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映秀至汶川段内公路遭受极大地破坏,滑坡、泥石流、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普遍存在,部分路段路基沉陷、桥梁跨塌移位、隧道洞口被埋、路面破损较为严重。简要介绍震中映秀至汶川22座桥梁复位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震后新建的映秀~汶川高速公路紧邻“5.12汶川地震”震中,沿线地形陡峻,地质环境条件极其复杂,地震造成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极其发育.根据项目特点,因地制宜提出了路线总体设计原则和采用的关键技术对策,可为地震烈度高的山区公路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都汶公路映秀至汶川段K44+235彻底关大桥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严重损毁。打通彻底关大桥,成为打通整个都江堰—汶川公路的关键节点。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采取了1-60米的加强型三排双层321战备钢桥一孔跨越岷江的临时抢通方案,确保了都江堰—汶川公路这条生命线按时向社会开放。  相似文献   

4.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5):108-108
<正>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重要控制性节点工程福堂隧道近日正式全线贯通。该隧道长度超过5 km,是全线最长的隧道。根据工期安排,映秀至汶川高速全线预计今年10月建成通车。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地区等级较高的地震,常常发生在岩体强度高的深切割地貌区,因而震后次生灾害的危害预测和防治显得尤为重要。以G213映秀至汶川公路抢险保通的工程实践为例,总结了极震区崩塌灾害对公路造成的危害,结合震区地质环境,对崩塌物源的危岩体的发育和崩塌体运动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危岩体防治措施。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4月10日,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的重要控制性节点工程——福堂隧道正式全线贯通。该隧道长度超过5 km,是全线最长的隧道。根据工期安排,映秀至汶川高速全线预计2012年10月建成通车。福堂隧道是该高速全线最长的一个隧道,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的修建,终于顺利贯通。该项目的总工程师刘平介绍,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的最大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都汶公路高速路段沿线桥梁震害严重,在介绍一般震害桥梁的破坏形式的基础上,对庙子坪岷江大桥、新房子大桥、映秀岷江大桥三座典型震害桥梁的破坏形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并对今后地震区桥梁设计施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奇祥 《公路交通技术》2011,(3):125-126,130
都汶高速公路都江堰—映秀段正在修建的3座隧道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简要讨论地震引发的隧道地质灾害类型、都汶高速公路都江堰—映秀段隧道震灾调查和评估,以及隧道震灾防治对策,为今后在地震区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映日路映秀至卧龙段的情况为例,针对高地震烈度区山区公路,从公路的震损情况、下一步恢复重建等方面作了分析,对路线总体设计进行技术总结。  相似文献   

10.
2009年4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四川省政府在成都签署《香港特别行政区援助省道303线映秀至卧龙公路恢复重建工程项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援助卧龙保护区规划编制专案项目》协议,标志着香港特别行政区支援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首阶段援建项目全部进入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省道303线映日公路震损情况调查,掌握了道路现状资料,分析了映秀至耿达段打通思路和初步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简绍G213线映秀至汶川段22座桥梁30m T梁多跨整联复位试验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3.
汶九高速公路汶川至叠溪段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极为复杂,且通过多条活动断裂带,特别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地震次生灾害爆发频次剧增。总结映汶高速公路建设经验,提出汶九高速公路汶川至叠溪段在地震次生灾害情况下提高道路防灾避灾能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外公路》2009,29(2)
四川都江堰至映秀高速公路在汶川大地震中受损严重,庙子坪特大桥和龙溪隧道能否顺利修复,成为该高速公路2009年5月12日能否通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重庆交科院先后派出五批由科技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奔赴灾区,在支援灾区抢通都江堰至映秀‘生命线’公路的同时,积极投入灾后重建的技术调研工作。他们受四川省交通厅的委托,2008年6月10日至20日,历时11天,行程4000公里,完成了以马尔康为中心的国、省道受损道路全长575公里公路边坡、桥梁、道路的调查、评估检测和设计的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16.
结合汶川大地震后秀(水)-茶(坪)路抢通情况,阐述了地震灾区主要灾害及其特点,分析了其对公路的影响度,介绍了公路抢通过程中的应对措施和肖家桥堰塞湖处治情况,提出了立足于环境保护与长远发展而应采取的科学救灾态度,并对公路抢通和规划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映汶高速公路位于“5·12”汶川大地震的极重灾区。基于汶川地震灾区桥梁震害调查,结合映汶高速公路的桥梁设计,介绍高烈度地震区如何进行桥位选择、桥型方案的确定,提出新型的防落梁构造、减隔震技术等主要防震减灾措施,并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可在同类型高速公路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汶川地震区特大泥石流主要沿主中央断裂带(映秀-北川断裂带)、后山断裂带展布,呈带状、线状分布。选取汶川地震区21条典型特大型泥石流进行分析,在研究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泥石流的流域面积、总物源量、物源分布模数与集中度、冲出规模等综合分析泥石流分布及活动特征,得出了震后特大泥石流在物源、水源及激发条件方面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大地震,交通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由于都汶公路都江堰至映秀段高速公路靠近或位于震中地区,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受到重创,在对该路震害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恢复重建设计工作,对一般大中桥震害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桥梁恢复重建及桥梁的复位方案作了简要介绍,以期对其它项目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能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挡土墙作为一种支挡结构,在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复杂的山区地形地质条件,结合映秀至汶川和巴中至达州等高速公路项目,对如何选择合理有效的挡土墙形式和地基处理措施,以及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