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介绍一种车载IGBT驱动电源设计,该电源为多路输出单端反激开关电源。根据技术要求详细介绍了该电路的具体设计步骤及电路参数。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源的可靠性高、稳定性好、输出纹波小,满足车载IGBT驱动电源要求。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以TMS320F240为核心的火炮训练电源,该电源采用IGBT器件,PWM调制技术,具有多种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3.
反激式开关电源因其高效率、低发热、小体积的优点以及初级次级隔离的特点非常适合于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IGBT驱动板隔离电源应用。针对电源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采用UC2845B控制器设计该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参数,并根据系统稳定性准则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详尽的分析与优化。在Pspice仿真软件下搭建了电路仿真模型,并在交替变化的输入电压下,对电源的稳定性进行仿真。按照英飞凌新一代HybridPACK?Drive IGBT封装制作了实验样机,并在实验中得到了稳定的直流电压,验证了所设计的驱动电源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绝缘门极晶体管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简称IGBT电源)具有自关断能力,并具有输入阻抗高、开关速度快、通态电压低、承受电流大、耐压高等优点,1995年以来发展十分迅速,频率覆盖中-超音频领域,有取代晶闸管中频电源的趋势。下面以天津金能电力电子公司引进国外技术生产的250kW双频(10、15 kHz)电源为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电源低压直流汽车电源系统主要由蓄电池、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等电气设备组成。其特点:一是低压。汽车电源系统的额定电压主要有12伏和24伏2种。汽油车普遍采用12伏电源;柴油车多采用24伏电源,通常由2个12伏蓄电池串联而成。汽车运行时的电压,12伏电源系统为13.5~14.5伏,24伏电源系统为27~28伏。二是直流。现代汽车发动机是靠电力起动机启动的,起动机由蓄电池供电,而向蓄电池充电又必须用直流电源,所以汽车电源系统为直流系统。  相似文献   

6.
河北长安胜利汽车有限公司近日研制成功SL6700型电动客车,经美国太阳电器公司进行整车检测和运行鉴定,整车达到美国质量标准。 该车是今年河北省高科技重大新产品之一,引进美国驱动和控制系统,驱动形式采用交流感应电动机,利用IGBT逆变电子技术,变频调速矢量控制,具有空挡滑行减速反馈  相似文献   

7.
《汽车电器》2007,(9):63-63
赛米控发布了一款100%无焊接IGBT模块,该模块适用于电力和混合动力车辆中的22kW~150kw机车驱动转换器。与带基板和焊接端子的模块相比,SKiM温度循环能力要高5倍。[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双频电源机组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变频工况下的传递函数数学模型,为机组控制系统的研究提供了理想手段,用本系统模型的仿真软件对实际机组进行运算,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
2月16日,奇瑞首台自主研发的S18纯电动汽车顺利下线。该电动车采用40kW大功率电机和336V40Ah高性能磷酸铁锂离子蓄电池。可利用2.20V家用电源充电,充满电时间为4~6小时,快速充电,半个小时即可充到蓄电池电量的80%。该电动车最高车速可以达到120km/h,一次充电续驶里程可以达到120km-150km.  相似文献   

10.
对静止变频电源掉电现象发生过程进行描述,通过对其电路原理及机理的技术分析找出故障发生的部位、原因及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的中频电源设计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设计了由DSP和MSP430单片机的双处理器构成的中频电源系统,详细介绍了电源的系统结构和软硬件设计方案。系统利用DSP2812检测电源信号的电压、电流以及交流电频率,通过瞬时值反馈构成PID闭环,最终输出SPWM波,实现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利用MSP430实现LCD显示电压、电流、频率等的当前值,当出现过电流、欠电压的异常现象时,能够自动保护、报警。  相似文献   

12.
电动空调压缩机专用逆变系统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其逆变器依据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技术,主电路采用IGBT(绝缘栅门极双极性晶体管)模块,逆变管采用电力场效应晶体管。控制电路采用了数字集成电路。实现将电动汽车内的直流电压变换为电压、频率可调的三相正弦交流电压,带动压缩机运转。  相似文献   

13.
在智慧交通工程建设中,智慧多功能杆挂载设备较多,需要敷设多根管道为其供电,导致原本就紧张的地下管线空间更加拥挤,对工程设计及实施造成了诸多困难。提出一种智慧多功能杆的模块化集中供电系统,通过整流电路和调压电路将市政箱变引入220V交流电源转化为多种不同数值电压,并由不同模块引出,为智慧多功能杆挂载的各种设备供电。本系统不仅简化了智慧多功能杆的供电模式,而且减少了管道敷设,在节约工程成本的同时避免了对地下管线空间的过度占用,对智慧多功能杆工程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飞机保障电源车用于飞机发动机启动、检修等场合。现在普遍采用的柴油动力电源车可以满足多型飞机的启动要求,但其工作时噪声大,污染严重,启动时电压和频率波动大。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飞机保障电源车,以大容量蓄电池作为能源,采用新型大功率逆变器作电能变换装置,可以输出直流和交流电源,与传统的柴油动力电源保障车相比,具有无污染、噪声小、交直流输出安全、稳定等特点,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现行平台航空供电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静变电源在平台航空供电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得出了相应结论,为静变电源在类似平台上的应用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虑地震动场的空间相关性 ,对大跨度桥梁结构在多点输入地震作用模式下的抗震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法由响应量幅值的平方直接求得特定频率点 ,该响应量的功率谱值 ,进而可求得其均方值等统计特性 ,与传统的均匀输入法相比 ,增加的工作量不多但更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7.
为剔除运营环境因素(温度、车辆荷载、风等)对斜拉桥结构模态频率的影响,凸显因结构损伤引起的频率变化,对运营环境和模态频率之间的量化和传递进行研究。首先,考虑温度对材料弹性模量以及几何特性的影响,对温度影响模态频率的机理进行分析,以灌河大桥为工程背景,在较长时间尺度内对模态频率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然后,根据匀速移动常量力作用模型推导移动荷载和结构振动强度的关系,考虑到车辆荷载及风荷载在较短时间尺度内对桥梁结构作用存在较强的耦合关系,采用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方法(NLPCA)对运营环境因素进行主要特征提取和冗余信息的剔除,使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实现两者之间的量化和传递;最后,提出基于运营环境变量分析的模态参数修正方法。结果表明:在较长时间尺度内,温度和车辆荷载与斜拉桥模态频率均有明显的负线性相关性,40℃季节温差对灌河大桥模态频率的影响为1.3%;非强风期间,主梁加速度RMS可近似反映桥上车辆荷载的变化;在短时间尺度内,温度与车辆荷载2种因素影响水平相当,一天内对灌河大桥影响一般不超过1%;基于NLPCA的ANN回归模型能较好地实现灌河大桥环境因素与模态频率的传递,剔除运营环境因素影响后的斜拉桥模态频率变异性明显降低,主要包含某些随机误差,符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of various engine valve springs such as constant pitch, two-step variable pitch, three-step variable pitch, and progressive springs. Since a valve spring’s surging amplitude is magnified when the spring’s natural frequency coincides with the frequency of the cam profile harmonic components, estimating the natural frequency of the spring is the first step in predicting valve spring surging phenomena. A new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valve spring’s natural frequency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at considers the end coil effect. This method predicts not only the natural frequency of a helical spring at a fixed number of active turns, but also the change in the natural frequency as the spring is compress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engine valve springs can be predicted from the given initial pitch curves.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模式下区域停车“用户-资源”优化匹配是解决找车位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传统研究主要关注动态匹配机制设计,缺乏对用户匹配时机的考虑。在随机动态环境下,用户到达目的地附近后进行适当的延时等待,往往可以获得更优质的泊位资源,但取决于当前的停车供需模式。据此首次提出智能延时匹配策略,将每个停车用户抽象为智能体,构建多智能体深度Q学习模型(M-DQN)。结合系统的停车供需状态学习,用户自主决策延时等待时间,进入分配池后,系统利用匈牙利算法进行泊位匹配。在智能体总数量可变的环境下,利用集中式训练与分布式执行的框架,实现多智能体协同优化。为对比智能延时策略的效果,设计等待零时长策略(Greedy)和等待最大时长策略(Max Delay)。在算例中,结合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实测停车数据,设计3种不同的停车供需模式场景。在工作日早高峰时段,Greedy是最优的匹配策略,M-DQN和Max Delay的平均停车过程总用时会增加,匹配成功率下降;在工作日非高峰时段,M-DQN的平均停车过程总用时相较于Greedy和Max Delay分别减少23.8%和22.4%,效果提升明显;在工作日晚高峰时段,M-DQN的平均停车过程总用时相较于Greedy和Max Delay分别减少了12.8%和14.5%,M-DQN可以结合供需状态学习到最优的匹配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停车供需相对平衡的环境下,所提出的延时匹配策略和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用户停车的平均行驶时间和步行距离,且停车周转率越高效果越好;但延时策略在应用方面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适用于停车供给紧张,停车周转率较低的场景。  相似文献   

20.
液压高速夯实机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夯实深度4 m,影响深度10 m的液压高速夯实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其夯实指标填补了传统压实技术的空白,特别适合作业面狭窄和要求快速夯实的工作场合.并且根据工程试验,给出了夯实效果与夯实能量和夯击次数的关系曲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