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铁区间隧道下穿既有桥梁的桩基托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深圳市地铁7号线黄木岗站区间隧道穿越华强立交桥桩基工程为背景,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隧道下穿既有桥梁时桩梁式托换桩的主动托换和被动托换的荷载转化规律及桩基沉降规律。结果表明:被动托换的沉降主要由托换梁的挠曲变形引起,而主动托换时千斤顶的顶升作用可以有效抵消托换梁的挠曲变形;主动托换时,顶升位移为1.68 mm时为最佳截桩位置,此时截桩能有效减小托换工艺对桥梁上部结构影响;被动托换的总体施工前后桥墩柱顶面有较大隆起,不能满足桥面板平顺的要求。研究成果直接用于指导黄木岗站区间隧道现场施工,并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深圳百货广场根基托换前期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阐述在顶升和截桩过程中进行监测的重要性,叙述监测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3.
广州地铁一号线桩基托换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运营中的广州地铁一号线桩基托换过程中,车站地板下托换梁工作隧道及套拱隧道开挖设计方法、施工及安全措施,托换梁顶升及断桩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保地铁暗挖隧道下穿施工期间桥梁结构安全,控制异形板裂缝发育和桥桩沉降,通过在地面采用桩基托换及顶升、复合锚杆桩隔离加固,在洞内采用减小开挖步距、增设临时仰拱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施工技术,并经过强化施工过程控制,严格落实设计意图,圆满地实现了既定目标,顺利完成了穿越施工。  相似文献   

5.
以32 m简支梁为研究对象,测试两端支座顶升、单边支座顶升、单墩支座顶升三种工况下的钢轨应变,计算分析顶升过程中钢轨纵向附加力和落梁后钢轨锁定轨温的变化规律;应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桥上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模型,采用双线性阻力模型计算三种顶升工况下的钢轨附加力,并与现场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落梁后钢轨内部存在残余附加力,引起钢轨锁定轨温改变,最大改变量为0.36℃,小于规范规定的5℃限值,不需要进行应力放散;三种顶升工况下,顶梁作业对钢轨纵向附加力影响范围均在顶升桥梁的相邻一跨简支梁以内,且产生的钢轨纵向附加力峰值均位于顶升位置和梁端位置;两端支座顶升方案对无缝线路影响最小,建议桥梁支座更换施工时采用该方案。  相似文献   

6.
桥梁顶升是一项新技术,结合浙赣线改造工程中既有线上三座不同结构形式的跨线桥进行整体顶升实例,说明了桥梁整体顶升技术可应用于既有线改造.  相似文献   

7.
沉箱是大型重力式码头中采用较多的结构,随着码头日益大型化、深水化,沉箱重量也是随之不断增大,大型沉箱的预制、顶升、移运及安装成为了制约重力式码头施工的系列关键技术。传统气囊顶升工艺受气囊性能和顶升工艺局限,适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本文结合日照港岚山港区北作业区6#大宗散货泊位工程,研发了超高压气囊异步顶升、销孔法移运等新施工技术,为今后超大型结构的顶升和移运施工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地下构筑物建设日益增多,既有建筑的桩基础严重影响到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桩基托换技术随之得到广泛应用。桩基托换是信息化施工程度较高的一种工程,通过对托换过程中各监测项目的综合研究,总结出桩基托换工程监测的实施技术,包括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等。通过对监测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可得知被托换桩的沉降情况、托换梁的变形情况、被托换桩及相邻桩及梁板的受力变化情况、梁柱结合部分的受力情况,依据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及时对千斤顶的顶升操作进行调整,做到信息化施工,确保建筑物及托换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西安市大兴路立交匝道震后梁体复位施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布置竖向千斤项及横向千斤项相结合的方法对地震中产生移位的连续梁顶升并复位,详细分析了梁移位的原因,介绍了千斤顶的布置、顶升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进一步提出了杜绝此类问题发生的解决办法,并介绍了梁体顶升过程中的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跨座式单轨车运行以来,换轮架车使用了钢架结构、液压同步顶升装置来支撑车体。介绍跨座式单轨车换轮采用液压同步顶升装置的优点,但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为此,提出采用固定式液压同步顶升装置,并指出其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集通铁路抢险中临时桥墩施工和梁体顶升复位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采用贝雷桁架支墩及梁体顶升的抢险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根据雁盐黄河大桥钢管混凝土施工,对泵送顶升钢管混凝土进行研究,解决钢管混凝土的施工难题。研究方法:结合桥址、地形等进行经济技术比较,采用结构分析计算和结构变形等方法,对对称顶升钢管混凝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通过雁盐黄河大桥钢管凝土泵送顶升施工实践,说明钢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设备选型是保证混凝土连续灌注的关键,对大跨度、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可以采用两岸对称、上下游不对称的方式泵送顶升施工灌注钢管混凝土。  相似文献   

13.
在深厚软土地区,桥下堆载与重车通行易引起桥墩沉降及倾斜,致使桥梁支座纵向位移超限。以大丽铁路某特大桥为工程依托,开展铁路桥梁支座顶升更换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考虑运营铁路天窗期施工作业时间短、作业面狭窄、涉及专业施工内容多和安全风险高等特点,提出了用两台千斤顶同步顶升更换既有铁路桥梁支座的方案,并计算分析了千斤顶的选取、桥墩局部承压和梁缝缩小值等技术参数。结果表明:(1)采用两台DYG200型号的千斤顶,单台起重量2 000 k N,满足顶升重量要求;(2)既有桥墩顶帽C25钢筋混凝土局部承受压应力为12. 526 MPa,局部压力为885 k N,满足规范要求;(3)调整支座的梁体顶升高度为20 mm,更换支座的梁体顶升高度为88~92 mm,顶升高度满足现场施工需要;(4)顶升更换既有铁路桥梁支座施工技术对铁路桥梁支座纵向位移超限病害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连续箱梁桥整体顶升时的结构横向位移差问题,展开安全性分析。分析梁体在顶升和落梁时的受力特点,指出箱梁同步顶升时的横向位移差会对结构产生二次破坏。进而以K0+400硕放互通D匝道桥桥梁整体顶升工程为例,基于ANSYS有限元模型对该桥右幅第二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进行应力和位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桥梁顶升施工的横向位移差会使结构受力状态发生改变,各跨应力、位移和支座反力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保证结构安全性,应将横向位移差控制在5 mm以内。  相似文献   

15.
顶升组立桥墩是一种新的施工方法,在铁路抢修工程中尚未应用过,国家交战办和铁道部把该方法的研制及开发交由铁道建筑研究设计院承担。本文介绍了研制单位顶升组立70.024m高墩的模拟试验情况,证明了顶升组立法对铁路桥高墩抢修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详细阐述了跨新建青荣城际铁路的已建(23+35+23)m跨线桥,整体顶升改造,以满足桥下净空设计要求的施工技术。重点对临时墩设置、随动千斤顶安装、顶升设备配置、关键施工工序及顶升精度控制等关键技术作了介绍,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武安市向阳桥工程钢管拱桥钢管拱内砼顶升施工的一些方法,使我们对钢管砼的顶升法施工有了一定的认识,可为今后同类型工程的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沪杭高速公路上跨既有沪昆铁路线的桥梁改建工程,介绍了跨线桥梁大高度同步顶升施工控制方法,并对施工过程中的同步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同步顶升过程中桥梁的位移和应力较小,都在控制范围内;桥梁大高度同步顶升技术是安全可靠的,不会对桥梁结构产生不良影响。该工程为今后类似上跨既有铁路线的桥梁改建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9.
天津滨海B1线盾构隧道所处淤泥质软塑地层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强度低、压缩性高、易变形等不良工程特性,该隧道下穿津秦客专无砟轨道高架桥,沉降控制要求高。为控制该地层盾构施工引起的高架桥沉降,采用工程类比、理论数值分析的方法对几种加固方案进行分析,提出"盾构注浆加固+隔离桩"的加固方案,并采用桥梁"顶升法"作为应急预案,可预防盾构下穿铁路施工中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20.
某公路桥板梁整体顶升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天津临港立交桥改造工程中,分别将两跨板梁(单跨16 m×22.4 m×0.8 m)整体顶升的关键技术,包括顶升支撑结构、千斤顶布置、控制区域划分、顶力调整及施工监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