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大部分为半刚性基层,由于温缩、干缩变形大,易开裂产生反射裂缝,导致使用寿命缩短,如何控制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至今仍是道路工程界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在分析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特点以及反射裂缝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所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温度荷载是导致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形成和扩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反射裂缝在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参数进行有限元分析,掌握反射裂缝的扩展机理;通过从理论上对加筋沥青路面基层进行分析,并进行加筋沥青路面阻裂效果分析,从而指导工程实践。研究表明,采用加筋技术阻止反射裂缝的措施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级配碎石过渡层能有效防止或减少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改善沥青路面排水条件,但级配碎石模量低,具有非线性应力应变特性,将其作为过渡层置于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会改变原路面结构应力状况。通过使用非线性路面设计程序,从沥青面层厚度、模量两个路面结构参数分析路表弯沉值、面层及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土基顶面压应变等控制指标。归纳总结沥青面层厚度以及回弹模量变化对路面各个结构层的拉、压、剪切等力学响应规律,对倒装结构组合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由许多工程实例可以看出反射裂缝是半刚性基层应用中的首要病害,目前解决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方法主要有采用橡胶应力吸收层(SAMI)、在基层上加铺土工织物或格栅、在面层与基层之间加铺级配碎石层等。本文基于Texas Overlay(德州罩面试验),对比了防裂基布复合式应力吸收层与应力吸收层(SAMI)对防反射裂缝的防护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防裂基布的铺设能有效的分担水平荷载,延缓由基层反射裂缝而引起的开裂破坏,在20℃试验温度下,防裂基布的防护性能要好于应力吸收层(SAMI)。  相似文献   

5.
何成勇  张维全 《中国水运》2007,7(10):124-125
级配碎石是一种松散材料,可作为沥青路面的基层,研究表明,能有效改善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和反射裂缝的发生,提高基层的排水性能。本文叙述了青海省某高速公路级配碎石基层的材料组成设计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李素文 《中国水运》2009,(2):239-240
针对4种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路面结构,结合试验路实体工程,对沥青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跟踪观测结果表明,试验路的铺筑是成功的,为我国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积累了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王夫成 《中国水运》2009,(4):232-233
水泥混凝上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上路面是目前旧路改造中常用的措施,介绍了反射裂缝的形成原因。根据不同形式的反射裂缝产生机理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宁夏中宁至孟家湾高速公路一期工程通车后,沥青路面下面层产生了大量的反射裂缝,在二期工程路面中面层施工时,通过设置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来防治反射裂缝。文中对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工艺进行了论述,并对实际路用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水泥替代矿粉对大粒径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采用6种掺量水泥替代矿粉,然后进行劈裂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替代矿粉后,最佳沥青用量几乎无变化,大粒径混合料的疲劳性能没有显著的差异。采用水泥替代矿粉可用于大粒径混合料柔性基层。  相似文献   

10.
橡胶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高低温、抗老化和抗疲劳性能,能够减薄路面、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延缓反射裂缝和降低行车噪声。通过原材料和施工机械的选择,配合比的设计,施工路段的铺筑,对间断级配橡胶沥青混凝土AR-AC-13抗滑磨耗层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成因分析,提出采用内部应力吸收复合夹层(inter-layer stress absorbing composite,ISAC)进行反射裂缝的工程防治。轮碾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反射模拟试验表明,与单一夹层相比,采用ISAC防裂夹层大大提高了试件的抗裂寿命。试验路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聚酯玻纤布和玻纤格栅作为上层应变吸收层的ISAC复合夹层都具有较好的防裂效果,且玻纤格栅ISAC复合夹层的防裂效果优于聚酯玻纤布ISAC复合夹层。室内试验与实测数据均表明,ISAC防裂夹层具有良好的应力应变综合吸收能力,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良好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邓涛  陈轩 《中国水运》2009,(5):222-223
阐述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在我国的现况,并就其形成机理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作了分析,提出了防治裂缝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由于温缩机理和干缩机理引起的基层开裂和因荷载型裂缝和非荷载型裂缝所引起的沥青面层损坏原因以及裂缝成因进行分析,并分别从路用材料、路面结构组合、施工技术以及现场再生维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针对半刚性基层损坏而导致路面破坏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斌 《中国水运》2007,5(9):76-77
文章结合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介绍旧混凝土路面状况调查情况,旧路面病害处理方法,分析了沥青路面加铺层厚度设计方法,提出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发展项目二期工程的进港道路AC-20沥青基层在施工完成后,其表面出现横纵裂缝。四航局联合四航勘察设计研究院进行了弯沉试验、取芯、温度观测等一系列调查分析,找到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理。本文对裂缝成因分析及治理技术的研究,旨在为热带地区沥青道路的设计、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通过选用合理的力学模型及力学参数,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三维力学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土工格栅对旧路反射裂缝的改善原理及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加铺格栅降低了裂缝处基层底面的应力集中,减小了基层底面的层底拉应力、剪应力值,但对弯沉值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7.
作为正在迅速发展的一种防渗方式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具备很强的抗渗能力,其能达10~8以上的防渗能力,能视为不漏水;大的变形能力,有相对好的塑性与柔性,可以顺应坝体的变形与沉陷,对已经出现的裂缝有必然的自愈能力;简单的构造,小的工程量,施工速度快,可靠安全,不破坏环境资源等优势而比别的形式好,是一种安全适当的防渗方式。本文通过莫钦乌拉山北坡低中山带水库的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施工中,分析研究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18.
金虎  鄂德军 《中国水运》2007,7(5):97-98
本文以316国道孝感南大互通至毛庙段路面改善工程第二合同段的路面改造为工程实例,从旧路的路况调查、病害处理、沥青面层的设计、施工工艺的控制等方面,介绍了如何减少和防止沥青路面出现反射裂缝、车辙、水损害等早期病害。  相似文献   

19.
旧水泥混凝土板碎石化处理技术是目前世界上一种较先进的方法,碎石化技术不但消除了旧板块弃放的白色污染,而且比较彻底地消除了旧路面对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反射裂缝,提高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文中就平青乐线滦县段碎石化施工的实际情况,介绍水泥混凝土路面大修中的碎石化技术的原理、机械设备、适用条件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0.
沥青铺面以沥青混合料面层-水泥稳定碎石(水稳)基层结构为主,而境外欠发达地区通常缺乏稳定的原材料供应,自建水稳拌合站亦相对困难,水稳的施工质量、进度往往难以保证。为解决该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水稳替代材料。综合分析适用性、原材料供应等因素,选择级配粒料为替代材料,并合理分析转换系数、优化级配粒料层厚度,可以有效降低施工难度和风险,确保质量、进度、成本可控。以南亚某港口项目采用沥青-级配粒料铺面结构为例,介绍该型铺面结构在境外欠发达地区的应用。实施效果表明:级配粒料压实性好,沥青表面无裂缝、车辙,道路无明显差异性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