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粉喷桩在济南绕城高速公路路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东线工程粉喷桩加固处理路基的试验研究,得到加固土质的一些物理力学参数和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为修改完善设计提供了依据。静载试验表明,经粉喷桩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模型重点探讨了预讨了预应力锚对块状岩体的加固效应,分析了影响预锚加固效果的主要因素,给出了不同因素的影响范围及特征,为进一步分析预锚加固作用机理和探讨预锚加固设计方法提供了基础性依据。  相似文献   

3.
朱金涌 《路基工程》2013,(1):149-151
通过南水北调总干渠与马磁铁路交叉处增建桥涵的工程实例,阐述不中断铁路运营对营业铁路线上进行平交改立交工程中的顶进框架桥设计的线路加固技术,对原有的横梁结合吊轨梁线路加固体系设计进行了优化,既节省了材料,又保证了顶进框架桥施工期间铁路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4.
山区铁路路基设计是铁路线路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要与线路上部建筑、桥梁,隧道,站场设备等相互适应,总体协调,还要保证基本体正常工作而设置防护加固及排水建筑物。在特殊土质及特殊情况下,要针对地区差异,专题攻关,进行个别设计,路基工程活动对工程环境变化和土体稳定影响巨大,先进的施工工艺和合理的施工组织是提高工程质量的保证,为此,必须为有关路基工程管理,费用计算,监测技术等制度和办法及时调整、完善  相似文献   

5.
介绍在准高速线路上增加新线施工中,为保证既有线安全,对台后既有线路进行加固的设计和施工处理。  相似文献   

6.
介绍在准高速线路上增加新线施工中,为保证既有线安全,对台后既有线路进行加固的设计和施工处理。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长沙市南湖路大型江底泥水平衡盾构隧道为工程背景,针对该隧道河西漫滩粉细砂地层特征,分析大直径盾构隧道穿越粉细砂地层的工程风险,提出了粉细砂地层预加固方案,对比分析盾构在加固与未加固两种地层中施工时的地表沉降数据及盾构掘进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经高压旋喷桩加固后的粉细砂地层,其土质得到显著改良,土体稳定性明显优于未加固地层;盾构掘进能耗明显降低,掘进效率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增建第二线工程落坡工点实例,提出了对土质路堑边坡预加固设计土推力计算、安全系数和φ、c值选用的意义,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控制边坡体的开挖大变形,在实际工程中发展起来了预加固技术,通过典型工点的地质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研究了预加固技术对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作用和保证坡体稳定的必要性,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预加固技术的多种结构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边坡预加固技术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设计工艺流程,研究成果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天津滨海新区某新近吹填软土地基处理为工程背景,研究提出该工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施工参数及工艺,通过现场试验和监测对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前后土体的主要力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了加固效果。结果表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适用于该场地土体条件,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较好地解决了真空预压法引起地基沉降量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南延伸工程2标松江南站—醉白池站区间在古河道沉积区盾构下穿既有铁路的施工;经采用对铁路线路预加固、模拟穿越、渣土改良、盾构施工参数控制、二次注浆及分层注浆加固以及增设高分子聚合物注入装置等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保障盾构顺利穿越了铁路。  相似文献   

12.
刘同江  唐钢  王军  孙亚飞 《隧道建设》2019,39(6):972-982
黔张常铁路高山隧道高位斜穿巨型溶洞,巨型溶洞体量大,整体稳定性较差,洞壁危岩分布较多,危岩向洞内位移,落石危险时有发生。为解决巨型溶洞处理带来的困难,降低安全风险,针对巨型溶洞提出线路绕避、回填处理和桥跨处理3类11个处理方案,在综合考虑施工、运营安全及经济性的基础上,选择回填处理方案,并最终确定“回填洞砟+上部注浆加固”的处理方案。施工中形成溶洞分阶段回填、洞壁洞顶锚网喷安全防护、回填体注浆加固、隧道明洞结构保护性施工和回填体工后沉降预处理等一系列关键施工技术。超厚回填体在线沉降监控和施工过程控制结果表明,溶洞处理施工顺利、处治方案技术可靠、成本经济,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针对桥梁工程首次使用全断面深层地基加固作为锚碇地连墙基础持力层和隔水层,为了保证超高压旋喷桩深层地基加固的质量达到设计图纸要求,依托锚碇施工现场工艺试验研究,选择3-4种先进超高压旋喷工艺,通过试验比选出适合深厚软土覆盖层和高承压水地质特点下桥梁基础全断面加固工艺优选与参数,将试验确定的优选工艺与对应优化施工参数用于指导后续大面积施工,保证整体加固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刘亚楼  李振国 《公路》1999,(10):49-55,61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深入,粉体喷射搅拌法作为一种施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加固软土地基。影响该施工方法加固效果的因素很多,如:被加固土的土质情况、水泥掺入量、施工工艺参数等,其中对施工来说最主要的是水泥粉是否足量、均匀地掺入被加固土中。从目前工程实际情况看有部分粉喷桩的施工质量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桩下部水泥用量不足。本文从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机理及施工实践出发,对直接影响加固效果的物料气力输送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中外公路》2021,41(3):256-260
针对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南锚碇深基坑开挖深度大(58 m)、地质条件差(淤泥质粉质黏土层)、水头差大(60 m)的特点,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对锚碇深基坑的地连墙施工质量控制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槽壁加固施工工艺进行比选,在锚碇工程槽壁加固施工的基础上使用了双轮铣深层搅拌技术,并结合现场试验和计算优化了泥浆配制和槽壁预留变形量值。在成槽施工时通过"抓凿铣"相结合的施工方式,保证了成槽质量,同时对墙底注浆的范围和参数进行了优化,采取的相关施工工艺和措施不但保证了地连墙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并合理地控制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以武广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为工程背景,根据铁路隧道围岩分级和断面尺寸为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新的掌子面稳定性分级方法及分级数。对影响大断面隧道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序列化及参数敏感性研究,得到超前预加固大断面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序列及掌子面超前加固参数敏感性。然后在掌子面稳定性分级及超前预加固大断面隧道影响因素序列基础上,提出超前预加固大断面隧道施工参数系列,为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以青岛市城际R3线嘉年华至灵山卫区间1号斜井富水软弱地层暗挖段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2D软件模拟了袖阀管注浆预加固地层斜井暗挖施工力学响应,论证了地层预加固范围及施工参数合理性。研究表明:该工程袖阀管注浆地层水平加固宽度取22.5倍的洞径,竖向加固范围从拱顶上方34m向下深入底板下方22.5 m,能有效地控制斜井通道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并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斜井暗挖施工过程的实测数据也验证了预加固效果及注浆加固参数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使用管棚支护加固高陡堆积体仰坡隧道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建立超前大管棚的力学计算模型,对设计参数及施工力学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探讨,分析洞口开挖引起的围岩应力与坡表位移分布规律,探究洞口开挖施工力学行为,验证超前大管棚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隧道洞口工程存在深厚堆积体时,采用管棚预加固措施,可起到有效的支护作用,确保隧道进洞安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吴定高速路基5标为依托,根据本合同段内软土路基变更设计,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对需加固处理的各层代表性土质进行了室内配合比设计验证,通过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案,对比分析,确定不同土质需用最小水泥用量,最佳水灰比等参数,为现场施工水泥搅拌桩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王睿 《路基工程》1998,(6):14-17
该文以广大线新哨隧道出口明洞开挖中洞顶边坡的喷锚加固为例,阐述了喷锚支护技术应用于边坡加固的设计要点和施工方法,对这种技术的推广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