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鉴于转体施工对于复杂地形条件下拱桥建设的优势,介绍了对某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的转体施工方案,并对转盘的制作、上转盘及背墙的施工、临时配重施工、临时配重的稳定性验算、张拉脱架、形成转动体系、顶推转体、合龙施工、主拱箱施工等主要施工工序和难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表明施工控制技术的可行性,解决了大跨度拱桥跨越河流的施工难题,为今后同类桥梁转体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丁维扬  江晨 《交通科技》2015,(1):117-118
结合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要点,分析了隧道洞口及明洞施工、钻爆施工、锚杆施工、混凝土喷射施工等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并对施工工艺的改进与施工安全的控制做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3.
针对青藏高原气候恶劣、施工条件艰难的特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采用了大量拼装式钢筋混凝土矩形涵洞。详细介绍了施工技术,包括施工程序、构件预制、基础施工、涵节拼装、沉降缝与防水层施工,以及端翼墙与出入口施工等,有效减小了施工对地基冻土的扰动,控制了水热平衡,防止了涵洞出现冻胀、融蚀病害。  相似文献   

4.
在围海造地施工时,真空预压加固施工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技术,具有施工工期短、降水效率高、适用性强、施工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码头、港口、机场等工程中,取得良好的加固效果。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真空预压加固施工技术的原理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真空预压加固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移动模架在外海桥梁中的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结合跨海大桥移动模架施工PC连续箱梁的施工经验及海上施工特点,从移动模架过跨行走、安装和拆除、混凝土浇筑、裂缝预防和控制和曲线桥施工等方面探讨了移动模架施工外海PC连续箱梁的关键工艺。新工艺在跨海大桥连续箱梁施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新工艺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还能节省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有效地解决了常规工艺下的各种难题,充分发挥了移动模架在海上施工的优越性,对其它类似桥梁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结合肖家坡隧道工程的具体情况,介绍了瓦斯隧道的界定与分级、瓦斯突出性预测与防治、瓦斯监测、施工通风、钻爆施工和开挖与支护等高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技术要点,提出了相应的包括施工安全保证体系、施工安全责任制度、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和施工设备安全检查等在内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了高瓦斯隧道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结合新奥法光面爆破、锚喷支护及监控量测等各方面的施工特点,从监控量测、开挖施工、洞身开挖、超前及二次衬砌等5个方面对雪家庄隧道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在施工中采用了隧道监控、大断面连拱隧道等各种施工新技术。实践证明:新奥法保证了施工安全,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8.
结合施工实践,从施工准备、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设备管理、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等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长大隧道施工管理内容。  相似文献   

9.
该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的影响因素、施工控制方法、施工控制原则及施工办法,并给出了工程实例的施工控制结果,说明施工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公路路基护坡导轨式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施工原理、工艺流程、施工特点等,文末对采用新型施工机具浇筑方法和传统施工方法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为相同条件的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公路地基处理施工质量对地基处理效果影响非常大。公路地基处理施工质量包括地基处理施工质量、路基施工质量、预压质量等。地基处理施工质量应从施工机械、施工材料、施工顺序、施工程序、施工工艺和参数、施工效率、施工监测、成品检测、制度威慑等方面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2.
某高填方场地平整工程中,包含平整场地中修建道路。但由于道路工程路基施工工序与场地平整工序未协调进行,导致路基出现严重开裂。该文通过对该工程的施工过程和开裂现象进行阐述,从而揭示高填方场地平整工程若包含道路路基施工,其路基施工与场地平整施工之间的工序安排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高地应力区挤压破碎围岩隧道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运臣  刘强 《隧道建设》2005,25(6):20-24
随着采矿、交通、水电工程的发展,许多隧道修建于高地应力区,特别是当穿越挤压破碎围岩时,极易引起隧道及掌子面不稳定,严重影响施工安全与进度。介绍了国外高应力挤压破碎条件的判别方法,对高地应力区挤压破碎围岩隧道开挖支护施工与设计方法及地层预加固技术等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浅埋小间距隧道开挖围岩变形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刁天祥  杨惠光 《隧道建设》2006,26(3):21-25,31
采用FLAC软件对地表有相对硬壳层的粉沙层中隧道开挖之后地层的变形机理进行模拟,通过分析隧道开挖后围岩变形的空间效应特性曲线,确定隧道开挖支护后引起的围岩变形的幅度和范围,找出隧道开挖最不利荷载工况和结构薄弱部位,为施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研究表明,不同的施工顺序引发不同的施工力学状态,进而引起不同的施工力学效应,隧道开挖先后顺序不同对围岩区域、幅度的扰动也不同。以北京地铁某车站的实测为基础,分析了粉沙地层中隧道施工不同工序引起的各部分变形情况,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5.
叶康慨 《隧道建设》2010,30(2):190-194
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大坪有轨斜井,穿越地质为炭质板岩和炭质页岩,且存在高地应力,由于主要受地质因素影响,施工中出现较大收敛变形,通过介绍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大坪有轨斜井施工遇到的炭质板岩高地应力段大变形的处理,简要分析变形的原因、变形段的施工原则及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乌鞘岭隧道岭脊段控制千枚岩大变形快速施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乌鞘岭隧道岭脊段高地应力千枚岩大变形,通过对施工方案不断优化,对施工工艺不断改进,并制定各工序标准耗时,同时进行严格的施工组织管理,得到了在高地应力条件下能较好控制软岩(千枚岩)大变形的一整套快速施工技术。着重介绍了乌鞘岭隧道岭脊段控制千枚岩大变形的快速施工指导思想、施工方法、施工工序、各工序标准耗时及各工序间距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7.
李春奎 《隧道建设》2014,34(3):264-268
长春市解放大路站为地铁1号线和2号线的换乘车站,采用一次扣拱暗挖逆作法施工。为合理缩短工期,方便快速施工,将导洞开挖顺序调整为先上后下,先边后中的施工顺序。为了控制地铁暗挖车站施工风险,减少和避免地层沉陷等安全事故发生,对长春地铁1号线解放大路站车站主体施工阶段地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在东北地层条件下,采用一次扣拱暗挖逆作法施工过程中的车站地表沉降变形规律,同时从地层条件、工艺特点和工序安排等多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上下层导洞层间土注浆加固、合理确定导洞施工顺序和有效划分拆除支撑段落等控制地表沉降变形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导洞为PBA工法进行大型地铁车站施工的主要临时结构,具有距离近、个数多的特点。为研究多个导洞施工的群洞效应,采用三维数值计算模型,讨论了地表沉降影响随导洞的施工顺序、工法、施工间隔和台阶长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以地表沉降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4因素3水平的试验研究。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导洞的施工工法是影响地表沉降的最主要因素,而导洞的施工工序影响较小。导洞的施工间隔和台阶长度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并非单调函数,有最优值的存在。因此,可通过优化导洞间施工间隔和台阶长度来降低地表沉降。  相似文献   

19.
魏纲  李志渊  王彬 《隧道建设》2016,36(12):1421-1427
矩形顶管隧道施工会使周围土体产生扰动,进而引起超孔隙水压力,导致施工结束后继续产生固结沉降,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采用Peck公式计算矩形顶管在施工阶段引起的地表沉降量; 运用应力释放理论和应力传递理论,推导出矩形顶管隧道周围土体中任意一点的超孔隙水压力计算公式,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土体初始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引起的工后地表固结沉降量;二者叠加得到工后地表总沉降量。提出固结开始t时刻的地表总沉降量计算方法,研究了地表沉降和地表沉降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 本文方法计算得出的沉降速率在施工结束后3个月内最大,之后迅速减小; 横向地表固结沉降曲线和总的地表沉降曲线均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0.
天津地铁浅埋暗挖隧道地表变形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建波  焦苍  范鹏 《隧道建设》2006,26(1):18-20,24
 地铁隧道施工扰动地层,必然造成相应的地层变形。通过对天津地铁1期工程营口道车站中软岩、富水地层中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并对地表位移的现场监测和分析,得到了浅埋暗挖法修建隧道地表运动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地层变形的技术措施,在天津地铁1期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