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为了总结、交流高速公路地基处理工程勘察、设计计算、施工技术、施工监理、现场监测、施工机械以及理论研究方面的新鲜经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学会、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公路学会、江苏省公路学会和浙江省公路学会联合主办“全国高速公路地基处理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随着建筑行业发展,建筑高度越来越高,建筑规模越来越大,新形势对建筑地基勘察设计及地基处理提出更高要求。准确把握场地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成为确定地基承载力和更好进行基础设计的保障。本文阐述建筑地基勘察及注意事项,并对地基设计提出要求,总结了不良地基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学会、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公路学会、江苏公路学会和浙江公路学会等联合主办的《全国高速公路地基处理学术研讨会》将于2005年11月在广州市举行,会议由广东省航盛工程公司承办。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总结交流高速公路地基处理工程勘察、设计计算、施工技术、施工监测、现场监测、施工机械以及理论方面的创新经验、会议内容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高速公路的地基处理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内陆河湖相软弱地基处理中广泛采用滨海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没有重视内陆河湖相软弱地基工程性质与滨海软土地基工程性质的差异(分布厚度、分布规律、物理力学特性等不同),处理方案缺乏针对性,投入大而收效差的现状,在分析了内陆河湖相软弱地基工程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将内陆河湖相软弱地基划分为薄硬壳层地基、厚硬壳层地基、夹层型地基三种典型地质结构形式,并针对不同的地质结构提出了适宜内陆河湖相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地基承载力确定是土力学中的经典问题之一。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有3类:根据载荷试验的p-s曲线、根据设计规范确定和根据地基承载力理论公式确定,即由抗剪指标c、φ值确定。对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国内广泛应用的弹塑性法和欧美广泛使用的刚塑性法的理论方法进行探讨,并用一工程实例阐述地基承载力确定的复杂性,从而确定各理论方法的适用范围,并为地基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城市地铁迅猛发展引发道路建设期及运营期对既有地铁隧道的保护问题,以提供简便实用的方法对道路施工影响既有隧道进行分析为目的,基于等效原理和连续性原理并运用弹性力学和土力学理论,确定隧道变形与周围土体变形之间的关系,建立附加荷载作用下土质地基中隧道变形的解析算法,导出道路施工对隧道变形影响程度的验算判别式。  相似文献   

7.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经常遇到软弱地基的处理问题,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会产生良好的工程经济意义。结合济南市西客站片区聊城路腊山河桥梁的建设情况,首先阐述了工程的基本规模及水文地质情况,据此总结了高压喷射注浆法在工程地基处理中的设计方法、施工控制及承载力检测等全过程寿命周期的运用,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广东公路交通》2011,(2):64-64
各有关单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复合地基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建设中复合地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1996年第一届全国复合地基理论及工程应用学术研讨会以来,复合地基理论和传统复合地基技术日益完善,新的复合地基技术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9.
贺月年  李殿勤 《公路》2007,(5):30-35
对于复合地基来说,地基承载力的确定至关重要,它是设计复合地基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采用了搅拌桩复合地基及管桩复合地基进行软基加固处理,通过在这两个加固区设置静土压力盒来掌握桩土压力的变化情况,进而分析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传递性状,并推荐了合适的桩土应力比数值。这不论是对复合地基承载力传递性状的分析研究,还是对工程实践,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王发国 《公路》1997,(7):30-32
本文介绍,分析了深圳宝安区道路工程粉喷桩复合地基的试验成果,得出了一些有益的数据和结构,讨论了一些复合地基控制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深厚软土中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喷桩复合地基是深厚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有效手段之一.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这种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进行分析.分析中将粉喷桩复合地基加固区等效为均匀各向同性的介质,建立包括复合地基区域及周围软土区域的分析模型.通过改变桩长和布桩区域大小研究这种地基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可以加深人们对粉喷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的认识,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基础条件CFG桩复合地基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比较分析指出:CFG桩复合地基在柔性基础(路基)下,其荷载传递方式、竖向承载力大小、荷载作用下的特征值、复合地基的沉降及破坏形式等方面均与刚性基础作用下有显著差异,为工程研究及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航道护岸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地质条件,地基承载力,施工场地和设备,工程造价与工期等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软土地基的处理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粉喷桩复合地基是深厚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有效手段之一.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这种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进行分析.分析中将粉喷桩复合地基加固区等效为均匀各向同性的介质,建立包括复合地基区域及周围软土区域的分析模型.通过改变桩长和布桩区域大小研究这种地基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可以加深人们对粉喷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的认识,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下桩体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存在很大的差别,但针对柔性基础下桩体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研究工作比较少,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的兴建,迫切需要对柔性基础下桩体复合地基进行理论研究。该文基于弹性理论和静力平衡理论,通过模型假设,对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桩侧摩阻力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柔性基础下桩体侧摩阻力的分布公式.为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土工格室+碎石桩处治软土路基设计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土工格室 碎石桩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这一新型地基处治技术的承载机理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工程,以振动沉管碎石桩 土工格室为例,探讨了处治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技术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土工格室垫层与碎石桩复合地基共同工作构成荷载传递和支撑体系以提高地基承载能力的特点,建立了考虑格室体水平加筋作用的土工格室 碎石桩双向复合地基的简化计算模型,并给出了一便于工程应用的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计算方法。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京珠高速公路临长段地基处治实践。理论分析及实际工程实践表明,土工格室 碎石桩复合地基处治软土地基可充分发挥碎石桩的竖向承载能力及土工格室的水平加筋特性,两者共同工作可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7.
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力学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柔性基础下长短桩复合地基中桩顶褥垫层内受力分布,建立了力学模型,理论推导了柔性基础下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解析公式。并通过柔性基础下长短桩4桩现场静载荷试验测得的桩土应力比结果对公式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桩土应力比理论计算公式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性。得出柔性基础下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与上部荷栽和褥垫层厚度成正比,同桩径成反比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8.
结合木桩复合地基特性和松木桩地基处理工程实例,就木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及有关施工问题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9.
京石客运专线设计时速350km/h,路基工后沉降控制要求严。为满足线路安全承载和正常运营的要求,采用CFG桩复合地基作为该项目主要的地基加固处理措施,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减少地基变形。该文结合京石项目,主要介绍了复合地基的施工技术及桩基检测,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李振 《中南公路工程》2014,(2):288-290,298
针对特大型超重车辆临时通过的桥墩软土地基加固问题,以圆形浅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平衡理论为计算依据,以锚管钉静压注浆法在湖北荆门鸦雀铺-蒋家集公路跨线桥软土地基加固工程应用取得的良好效果为例证,揭示用锚管钉静压注浆法在加固软土地基中具有其它方法所不具有的优势。研究成果对软土地基的加固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