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沿用140多年的空气制动系统出发,阐述列车制动系统的历史和现状,并对制动系统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及展望。从系统和控制的角度对空气制动控制系统和电气指令式制动控制系统进行综述,分析其发展演变过程及存在的局限性。总结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性能需求及轨道运输发展的要求对制动系统发展进步的推动作用。提出列车制动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电气化和智能化,并重点介绍适应这一趋势的2种新技术:电机械制动技术和减速度控制技术。电机械制动技术可彻底摆脱列车制动对压力空气等作用介质的依赖性,全面提升制动系统电气化程度,实现从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到微机控制电机械制动系统的转变。减速度控制模式下的列车制动控制是制动系统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其在货车制动控制等领域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了长沙地铁2号线采用的美国西屋RT5制动系统的控制理念和技术特点,并对轨道交通制动技术的发展提出了看法。长沙地铁2号线运营以来,制动系统总体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消防救灾系统的重要性。为避免遗漏与误发消防救灾指令而影响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需要对火灾模式指令传送与接收技术进行认真详细的研究。介绍了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火灾模式指令传送与接收确认的软件处理技术,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送给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的火灾模式指令的传输与检测过程的实现进行了详细设计与讨论。  相似文献   

4.
日本三菱公司制动系统的最新技术和产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日本三菱公司轨道交通制动系统的历史及发展,着重从系统及部件的角度,较全面地介绍了其轨道交通制动系统在模块化及控制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目前重载列车、高速列车相关技术发展状况,阐述了国内外列车制动系统技术现状,指出了我国列车制动系统技术应从部件结构、新材料应用、RAMS及LCC以及数字化、智能控制方式等几方面着手,以适应轨道交通装备绿色、环保、智能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铁道车辆》2008,(1):29
中日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技术论坛是由上海市政府批准的一项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由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日本纳博特斯克公司和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共同举办,主要是开展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技术领域的交流、探讨以及新技术和新理论的介绍,并以此引导技术人员在该领域的深人研究,从而促进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技术的交流、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地铁车辆制动电阻地面化的优越性,重点介绍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地面制动电阻及过电压保护电阻的配置、地铁车辆牵引系统的控制策略。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车辆牵引系统领先的电制动性能在试验及试运行中得到验证,同时地铁车辆牵引系统和地面制动电阻之间配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论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重要作用,说明制动能量的处理方式已成为轨道交通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对1500V直流供电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再生制动能量的储存利用提出一种新型设计方案,分别介绍国外轨道交通制动能量储存装置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现状,提出应用于1500V直流供电系统的多模块化制动能量处理方案,设计出硬件电路、系统方案和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9.
采用直线电机牵引的广州地铁车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概要介绍了国内首次采用直线电机牵引的广州轨道交通4、5号线地铁车辆的主要技术特点,列车的组成和主要技术参数,并对车体、转向架、牵引与制动系统、逆变器、直线电机、辅助系统以及列车控制与制动系统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轨道交通领域制动系统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并基于制动系统设计了PHM系统的架构。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智能运维产业作为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发展的产物,对于确保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提高其服务质量以及降低运营成本意义重大。通过梳理轨道交通常见故障及安全事故,明确发展智能运维产业的必要性;根据我国轨道交通智能运维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构建我国轨道交通智能运维体系的总体思路;介绍我国轨道交通技术创新平台,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状况;最后对我国轨道交通智能运维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级制动指令的司机控制器不能匹配分级制动系统问题,设计了制动指令转换器,对无级制动指令进行了分级,实现了无级制动指令应用于分级制动系统。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车辆制动过程的电空制动控制技术,该技术充分发挥牵引系统电制动力,减少不必要的空气制动补充,同时利用EB0(即:电制动制动至零)模式控制电空转换过程。实际应用表明:该电空制动控制技术即能满足ATO自动驾驶准确停车的控制要求,同时大大降低了制动闸瓦及车轮踏面的磨耗,为轨道交通车辆电空制动控制技术提供了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14.
对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几种典型制动方式的机理及性能进行比较研究,介绍国外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技术现状,对我国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永磁同步牵引系统在轨道交通领域已逐步进入到工程化和商业化应用阶段。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沈阳地铁上首先实现了该系统的装车试验,对于我国轨道交通牵引系统技术的自主创新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文章在简要介绍国内外轨道交通永磁同步牵引系统发展技术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该系统的技术优势及态势,同时阐明其在轨道交通领域内的应用挑战,为该系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轨道交通车辆在制动系统开展的模块化设计的意义和总体思路.结合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介绍了制动系统模块化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动车组制动系统常用制动采用电制动与空气制动复合的形式,制动指令的传输采用硬线为主、网络为辅的方式。在充分吸收国内动车组成熟制动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动车组常用制动的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18.
针对动车组列车制动系统的非线性及其在ATO中的重要性,从控制和动力学角度提出动车组列车制动系统的Hammerstein模型。根据制动指令信号的流向介绍动车组列车制动系统的工作过程;分别考虑系统各环节,用经过曲线拟合得到的静态非线性函数描述动车组列车制动特性表,用延时环节描述制动指令信号传输和制动控制器动作的延时,用两个一阶线性环节分别描述制动力反馈调节过程和动车组列车减速度冲动缓解过程,提出动车组列车制动系统的Hammerstein模型;并介绍了思维进化算法辨识模型参数的方法。最后以CRH2型动车组为仿真对象验证模型和参数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轨道交通装备检验检测与认证的定义和功能。依据欧盟指令2008/57/EC,简述了欧洲铁路互通性技术法规体系,介绍了标准规范建立的过程。基于法规要求从互操作性部件和子系统两个方面分析了轨道交通装备的认证方法和程序。对国外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在轨道交通领域内的服务内容和运作要求进行了归纳,阐述了第三方检测与认证制度对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介绍CRH380BL型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工作原理,详细阐述停放制动、常用制动、紧急制动3种制动指令的触发及复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