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城乡交通建设的发展,公路与铁路交叉大量采用了顶进式立交,因其既要保证铁路线的正常运营,又要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因此备受施工、设计等单位的重视。以某公路工程下穿既有铁路立交工程为例,系统地介绍工作坑、箱涵预制、箱体顶进等工序,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安全、质量控制措施,对铁路营业线箱涵顶进施工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结合郑开大道下穿京港澳高速公路箱涵工程,介绍了大型箱涵顶进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长大型箱涵在下穿铁路线施工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和受力性能,文章以铜陵市北京西路下穿芜铜铁路线工程为研究对象,针对长度为64.4?m的南侧箱涵进行了全过程监测,重点对箱涵顶力系数和形态变化以及支墩的受力和倾角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启动阶段,箱涵的顶力系数显著大于顶进全过程的平均值;此外,箱涵侧壁土压力对顶进过程造成的阻力是不可忽视的,但在累计顶程小于40?m时箱涵侧壁摩阻力相对较小。从纵向坡度看,箱涵在后期呈现出轻微“扎头”,但及时得到了抑制。在整个顶进过程中,支墩倾角稳定在0.65~0.75°。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建筑业发展迅速,为了不影响正常交通运营,桥涵顶进施工逐渐在城市道路、铁路、下穿公路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优点包括经济、快速、去哪、占地少、土方开发量少等优点。文章分析了中继间法顶推箱涵的主要施工技术,并提出了几点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5.
浅覆土、超宽断面、特长箱涵在下穿既有构筑物中应用越来越多,而有关其顶进滑板工法鲜有研究。对比分析国内外箱涵顶进技术研究现状,结合某城市快速通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分离式立交工程实例,简述了箱涵顶进流程,分析了其在吃土顶进阶段用顶管法铺筑混凝土滑行轨道初始设计方案,提出了在箱涵顶板前端下挖土体、分段预浇筑全断面早强快硬素混凝土滑板工法。通过建立FLAC3D计算模型,对工程实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箱涵顶进滑行轨迹及基底土位移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起到了信息化施工的作用,改进了原设计工法,保证了工程的进行。结果表明:软弱地基土支撑上的超宽断面超重箱涵顶进容易出现"扎头"现象,滑行轨迹方案的确定必须科学、切实可行;顶进较大位移部位出现在箱涵中线左前方,与现场情况一致,采取了紧急调整道路纵坡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大,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宽度显著增加,与之对应的对既有铁路桥梁配合市政道路拓宽拆旧顶新的技术成为施工难题。大灰厂东路市政道路下穿京原铁路K5+315.7顶进箱涵工程中,采用既有梁桥砌筑浆砌片石,置换既有T梁桥,然后顶进施工。介绍了技术方案实施过程,实际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106-107
箱涵顶进技术通常运用修建新的道路与原本的公路或是铁路交接,从原有交通下方路基通过的情况,该技术的目的使用箱涵桥梁顶进的形式用于保证有公路或铁路的正常安全运转,箱涵顶进技术在道路施工中有其极其作用和意义。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阐述了该项目中继间法箱涵顶进技术的应用以及该过程中采取的质量保护措施以及施工注意的环节,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盾构法在下穿高速公路箱涵顶进施工中,具有不中断通行、不限跨径、施工安全、地质条件受限制小以及工程造价低、缩短施工周期等优点,因此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结合某下穿既有铁路的大长细比框架地道桥顶进施工,对顶进施工实施全程监控,重点对施工过程的控制要点、监测点布置、详细的顶进过程进行了技术分析和评估,提出了相关问题的技术措施与建议,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结合兖矿集团铁路专用线工程6-16-6 m箱涵顶进施工,对顶进过程中的施工计算和施工工艺进行了总结,可为今后同类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郑开城市通道顶推箱涵上部覆土较薄,而箱涵的跨径、顶进长度为目前国内之最。为了保证箱涵顶进时路面不会出现随箱涵移动、断裂以及塌陷等现象,可采用大管棚支护技术进行顶进箱涵的顶部防护。  相似文献   

12.
高伟 《交通标准化》2008,(19):63-65
郑开城市通道顶推箱涵上部覆土较薄,而箱涵的跨径、顶进长度为目前国内之最。为了保证箱涵顶进时路面不会出现随箱涵移动、断裂以及塌陷等现象,可采用大管棚支护技术进行顶进箱涵的顶部防护。  相似文献   

13.
石环公路307国道东互通立交桥主桥跨度102 m,采用小竖曲线、宽截面、大吨位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由于该桥跨越繁忙铁路,采用顶推法施工,阐述了顶推施工的总体布置及方案比选,其中采用四滑道、多点原位顶推的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对铁路运输的干扰问题,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下穿既有铁路线箱涵施工可采用明挖法,采用临时架空结构来保证既有铁路线的运营.临时架空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明挖法施工的关键.通过现场监测及对结构的位移、应力和应变等进行分析,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临时架空结构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反应,评价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实际工程提供设计和施工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箱涵顶推施工中,为保证箱涵及涵底免受地下水的影响,需要同时进行降水和封水措施.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公路、铁路不断发展,铁路、公路的改造往往需要增减或扩建涵洞或立交框构,顶进施工便成了这些工程的首选方案。结合大秦线K337+002.5杨雁路地道桥工程同时下穿大秦线上行、下行两股线的工程实践,介绍了采用限速45 km/h铁路框架顶进线路加固施工方法。为以后在同样条件下的地道桥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7.
现今大跨径桥梁的钢箱主梁无应力线形一般为单一半径竖曲线,杭州江东大桥的钢箱梁无应力线形为连续变曲率竖曲线,变曲率特征不仅使得顶推竖曲线的顶推半径变化,也使得滑道处钢箱梁的转角位移变化十分明显。进而对顶推滑道的构造提出了新的要求:滑道顶面线形需能自动适应梁体线形的变化。滑道处钢箱梁的局部受力的安全,关系着顶推施工的成败。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滑道处钢箱梁局部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对比7种典型工况下钢箱梁各个构件的应力分布情况,指出临时墩支反力和滑道处钢箱梁转角位移是影响钢箱梁局部受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现场施工和箱涵内部裂缝的分析 ,提出沟埋式箱涵两侧填土发生一定量沉降时 ,会在箱涵顶板上的填土中产生破裂面且对箱涵侧壁有负摩阻力的推断 ,并将此作为箱涵实际受载条件进行结构计算 ,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19.
详细介绍了不中断交通的高速公路下大型框架结构顶进施工方案,内容包括长大管棚打设、箱涵顶进施工技术和要求。相应的数值建模和分析表明:由于开挖、顶进使三个典型断面上方路面沉降最大发生在箱涵顶进入口附近,其次是出口附近,最小为箱涵顶进的中间位置,因此在箱涵进、出口10m范围内更应做好管棚护顶和箱涵基础的加固。  相似文献   

20.
位于敞开段或基坑内的箱涵如果没有限位措施在覆盖或回填时极易产生偏移。深圳地铁桥隧相接处明挖箱涵回填过程中由于箱体外侧土体的土压力不够,在中间土体的挤压下造成两线箱体分别外移。加固的措施主要是通过用钢筋混凝土梁把两线箱体的底板连接,在箱体顶部加设素混凝土梁进行支撑以防止箱体向内倾覆,通过把两线箱体连为一个整体,以平衡中间回填土的挤压力,同时增加两线箱体外侧填土宽度,以增加外侧土压力。建议在施工过程中注意监控量测,以及时掌握箱体偏移情况调整回填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