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某款125mL两轮摩托车消声器,采用Pro/E三维造型软件建立模型,运用SYSNOISE声学分析软件对消声器3个腔室进行消声性能仿真和分析,得出了各个腔室在低频、中频、高频时的消声特点,为消声器内部结构的优化和设计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降噪策略,改进后的排气消声器经过试验验证,加速噪声值已经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77dB(A)。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TCM叉车消声器的消声量测试,得知共对中高频段噪声消声效果不好。对该消声器进行结构参数分析,并在改进设计中增大了消声器容积比和改进排气尾管结构形式。改进后的消声器经装车试验,表明改进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降低摩托车排气噪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气噪声是摩托车最主要噪声源之一,对某125摩托车进行了整车噪声评价声源识别、对其不带消声器而带空管的发动机排气噪声进行了频谱分析并对消声器消声性能做过改进试验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摩托车主要噪声源仍为排气噪声;改进的 声 消声效果优于原消声器消声效果。  相似文献   

4.
用边界元法研究排气消声器的消声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维边界元数学模型对消声结构传递损失进行了仿真计算。在试验验证简单扩张腔的传递损失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边界元法探讨了排气消声器的传递损失及其提高消声性能应抑制的频率点,为进一步改进指出了可能性。研究表明,利用边界元法进行排气消声器的三维仿真分析,可以用于指导实际产品的设计与改进。  相似文献   

5.
基于GT—Power的汽车排气消声器性能分析及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某发动机工作过程与消声器的耦合仿真模型,得到消声器的插入损失和压力损失,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该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在保证压力损失不大于32 kPa的设计要求下,对消声器结构进行了局部改进.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消声器中高转速下的插入损失增加1~2 dB(A),较好地满足了该消声器的消声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6.
赵海军  邓兆祥 《汽车工程》2011,33(7):632-635
基于Lighthill气动声学理论方程和偶极子声源的假设,提出了一种计及气流再生噪声的消声器消声量的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插入管式消声单元消声量的结果比不考虑气流再生噪声的计算结果的精度要高很多,尤其是气流速度较高时,和试验结果较接近.应用该方法对某SUV车的消声器进行了设计和优化后,怠速噪声约降低2.4dB(A),...  相似文献   

7.
应用GT-Power软件建立某摩托车发动机工作过程的仿真模型,并通过与消声器模型的耦合仿真,得到改进前后消声器的插入损失和压力损失。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消声器在压力损失变化不大的前提下,使得插入损失增加了5~9dB(A)。计算结果可为排气消声器的设计和性能的改善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车用空气滤清器分别设计了导流管、1/4波长管和穿孔板结构,并以减声量为评价指标对各种措施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原空气滤清器上增加3种消声措施后,在保持原空气滤清器宽频带较高消声效果的同时,有效提高了频率在295 Hz、620 Hz和750 Hz下的减声量;改进后空气滤清器的整体减声量为87 dB,比原型提高14dB,对空气滤清器的结构改进达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2种方案建立了某轿车排气谐振器和消声器模型.针对方案1模型在某工况下进行的定常与非定常对比表明,发动机排气流动可近似为准定常过程.对2种方案发动机排气流动进行的准定常及宽频带声场分析表明,排气质量流率一定时加速阶段比减速阶段的传递损失大;与方案1相比,方案2大多数工况下的传递损失和压力损失小,但在急加速初期传递损失要大2.2 dB(A);在快速松开加速踏板时传递损失要大1~1.9 dB(A),而压力损失降低15%~45%.  相似文献   

10.
重型汽车发动机排量大,其排气噪声也相对较大,随着国家标准的提高,对排气噪声的要也越来越严格,消声器作为降低排气噪声的主要控制部件,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车噪声水平。试验证明,微穿空,内接管结构的消声器,只要选择好其消声频率和其共振频率,其消声量及功率损失比是满足设计要求的,从而使整车车外加速噪声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