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双桥静力触探土层分类图对天津软土地区双桥静力触探测试成果进行汇总分析,研究基于双桥数据的土层分类界限标准合理性。根据四类典型土在土层分类图上分布位置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现阶段的土层分类图并不能很好地区分黏土和粉质黏土,土层的类别细分仍需根据不同地基土层双桥触探数据的端阻、侧阻以及摩阻比曲线特征进行具体定义。本文研究成果能够有效应用于基于双桥静力触探数据的土层分类命名,对岩土工程中的勘察设计和工程建设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根据双桥静力触探曲线进行地层划分多采用目测经验法和分类图法,目测经验法人为主观性强,并且耗费人力和时间,而分类图法在某些地区适用性不高。为解决此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双桥静力触探地层自动划分方法。以锥尖阻力和侧摩阻力作为输入属性,土类名称作为数据标签,对模型进行训练,将训练好的模型用于土类识别和地层自动划分。应用此方法对天津某地铁工程的双桥静力触探孔进行了地层自动划分,准确率达100%。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双桥静力触探地层自动划分方法可以较好进行土类识别和地层划分。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双桥静力触探应用于地基土层划分及定名中的操作流程和参考标准,在沪宁高速铁路镇江段的触探测试中,由触探曲线特征和参数值大小,可以快捷准确地划分出土层土类,进而得到土体的其他物理参数,确保强度和变形等理论计算的及时、合理,指导了路堤填筑等方案的科学实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旋转触探技术的工作原理及静力触探技术的应用,并引入破碎比功的概念。通过试验及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确定了旋转触探过程中触探速率、旋转速度对旋转触探测试参数的影响,同时验证了砂层土中比功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压缩模量是软弱粘性土地基变形计算中的重要参数。通过对杭长客运专线灰岩地区粘性土静力触探原位测试的压缩模量与土工试验得出压缩模量进行统计对比分析,计算出适合该岩溶地区粘性土的压缩模量的合理取值。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工程勘察中静力触探试验数据处理需频繁转换数据格式、数据利用不充分、内业工作量大等问题,基于Qt图形界面框架和Access数据库,采用C++语言开发了适用于现行各主要行业规范的静力触探试验数据管理和计算分析软件。该软件可实现对理正,港达,溧阳等单桥、双桥及三桥静力触探数据的自动识别及批量处理;其主要功能有:采用可视化图形界面划分地层并自动判定土类名称,根据用户所选各行业规范或自定义经验公式计算土体压缩模量、变形模量、桩侧摩阻力、地基基本承载力等岩土特征参数及单桩极限承载力,批量生成静力触探柱状图、各类数据表。工程应用实践表明,该软件可提高静力触探内业工作质量和效率,实现静力触探成果资料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7.
茹杉杉 《铁道勘察》2011,37(5):69-72
介绍了扁铲侧胀试验的工作原理、标定的方法以及数据的处理。结合天津某工程实例,根据扁铲侧胀试验数据对土类指数ID进行了计算,并对比静力触探试验参数对地层进行了划分,同时对静止侧压力系数K0进行了不同公式的计算。通过室内试验和三个经验公式的对比,分析了差异点的原因并给出了针对该工程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南(宁)广(州)高速铁路某标段工程地质勘察中进行的250余个静力触探原位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及对比研究,总结出适合该地区的地层与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的对应关系,为利用静力触探划分地层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工程经验;针对勘察过程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探讨了静力触探数据采集易出现异常的类型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静力触探是一种在铁路工程广泛应用的地质原位测试方法,现行研究中,往往仅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触探参数与土体物理力学指标之间的相关回归公式,缺乏对触探机理的深入认识和对相应回归公式的验证。为此,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静力触探机理及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变化对静力触探影响规律,并对静力触探结果与土体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经验公式进行验证。研究结论:静力触探探头贯入过程中,大部分径向压缩发生在1~2倍探头直径范围内,探头端部最大径向应力发生在探头锥底面部位,切向应力大部分为拉应力。在相同触探速率下,随着地基土体不同应力比M值逐渐增大,地基土体竖向应力、剪应力、超孔隙水压力及比贯入阻力均逐渐增大;随着对数体积模量λ值增大,地基土体中径向应力、竖向应力逐渐增大,剪应力、超孔隙水压力及比贯入阻力逐渐降低。此外,数值模拟所得静力触探结果与《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中相关经验公式符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静力触探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占友 《铁道勘察》2005,31(4):49-50
介绍几种静力触探技术———孔隙水压力静力触探测试(CPTU)、波速静力触探测试(SCPTU)、旁压静力触探测试(CPTPMT)、放射性同位素静力触探测试(RICPT)和电阻率静力触探测试(RCPTU)的现状、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平原地区岩土勘察中采用的常规触探设备对于比贯入阻力40 ~50 MPa的硬土层很难穿透,孔深仅能达到25 ~40 m,触探深度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高层、高速铁路及高速公路等工程勘察需要,这个问题已引起岩土工程界的普遍重视.研究结论:(1)采用双桥静力触探、三桥旋转触探、钻探取样、平板载荷试验、剪切波测试等多种原位测试手段,其中所采用的三桥旋转触探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深层原位测试方法,在本场地触探深度达到了60 m,有效解决了常规的静力触探孔不能穿透硬层、测试深度不足的问题;(2)通过采用对比分析和相互验证的方法,查明了场地范围内地基土时代成因、岩性特征及其分布规律;(3)达到了提高勘探质量、缩短勘测周期和降低成本的目的,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设计参数及切实可行的地基基础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静力触探技术成果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广臣  陈健  朱琦 《铁道勘察》2011,37(1):37-40
静力触探(CPT)是一种在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原位测试方法。介绍了双桥静力触探划分土层的方法,并通过静力触探与其他测试手段的比较,推荐了适合鲁西北地区的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3.
重型动力触探和静力触探是工程地质勘察中最常用的两种原位测试方法,通过对乌审旗地区饱和粉、细砂地层重型动力触探和静力触探数据的相关分析,推导出该地基承载力和原位测试指标的相关关系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南(宁)广(州)高速铁路某标段工程地质勘察中进行的250余个静力触探原位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及对比研究,总结出适合该地区的地层与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的对应关系,为利用静力触探划分地层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工程经验;针对勘察过程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探讨了静力触探数据采集易出现异常的类型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现有静力触探技术的基础沉降变形研究,考虑不同地层条件,建立直接应用静力触探测试指标的基础沉降变形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经验公式初步确定基础沉降计算深度,并通过应力比法验证;采用基于静力触探锥尖阻力的线性经验公式确定土体压缩模量;采用Schmertmann基底应变影响系数间接确定地基土体竖向应力,并规定刚性边界条件下基底应变影响系数为0。工程实例的计算表明:所建立的直接应用静力触探测试指标的基础沉降变形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一致性好,物理意义明确,适用于各类地层条件,应用范围广;计算过程简单,仅需手算即可完成;计算过程所需参数仅需通过静力触探原位测试获取,无需钻探、取样及室内固结试验,可避免钻探取样对试样扰动大、试验结果难以反映土体原位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数量少、代表性不够及原状样取样不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太原地铁2号线为例,运用标准贯入、静力触探、旁压、扁铲侧胀、十字板剪切等多种原位测试方法,求取岩土体的静止侧压力系数、基床系数、地基土承载力、变形模量等岩土力学参数,结合室内试验成果及规范和经验值,综合确定岩土参数建议值。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为解决常规静力触探不易穿透硬层、测试深度较浅、不能满足勘察设计要求的难题,提出了深层静力触探的方法,并通过多年深入研究得以实现。在深层静力触探中,采用加设扩孔器的方法,即在特定位置加设特殊结构的扩孔器,是实现深层静力触探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从扩孔器的设计思路提出、研发分析、试验检验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论:(1)结合静力触探影响测试深度问题分析和相关行业应用扩孔器的相关设计思路,提出在深层静力触探中应用扩孔器的方法;(2)综合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研究成果,确定在探头后部30 cm处加设纺锤形扩孔器方案;(3)试验检验表明,应用扩孔器能起到增大孔径,减小探杆摩阻力,增加有效贯入力的作用;(4)通过对比试验,应用扩孔器后测试数据显示与常规静力触探数据基本一致,验证扩孔器研发方案对测试数据影响较小;(5)本文提出的在深层静力触探中应用扩孔器的方法,对拓展静力触探技术和研发相关设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静力触探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岩土的原位力学参数。单纯的数据分析时,少量数据对整个地层分析影响较大,这时就需要有钻探资料的支持。钻探可以更为直观地判断现场地层分布情况,但钻探相对静力触探时间久、费用贵,而且获得试验数据不如静力触探试验原位测试可靠。因此,在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两种方法的结合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其他试验方法,扁板侧胀试验对土体结构的破坏和扰动较小,能更好地反映土的工程地质性质。依托温州市域铁路工程,基于多个试验点的扁板侧胀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和静力触探的数据,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扁板侧胀试验参数与十字板剪切试验不排水抗剪强度参数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并建立经验关系式,可供勘察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0.
王传焕 《铁道勘察》2006,32(3):34-36
通过对收集到的载荷试验、静力触探对比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提出一种较切实可行的静力触探极限承载力公式,供勘察和设计使用,以推动原位测试方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