方式,结合现行的国家规范及地方标准,分析探讨此种开发模式在消防设计中的客流构成、疏散方式、经营物品限定条件等不同于一般地下物业开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防自成体系、火灾信息互联、采用下沉式广场分隔、设置剪刀楼梯、自动扶梯有条件参与疏散等相关建议,使得在设计、审查环节能够有据可依,提升消防设计的可靠性与可实施性,期盼与轨道交通结合的地下物业设计工作能够科学化、系统化、人性化地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市域铁路申昆路地下停车场为例,对市域动车组地下停车场消防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动车组存车区是消防设计的最关键区域,且国内还无相关的消防设计规范。通过理论分析及火灾场景模拟方法,对存车区内烟气流动、安全疏散环境进行了模拟分析,提出在存车区设置纵向挡烟垂壁形成“类隧道”的通风排烟模式,解决了火灾工况下火灾蔓延、烟气扩散、人员疏散等消防难点,并提出针对性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5.
地铁地下停车场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车辆段(停车场)等大宗用地的选址成为制约地铁建设的重要因素。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设置地下停车场,并有条件地对其实施综合开发利用,此种建设模式在地铁建设中将越来越受到重视。现行规范针对地下停车场的设计尚未有成熟的规定。以灵山卫停车场为例,对地下停车场设置的必要性、工艺布置、总图布局与竖向设计方案等进行介绍,重点对消防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总结,提出地铁地下停车场设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佛山市南海区有轨电车里水示范段工程地下车站为例,分析氢能源有轨电车地下车站的设计方法。从常规设计方面,阐明了氢能源有轨电车地下车站的平面布置、空间布局、造型设计及过轨方式。通过对氢能源特性的分析,提出了氢能源有轨电车地下车站的通风设计、氢气探测、消防疏散和火灾报警等方面的防爆及消防特殊设计。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土地资源的复合利用,市域铁路设置地下停车场将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而消防疏散问题又是地下停车场建设的关键之一。为此,分析了市域铁路地下停车场消防疏散难点以及地下停车场核心区的火灾危险性;以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申昆路地下停车场为例,模拟分析了不同疏散场景下的疏散时间。分析结果表明:市域铁路地下停车场咽喉区的火灾危险性较低;存车区的可燃物为列车本身,可将该区域动车组的火灾规模由15 MW调整至8 MW;申昆路地下停车场内的所有人员能够在6 min内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而且安全疏散时间大于1.2倍所需疏散时间,人员疏散的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8.
伴随城市环境改善和各类公共资源短缺的压力与日俱增,地下综合管廊在改变目前城市工程管线纵横交错、杂乱无章、维修频繁的现状,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和管线安全水平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地下综合管廊设计中常见的重点问题,从方案设计、管廊横断面尺寸、纵断面设计、结构设计及附属消防等方面展开探讨,并以淮安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为例进行具体分析与论述,希望通过对综合管廊设计中重点问题的分析与实例研究,为其他地区在城市综合交通建设中的多舱室地下综合管廊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与地下空间统一规划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地下空间的种类进行分类后,介绍了国外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工作实践提出了地铁车站与地下空间统一规划的模式可分为地铁车站设计时预留商业开发空间,地下空间开发时预留地铁车站空间和地铁车站与市政工程同步进行等三种。  相似文献   

10.
依据成都地铁崔家店地下双层停车场的设计实例,对地下双层停车场的主要功能、总图布置、库房布置、股道设置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建议。注重环形线路列车运行特点及土地价值,创新地提出双层运用库及2+2出入场线布置,采用上下层重叠布置,分析总平面布置的难点,设两个库房以利于消防疏散,从而探索出设计新思路,提出地下双层停车场设计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地铁地下空间的功能与商业空间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铁的地下空间功能多种多样,编制地铁地下空间规划必须关注地铁地下空间综合功能.在地铁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中,确定商业开发量应建立在一定分析的基础上,才能为地铁站点地下空间的设计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以成都地铁1号线南段地下空间的开发规划为例,着重论述了地铁地下空间的功能与商业开发.  相似文献   

12.
地铁地下式停车场的设计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内地铁停车场占地普遍较大,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区内进行停车场的选址已经成为制约地铁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出建设地下式地铁停车场的必要性,并结合地下停车场工程特征从设计原则、停车场占地、工艺布置、室内外消防及排水、房屋建筑设计等方面分析建设地下停车场的设计特点,并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角度分析建设地下停车场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结果为停车场运用库及辅助生产房屋、综合维修设备房屋易设在地下,乘务员公寓及食堂建议设在地面;消防设计要在前期设计时与当地消防主管部门沟通。研究结论为后续地下停车场或车辆段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深圳福田地下火车站,是国内第一座全地下结构的高速铁路客运车站。车站为地下3层结构,车站外包总长1 023 m,外包最宽处78.78 m,站中心轨面埋深28.95 m,车站总建筑面积14万多m2。保证超大型全地下火车站消防安全至关重要,本文从车站建筑设计、防火分区、人员疏散、消防排烟以及灭火设备等方面,全面介绍了该地下火车站的整体消防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李昱 《都市快轨交通》2013,26(2):112--115
以深圳市地铁龙岗线西延段中心公园停车场为例,对国内首个地下地铁停车场的消防设计进行深入研究.重点讨论消防防火分区与水消防系统设计,其中水幕系统应用到防火分区划分并作为防火分隔在地铁行业中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5.
地铁站域周边地下公共空间建设和利用呈现功能复合化、交通流线一体化、空间形态多样化、环境体验人性化的趋势。通过实地体验和问卷调查,对商业聚集型、交通枢纽型、办公聚集型这3类北京地铁站域地下公共空间的业态布局、联结方式、安全防护、认知导向等方面进行体验性分析,并归纳总结现有问题。提出地下空间一体化、地下停车系统共享化、步行系统整合化、环境导向精细化四方面优化策略,完善地铁站域地下公共空间体系,使其朝着更加人性化、整体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的更新和发展,道路交通供需矛盾、城市基础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日渐突出。文章以深圳市南山区科苑大道地下空间综合开发项目为例,结合城市更新、地铁车站、综合管廊、路面改造等多个方面同步设计,从城市全局角度考虑地下空间问题,利用众多创新手法进行研究探讨,以实现地下空间与地铁高质量发展。相关经验可为其他类似地下空间综合开发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程实际探讨当前动车检查库消防疏散、防火分区和火灾危险性分类,以及轻钢结构工业厂房消防设计中的耐火等级等问题,并对上述问题提出建议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最新颁布的《地铁安全疏散规范》,通过对规范的疏散研究,以及某城市6B编组地铁地下车站的实例计算分析,从保证消防安全和满足人员疏散的角度探讨更适合实际工程的疏散计算模式。提出在进行消防疏散计算时,应区分两种火灾工况,站台层火灾时,疏散计算以《地铁安全疏散规范》为准;站厅层火灾时,疏散计算应先满足《地铁设计规范》的6 min疏散通过要求,同时辅以售检票闸机通过能力,对安全出口通过能力及6 min内相邻车辆能否将站台滞留乘客疏散至相邻车站等进行核验,以期对同类工程的建筑消防疏散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全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了。随着地铁建设的不断深入、设计理念和工程技术的不断成熟。本文试图结合地铁交通网络的高效与便捷,来进行地下空间的商业开发;在设计上体现地域文化的特点,表达湖湘文化的悠久和绚烂。研究结论:(1)通过地下空间二层与地铁站厅层相连通,实现了人行交通的无缝对接,做到了站商一体。(2)结合广场的中庭采光来营造地下空间的舒适环境,将阳光引入地下商场,为市民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和舒适的魅力空间。(3)在地下空间设计中还应考虑火灾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等。  相似文献   

20.
结合地铁建设对地铁站点进行地下商业开发,不仅有利于节约城市用地,改善城市交通,改善购物环境,更能保障站点周边地上地下综合开发的整体性,保证地铁车站功能更加完善.由于地铁和商业经营性地下空间的客流互补,在地下穿越道的单侧或双侧发展地下商业设施,既节约开挖成本,又使地铁施工形成的关联空间得到充分利用.针对深圳地铁、广州地铁1号线的几个开发实例,通过经济分析,提出开发保障措施:重视站点与综合开发地块的连接、各建筑的建设时序,合理确定地下空间开发的商业面积,做好市政管线及地质等方面的工程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