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AC+CRCP是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CRCP)上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AC)的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该路面结构,以刚为主,刚中有柔,大大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无论从经济、技术还是使用性能等方面都优于单一柔性或刚性路面结构。结合张石高速公路主线连续配筋复合式路面施工的实践,简要介绍复合式路面的设计思路和施工工艺,为这种新型的路面在我国高速公路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王秀河 《中国水运》2009,(5):226-227
水是影响公路质量和使用品质的一大要素,设计完善的排水系统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拟建的张石高速公路张家口连接线纬一西互通工程项目,分析了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要点,结合其工程地质水文条件,阐明了优化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措施。  相似文献   

3.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养护良好的条件下使用年限比其他路面长,然而一旦开始破损,将会迅速发展,对高速公路的全性产生较大危害。本文对修补技术、脱空板块处治技术以及加铺沥青层技术等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修工艺进行详细分析,为实际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道路使用实践中,柔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相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国内外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项目结合哥斯达黎加32号公路改扩建项目,详细介绍AASHTO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不同参数的概念,并结合哥斯达黎加规范进行取值,最后用力学经验法对路面结构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下,高速公路路基路面设计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才能更好的建设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是我国各大高速公路建筑企业应重点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设计公路路基路面中软基处理的特征,然后提出了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处理问题,最后阐述了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处理技术应用的几种方法,希望能够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公路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6.
黄志华 《中国水运》2010,(6):170-171
在进行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时,通过对路面现状及评价、交通量的调查及预测,通过各种加铺形式的比较,从而使加铺层结构设计更加符合实际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7.
结合某高速公路桥头跳车处理实例,对桥头跳车路面处理中维修方案的选择进行了探讨,介绍了维修方案中的相关流程与控制方法,对施工要点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8.
与常规的路面维修养护技术相比,冷再生技术可以有效消除各种路面病害,再生利用旧路面材料,节约资源,减轻环保压力,降低养护成本。文中通过吐乌大(吐鲁番—乌鲁木齐—大黄山)高等级公路幸福路口至甘河子段路基路面养护大、中修工程,对冷再生路面结构设计进行了简要论述,提出了大、中修方案。  相似文献   

9.
王桃源  韩冰 《水运工程》2014,(2):168-171
以湛江人民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升级改造为依托,阐述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检测与评定对合理选择加铺方案以及确定加铺沥青层厚度的重要性;探讨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评价指标应遵循的原则,建立了一套适合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如何运用旧路评价指标进行加铺层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0.
李志洪 《水运工程》2004,(3):124-126
简要分析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断板、错台等病害的原因,阐述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借鉴世界各国对预应力混凝土路面设计的研究及经验,采用文克勒(Winkler)地基板理论提出预应力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级配碎石过渡层能有效防止或减少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改善沥青路面排水条件,但级配碎石模量低,具有非线性应力应变特性,将其作为过渡层置于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会改变原路面结构应力状况。通过使用非线性路面设计程序,从沥青面层厚度、模量两个路面结构参数分析路表弯沉值、面层及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土基顶面压应变等控制指标。归纳总结沥青面层厚度以及回弹模量变化对路面各个结构层的拉、压、剪切等力学响应规律,对倒装结构组合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根据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及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经验,从结构设计、施工管理、土基和基层等方面分析了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大量国外文献,分别从交通量等级、连续级配沥青混凝土、沥青表处路面及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津巴布韦沥青路面的材料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并与我国的沥青路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津巴布韦等类似非洲国家的道路交通量非常小,所采用的路面结构主要以低等级路面为主。  相似文献   

14.
李理 《水运工程》2004,(6):50-52
通过介绍施工阶段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诸因素及平整度的控制措施,为改善和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从设计、施工、材料和养护管理等方面,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形成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根据早期病害产生的原因.从设计、材料选择、质量控制和养护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6.
结合广东省某地方公路沥青砼路面破坏的情况,从交通组成调查、设计与施工等方面分析了沥青路面破坏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建议。为类似工程避免同类病害的产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对温度非常敏感的材料,研究其温度特征值对建立温度预估模型和路面设计都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记录镇江地区沥青路面面层2007-12~2008-11全年路面温度变化数据,讨论了日路面温度随深度变化的规律,分析了正矩、负矩和热通量等特征值,得到正负矩的变化规律相同,春季路面温度变化幅度最大并且热传递速率最高,以及热通量变化规律等结论。  相似文献   

18.
黄道金 《水运工程》2004,(3):134-138
通过孟加拉国某公路项目的施工实践,介绍路面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情况,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最佳配合比及最佳沥青含量及相应参数,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9.
陈德华 《中国水运》2007,7(11):158-160
根据佛开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破损情况,应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分析沥青路面在超载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从理论上探讨超载车辆对路面的受力特征和疲劳寿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