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基于Pro/Engineer软件确立的纵置板簧式悬架布置方案和运动状态分析功能,通过车桥、车轮及板簧弧高和长度等主要结构参数确认了悬架系统各运动构件装配位置,并对钢板弹簧运动干涉进行校核,方便了车辆总布置参数间的相互调配。  相似文献   

2.
后钢板弹簧悬架变形对传动轴最大滑出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宏 《汽车工程》2001,23(3):167-171,213
本文同时考虑了板簧的垂直变形两种因素对传动轴花键最大滑出最的影响,根据卡斯定理建立力学模型,推导出板簧扭同角度的计算公式有计算程序,并结合EQ1093F车型进行传动轴的运动校核和最大滑出量的计算,从而阐述后钢板弹簧悬架变形对传动轴最大滑出量的影响,并指出本文的计算方法在汽车设计中所展示出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某重卡复合式前空气悬架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ABAQUS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考虑气囊刚度的前空气悬架非线性模型,并对典型前气囊布置位置进行了重载弯曲和紧急制动工况下板簧的应力分析计算,从而确定了气囊的最优布置位置.然后建立了复合式前空悬ADAMS多体动力学模型,利用模型进行运动干涉校核并与传统作图法结果进行比...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非独立悬架中钢板弹簧在整车状态下的运动轨迹的分析,阐述了对称式钢板板簧、非对称式钢板弹簧运动轨迹作图法。运用中心拓展作图法,在CATIA模块中以草图绘制为基础,对板簧和轮心轨迹进行绘制。通过DMU运动仿真模块来模拟板簧的运动方式,对对称和非对称式钢板弹簧运动轨迹进行运动仿真。运用ADAMS方法,根据非独立悬架运动学原理,以模型的空间位置为基础,在整车坐标系下得到了钢板弹簧运动轨迹。通过中心拓展作图法与ADAMS方法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设计的板簧在轮边、后桥、传动轴等跳动校核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CATIA和HyperMesh、ABAQUS、ADAMS等CAD、CAE软件,进行横置板簧后悬架设计.根据悬架系统的要求和结构特点,确定板簧的安装硬点.根据悬架性能要求和衬套参数,确定板簧的力学性能参数.通过与原悬架进行K&C(Kinematic and Compliance,刚性和柔性运动)分析对比,说明用复合材料横置板簧系统可取代传统的螺旋弹簧和稳定杆组件.  相似文献   

6.
取代钢质螺旋弹簧的玻纤复合材料板簧已在业内有较多成功的应用。基于玻纤复合材料将弹簧和摆臂合为一体,将进一步增强悬架轻量化和集成化的优势,但引进玻纤摆臂柔性的悬架不能再按传统的方式理解,对此新型悬架的结构形式和设计方法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玻纤增强塑料复合材料板簧摆臂的设计,而后对匹配此玻纤摆臂的后桥悬架构型进行了研究,以优化关键性能为线索逐步分析不同的后悬架结构形式的性能优劣,从而得出可行的玻纤臂新型悬架方案,最后还对此悬架的预载设计与载荷校核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某轻型客车前麦弗逊悬架使用横置板簧代替螺旋弹簧。通过建立合适的横置板簧式麦弗逊悬架的力学模型,推导出悬架刚度与复合板簧系统刚度的换算关系,并对横置板簧和橡胶垫组成的复合板簧系统的刚度进行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利用CATIA软件中的DMU模块,建立了某重卡钢板弹簧悬架系统的运动仿真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运动模拟,得到了前悬架各运动部件的3D包络,对悬架周边零件的安装布置进行间隙校核。相比传统的二维平面绘图校核方法,更加直观精确,为此类悬架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汽车钢板弹簧悬架系统与转向系统干涉量校核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以“两点法”来确定转向垂臂位置的方法;并根据转向垂臂运动轨迹,以Matlab软件为计算平台,开发精确确定客车转向垂臂位置的应用软件;同时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CAR建立仿真模型,验证“两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运用Bouc-Wen摩擦学理论建立了复合材料板簧的迟滞特性模型,根据台架试验测得的动态力-位移曲线,利用改进的乌鸦搜索算法(MCSA)进行了模型的参数辨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模型能准确预测复合材料板簧的迟滞特性。建立考虑复合材料板簧迟滞特性的整车7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在随机路面激励下,复合材料板簧迟滞特性对整车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板簧的迟滞特性使簧载质量的质心加速度增加,板簧的回复力增大,而悬架的动挠度减小。该研究为复合材料板簧的整车匹配和精细化动力学建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重型汽车悬架中,板簧支架承受悬架系统通过板簧传递给车架的力,起重要作用,属于关键承载元件。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ANSYS软件对板簧固定支架进行有限元分析,并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豆力  雍文亮  居刚  李海波 《北京汽车》2013,(2):29-32,40
车辆悬架系统的阻尼决定车辆悬架的特性,对车辆行驶平顺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设计车辆的最佳减振器,利用悬架系统的最佳阻尼比,分析前后悬架系统减振器最佳阻尼系数,建立减振器最佳速度特性数学模型。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Car模块建立了重型牵引车整车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整车平顺性仿真分析和悬架系统动力学仿真。匹配结果表明,对该悬架系统,减振器所做的匹配设计是正确有效的,改善了悬架系统的运动特性和整车平顺性。  相似文献   

13.
1前言 舒适性与安全性足客车最重要的使用性能.悬架对整车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在悬架的设计中考虑整车的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对于提高整车设计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9m客车前后板簧恳架的设计过程,说明客车设计过程中对板簧刚度、减震器参数以及整车侧倾角刚度的计算校核. 2悬架的布置形式 前后悬架均采用少片钢板弹簧,前悬架3片,后悬架4片,前后悬架均匹配减震器,前悬架加装稳定杆.  相似文献   

14.
悬架硬点坐标决定悬架运动特性和定位参数的变化,对硬点坐标进行优化对比研究。通过ADAMS对悬架进行双轮平行跳动仿真并进行DOE优化。将双横臂悬架系统简化为杆系,基于高等机构学建立悬架数学模型,通过DMU模型与数学模型进行运动参数对比,验证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并通过Matlab用遗传算法对硬点坐标进行优化,与ADAMS中的DOE模块优化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得到最优硬点坐标。  相似文献   

15.
两级变刚度复式板簧结构复杂,是悬架系统建模仿真的难点.基于离散梁建模原理及特点,以7+9两级变刚度复式板簧为例,应用MATLAB进行参数可视化计算并创建建模输入文件,在ADAMS/Car中分别完成7片主簧和9片副簧的动力学模型创建及刚度特性分析.利用自创的离散梁装配法,在ADAMS/View中完成主、副板簧动力学模型装配,并对装配后模型的可行性进行仿真验证.结果 表明:基于MATLAB和ADAMS的离散梁装配法实现了两级变刚度复式板簧建模,并且可行、高效,为创建复杂板簧动力学模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已开发的空气悬架、板簧悬架的客车底盘及相应的客车为例,介绍空气悬架结构、性能等,并与板簧悬架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多刚体系统动力学为基础,考虑悬架KC特性,应用达朗贝尔惯性力原理,建立中后桥双胎三轴重型载货汽车26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迭代算法求解微分方程,利用Matlab编制了三轴汽车仿真系统的程序,并基于样车数据与Adams和Truck Sim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Matlab中创建的基于动力学模型的三轴汽车仿真系统,在保证高仿真精度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运算速度,不仅能提高三轴汽车的研发效率,减少开发风险,且对于三轴汽车动力学软件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重型商用车钢板弹簧平衡悬架分析困难、开发周期长的问题,利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钢板弹簧平衡悬架动力学模型;利用优化软件Isight集成Adams软件和Matlab软件,调用word软件直接生成研究报告,从而构建了钢板弹簧平衡悬架分析平台。通过实例分析与试验验证表明,所建立的钢板弹簧平衡悬架模型是正确的,所开发的分析平台高效可靠,可实现对重型商用车钢板弹簧平衡悬架的快速开发和匹配。  相似文献   

19.
掌握悬架系统的运动规律,从而校核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情况是汽车悬架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步骤。根据麦弗逊式悬架各结构件之间的几何约束关系和空间运动关系,提出了一种能够得到各悬架硬点在轮跳过程中位置的解析方法,并由此得到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基于此解析方法搭建的运动学模型仿真结果与多体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完全相同,且与台架试验结果一致,验证了该解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在车型开发前期对悬架系统刚度、阻尼进行合理的优化匹配,不仅能缩短整车开发周期,同时还能提升整车性能,基于欧雷准则,以车辆二自由度模型为基础研究了前、后悬架刚度优化匹配的方法,并在某电动车动力学性能开发前期得以应用,通过实车试验与优化结果对比充分验证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且能够大大缩短样车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