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车站综合枢纽城市配套交通设施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火车站综合枢纽交通设施分类的分析,将主要的交通设施分为3类,即铁路设施、城市对外交通设施和城市内部交通设施。以城市内部交通设施为论述重点,详细阐述火车站枢纽铁路旅客车站与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换乘及布局;总结并研究火车站与城市公共交通的关系和换乘特征,重点研究公交车场和出租车场的各类规划布局形式,简要阐述火车站综合枢纽的个体交通的规划。旨在为火车站综合枢纽城市内部的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布置形式以及换乘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建成后的宝鸡南站将成为以铁路客运为中心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通过宝鸡南站铁路综合客运交通枢纽规划的设计实践,对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交通设施规划布局及与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方案进行分析,结合站型旅客流线特点及周边用地条件进行分析,统筹站区道路系统规划、各种交通设施布局规划、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及换乘设计,使以铁路客运为中心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发挥最大的综合效能,为铁路综合客运交通枢纽规划的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流线组织、换乘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新时期铁路客站建设的"五性"原则要求,铁路客站定位从单一的客运作业场所和"城市大门"向多元开放的"综合交通换乘枢纽"转化,并与所在城市或区域的交通规划融为一体。大型铁路客站功能复杂,地铁、公  相似文献   

4.
何静 《中国铁路》2006,(8):66-69
作为上海交通主要客流集散中心之一的铁路上海站交通枢纽,汇集了铁路、长途汽车、轨道交通、常规地面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伴随着客流的持续快速增长,铁路南北广场的换乘通道已经成为整个枢纽的“瓶颈”,制约了上海站的轨道交通枢纽效应的全面发挥。为使铁路车站地区交通枢纽功能更加完善,使乘客不出地面即可完成换乘,对枢纽换乘通道进行分析,提出改建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格尔木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功能最优化与开发收益最大化,对枢纽交通规划及综合开发进行研究意义重大。枢纽交通规划从客流预测、交通换乘、设施规模预测、设施布局、车场布置、客流组织、外部道路交通优化分析,枢纽综合开发从业态需求、业态定位、地块价值、业态布局、收益测算研究。研究表明,格尔木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在可实现交通功能最优的同时,确保综合开发盈利弥补建设运营的亏损,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于引入多条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铁路枢纽站而言,研究综合换乘功能最优的线站位方案是两者衔接的前提和关键。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铁路枢纽站间常见的2种线站位关系和5种衔接方式,以引入4条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重庆东站为案例,基于其枢纽定位、周边规划及现状、线网规划及换乘需求,研究多条城市轨道交通与规划铁路枢纽站衔接的线站位方案。结果表明,两者的衔接应首先考虑换乘便捷,流线组织简单;其次考虑尽量减少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多条城市轨道交通同时引入时,考虑将与国铁换乘需求较大的线路车站置于国铁站房下方,以缩减与国铁换乘走行距离,同时尽量避免国铁站房下方只设置一条城市轨道交通,以更快疏散国铁突发客流,便于客流组织。然后将其余线路车站置于广场下方,以解决周边城市客流需求。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中大型换乘枢纽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上海市已建成的轨道交通换乘车站的现状出发,结合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逐步进入网络化建设新阶段的实际,提出在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跑龙套型换乘枢纽建设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几个重要的换乘枢纽的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而分析大型换乘枢纽建设对规划、设计、施工及建设、运营管理提出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8.
城际快速铁路交通枢纽规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随着我国城际快速铁路的快速规划和建设,传统的规划方法较难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为使新的交通枢纽适应并引导城市及枢纽周边地区发展,对城际快速铁路枢纽的交通特征、交通设施布局等若干重大问题展开分析,并结合成灌快速铁路都江堰站交通枢纽的规划案例,提出新的城际快速铁路枢纽交通规划应进行枢纽客运量及设施规模预测、将交通功能放首位、让内部交通组织和交通要素高效集中、对外部交通影响最小才能实现枢纽交通的综合化、立体化、人性化规划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正在规划、建设或投入运营,其中已投入使用的上海虹桥枢纽颇具代表性.该枢纽综合了铁路、磁浮、航空、地铁、长途客运、道路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等,实现了多种交通元素真正意义上的便捷换乘.如何与规划相结合做好综合交通枢纽内各元素的总体布局,综合交通枢纽的核心部分如何与其他交通体系实现良好...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本文结合广州枢纽现状及规划布局,根据引入铁路线路的性质、特点以及旅客进出站流线、城市轨道交通和旅客换乘要求,在分析枢纽客运系统现状、存在问题和新建佛山西客站在枢纽中的定位、作用的基础上,论证车站站址选择与城市规划、站场站房布置与运输特征的相互关系,提出车站站场、站房合理规模和布置方案,为今后枢纽大型客站建设提出有益参考。研究结论:(1)在经济发达地区,当枢纽内铁路客运流量、流向增长过快,而枢纽的客运能力不能满足枢纽客流增长需要时,需考虑新建客运站;(2)在新建站址上,一方面应根据车流流量、流向,考虑铁路引入线路的顺直,另一方面应结合城市交通规划,考虑城市旅客的可达性;(3)车站站场规模和布置应考虑引入铁路线路的性质、特点,合理布置,减少干扰和交叉,提高车站的接发、通过能力;(4)车站站房设计数量和布局,应根据旅客进出站流线、城市轨道交通和旅客换乘要求,合理设置。  相似文献   

11.
综合换乘枢纽的系统配置是换乘枢纽规划设计的核心。本文对综合换乘枢纽系统配置的对象进行分类,以铁路为主导的综合换乘枢纽为例,总结分析目前铁路客站与其他交通方式场站间的常用布局模式,建立布局优化模型,并以成都东(沙河堡)综合交通枢纽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记者:请您谈谈我国客运专线的基本框架. 何华武:说到我国客运专线的基本框架,必须把它放到我国综合交通体系中去规划、去设计.如铁路网节点的枢纽布局就应综合考虑各条线路的顺畅连通,遵循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的原则,铁路枢纽设施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与城市空间布局相协调,并与城市交通体系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伦敦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及其在城市综合交通中的地位.调查分析了伦敦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规划及典型枢纽建设的基本情况.初步剖析了伦敦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发展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对上海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建设的几点启示:多种交通方式有机结合构成高效率的换乘体系;枢纽建设应与周边环境及历史文化和谐统一;应重视硬件与软件的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放大枢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铁路枢纽作为区域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并可通过铁路枢纽实现各区域间的交通连接,成为客货集散、运输方式转换的中心和对外交通的重要集聚地。建立基于铁路枢纽的区域物流规划框架,实现区域物流的系统目标,使区域物流的规划和布局更趋合理。通过对区域物流规划的基本目标、规划内容、规划原则以及规划的流程分析等多方面的理论探讨,为基于铁路枢纽的区域物流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铁路客站的类型以及综合交通系统各交通方式的主要特征.结合相关设计实例,研究了铁路客运枢纽车站和普通城际铁路车站与城市轨道交通、航空机场以及其它地面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接驳模式,并提出了综合交通系统协调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成渝客运专线沙坪坝火车站地区既有现状分析,结合高速铁路站场改造、城市道路规划、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及地形、地质条件,探讨如何有效利用铁路站场改造及铁路空间,实现铁路站场整体上盖,延展广场空间,整合区域交通资源,明确功能定位,打造集高速铁路站场、城市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社会车于一体的便捷换乘枢纽综合体,完善城...  相似文献   

17.
新建郑州东站是郑州铁路枢纽主要客运站之一,为将郑州东站建成集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实现各种交通系统的无缝对接,最大程度地方便旅客换乘,设计从交通组织、换乘设计、设施布局等方面对客流集散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按“分层布设、立体换乘、分区组织、公交优先、以人为秘的原则研究了郑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8.
何谓城市铁路 城市铁路是城市客运轨道交通(包括地铁、轻轨、市郊铁路等)中一种新型的模式,它不同于普通铁路,也有别于普通轻轨,它是建立在既有铁路枢纽线路和重要的换乘车站基础之上,利用枢纽铁路线的富余能力,通过与城市道路规划和其他交通工具的有机衔接,建立市中心区内、中心区与边缘集团的交通走廊。由于能充分利用铁路枢纽内既有线路,所以建设城市铁路可以达到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大运量、高密度的目的,可大大缓  相似文献   

19.
马德里大区在城市道路布局及人口分布方面 与北京有较大的相似性,论述马德里大区的地理与人 口分布、交通概况以及公共交通方式的构成、轨道交通 线网规 划 与 发 展 过 程、道路公交的运营管理,并 以 Principe Pio 枢纽为背景介绍多种交通方式换乘条件下 枢纽的布局以及运营特点。在综合交通组织方面,论 述马德里大区交通委员会的构成及其职责,交通指挥 中心的作用,最后结合马德里公共交通运营的特点,分 析并提出对我国公共交通规划和运营管理的建议,即 减少市民的交通需求、增加使用者的参与度、为市民提 供一个整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发展有轨电车等,协调公 交、地铁、市郊客运的一体化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实 现多种交通工具的有效换乘衔接,以充分发挥公共交 通的优势,缓解城市拥堵。  相似文献   

20.
上海南站的综合交通换乘系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详细介绍了铁路上海南站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布局和换乘系统,包括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道路公交、出租车、自行车、私人小汽车、长途汽车、社会车辆之间,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之间的各种换乘流线与换乘距离。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上海南站在换乘的布局设计上比既有的大型铁路客站有很多改进,但与国外优秀的交通枢纽布局设计相比仍有一些不足,主要是没有充分利用铁路股道下面的空间进行立体换乘。目前,我国城市交通枢纽尤其是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换乘问题日益突出,而枢纽换乘质量的关键取决于其布局设计方案的质量,该案例的分析结果对我国综合交通枢纽系统的布局规划设计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