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微波法含水率测定仪在传感器安装角度10°~90°,砂含泥量0. 5%~3. 5%,细度模数2. 2~3. 2以及松散堆积和紧密堆积2种堆积状态下测试了砂的含水率。结果表明:微波法含水率测定仪传感器的安装角度介于30°~60°时测量值相对集中,误差偏小,测试精度高,最佳安装角度为40°~50°;含泥量波动对含水率测试精度影响较小,测试结果均未超出0. 3%的误差限值;砂细度模数在2. 4~2. 8波动对测试精度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太细或者太粗的砂则难以保证含水率的测试精度;初始含水率越高,砂的堆积状态对测试精度的影响越大。因此,微波法含水率测定仪使用前应选择与现场堆积状态相一致的砂料进行基线校准。  相似文献   

2.
随着混凝土用量急速增长,必将引起天然砂的过量开采,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如何正确使用机制砂替代河砂成为混凝土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云南地区隧道二衬混凝土处于侵蚀环境特点,以拟配C40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在胶凝材用量、水胶比、砂率均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掺入0%、15%、25%、35%、45%和55%的机制砂等量替代天然砂,研究不同的机制砂替代率下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从而找到适用于隧道二衬混凝土的机制砂最佳替代率为35%左右,在该掺量下混凝土的工作和力学性能均有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铸钢件的主要铸造缺陷包括铸件表面粘砂。本技术开发旨在使用了球状人造砂的呋喃树脂铸型中,通过添加球状氧化铁来防止铸钢件粘砂缺陷的产生。利用本技术,可以使添加了球状人造砂的呋喃树脂铸型顺利应用,本技术成果已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技术实施。  相似文献   

4.
风积砂的压实特性与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风积砂原状土样的土粒组成的物理力学试验,以及在不同含水量下风积砂的压实和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风积砂压实性能主要取决于压实时含水量的大小,其最佳含水量为7.7%,当压实度>90%时,其承载力特征值可以达到160 kPa,试验结果可为风积砂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川藏铁路沿线河砂较少,而建设用砂需求量巨大的问题,调研川藏铁路部分地区岩石特性及机制砂制备混凝土的情况,并于折多山地区对洞渣破碎骨料现场取样,试验测试骨料的基本参数,以便对后续川藏铁路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折多山地区洞渣固废粗集料、细集料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规范规定;洞渣破碎骨料制备机制砂筛孔为150μm时累计筛余率不足80%,未满足规范标准;岩石检测样本磨耗率为5.201%,砂率为10.6%,粉率为21.1%,MB值为0.5,符合工程使用标准;岩石云母含量超标,用于实际工程时需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6.
氰化浸金过程中助浸剂的混合使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湖南衡阳某地金矿石进行了氰化浸金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助浸剂混合使用比单一使用好,在助浸剂和氰化物砂量相同的情况下,提高了金的浸出速度和浸出率;与传统的通压缩空气相比,助浸剂混合使用可使金的浸出率提高10.28%,金的浸出速度提高40%,氰化物耗量降低50%。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机车使用的干砂通常依靠日光晒干或采用滚筒式烤砂炉烤干,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受气候的变化影响较大.这种"靠天吃饭"的局面,显然不能适应当今铁路飞速发展的需要.近两年来,桂林机务段推广使用了一种新型整备给砂作业设备--热气流烘砂、上砂装置,实现了机车给砂作业的全天候和高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成功使用湿喷混凝土作为临时支护。通过试验和经济比选确定选用A类防冻剂、D′类速凝剂和聚丙烯纤维材料,确定水泥与骨料的比为1∶3 4,水泥用量在470kg·m-3~480kg·m-3之间,砂率为60%;水灰比为0 42~0 47。在高原缺氧环境下使用适用于低温环境的喷射机械,采取温控措施,确保喷射时拌和物温度不低于10℃,加强检查,可以保证高原冻土隧道混凝土喷射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机制砂掺量及其成分对地铁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工作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以广东地区产机制砂为研究对象,配置不同机制砂掺量和不同石粉含量的高性能混凝土并开展相应试验,研究机制砂掺量及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扩展度、坍落度、新拌混凝土状态、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结合混凝土电镜微观结构揭示各因素对其性能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机制砂掺量及其石粉含量分别为40%和5%时,机制砂混凝土施工性能和所呈现状态最优;随机制砂掺量增加,混凝土抗压和抗折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最终力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但混凝土早期强度会随石粉含量增加而显著增加。综上,本研究所用机制砂可部分替代天然砂,且替代率为40%时效果最佳;所配置的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各项工作性能良好,可满足施工性能和结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取当量粉体体积法设计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试验配合比,首先通过砂浆稠度试验确定各粉体的当量系数并试配出合理的当量粉体体积,然后在固定当量粉体体积的条件下,研究砂率变化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通过坍落扩展度试验、J环试验和L型仪试验测试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填充性、间隙通过性和稳定性等工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砂率在47%~59%时,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自密实性总体上随砂率增加先增强后减弱;砂率在53%~56%时存在最优砂率,使得固定当量粉体体积的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自密实性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为获取精确的测试数据,提出土压力盒标定需求,通过ANSYS建模分析,设计适用于试验室土压力盒的标定工装:承压板直径取32 cm,标定桶高15 cm,内径33 cm,承压板板厚2 cm,标定桶壁厚0.5 cm。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采用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获得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线性较好,且同一量程下的2个土压力盒的砂标K_1与厂标K_2的比值相近,数据重复性较好,工装合理适用;砂标K_1大于厂标K_2,工程应用之前,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标定是必要的;量程选取时,使用范围不宜超过土压力盒最大量程的2/3。  相似文献   

12.
采取当量粉体体积法设计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试验配合比,首先通过砂浆稠度试验确定各粉体的当量系数并试配出合理的当量粉体体积,然后在固定当量粉体体积的条件下,研究砂率变化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通过坍落扩展度试验、J环试验和L型仪试验测试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填充性、间隙通过性和稳定性等工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砂率在47%~59%时,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自密实性总体上随砂率增加先增强后减弱;砂率在53%~56%时存在最优砂率,使得固定当量粉体体积的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自密实性最佳。  相似文献   

13.
重庆地区一些小型砂石厂生产的机制砂质量较差,不满足铁路工程使用要求,给沿线铁路工程施工造成困扰。分析对比机制砂存在的问题,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机制砂MB值及砂石粉含量,并通过增加生产设备、优化生产工艺等有效措施,保证机制砂产品质量,促进重庆地区砂石厂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机制砂的特点,研究机制砂中不同石粉和泥粉含量对 C50箱梁混凝土的工作性、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及28 d、56 d抗渗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探究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机制砂中石粉和泥粉含量对 C50箱梁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均有明显影响;机制砂 C50箱梁混凝土中石粉的最佳含量为8%~12%;泥粉含量限制在2%以下为宜( MB值≤1.2)。  相似文献   

15.
围海造陆工程通常包括新建围埝、吹填及地基处理等,在进行围埝工程施工时,需要对其地基进行处理,吹填黑砂可以起到挤淤、加固的作用,但采用常规的吹填黑砂方法会因风浪、潮流的影响使得黑砂的流失率大,且吹填后黑砂表面平整度较差。将常规吹填黑砂施工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对改进前后吹填黑砂的流失率以及表面平整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改进后,新技术既降低了黑砂的流失率,并且对吹填后黑砂的平整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该技术成本低、操作工艺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介绍了采用冲击造型方法生产铸钢件所使用的湿型砂应具备的性能及各种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作者认为用此种工艺方式生产铸钢件效率高、成本低、质量稳定可靠,完全可以取代水玻璃砂工艺,成为今后生产铸钢件的主要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7.
跟钻法是一种新型PHC管桩施工的工法,具有环境影响小、单桩承载力高等优点,以连镇铁路为依托,目的在于通过研究跟钻法管桩在砂性土中的扩大头尺寸、桩径、壁厚的合理构造,以提高跟钻法管桩在铁路桥梁基础中应用的经济性及适用性。通过有限元软件GTS-NX对不同构造跟钻法管桩进行建模计算,在满足规范前提下对不同构造管桩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连镇铁路砂性土场地情况,增大扩大头尺寸可有效增加单桩基承载能力;不同直径跟钻法管桩在不同墩高条件下有各自的经济性;在相同桩径情况下选择较厚壁厚管桩更适用于铁路桥梁。  相似文献   

18.
通过水泥砂浆桩无侧限抗压强度室内配比试验,研究不同水泥掺入比、不同掺砂量及不同龄期条件下水泥砂浆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发展规律。试验研究表明:水泥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砂,可以明显地提高水泥砂浆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水泥掺入比相同时,28 d龄期的水泥砂浆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水泥土的2.2~3.7倍;水泥砂浆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掺砂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掺砂量达到30%以后,强度随着掺砂量的增大而减小。水泥砂浆桩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水泥掺入比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而增大,其中前期的强度增长速率较快,后期较慢。水泥掺入比低、掺砂量低、龄期短的试件试件呈现塑性破坏,水泥掺入比高、掺砂量高、龄期长的呈现脆性破坏。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应用提供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100%低地板车车载IDD显示屏显示的撒砂故障,根据故障特征初步判断故障原因,并根据撒砂电路原理图和利用万用表对线路进行测量诊断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砂箱传感器故障导致砂箱在不缺砂的状态下线路依然得电,最终在IDD上显示砂位较低故障,更换撒砂传感器后故障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0.
针对机制砂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上应用存在疑虑的问题,结合贵州三黎高速公路建设情况,机制砂特性以及粉煤灰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因素,优选了施工配合比,结果表明,机制砂完全可以配制出强度和工作性能满足T梁要求的高强混凝土,且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