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嘉绍跨江大桥位于杭州湾和钱塘江交接处,全长10.137km,主桥采用单桩独柱六塔四索面斜拉桥,承台为圆形深埋式,直径为39.0~40.6m。承台施工采用的是无底深埋式双壁钢围堰工艺,钢围堰由侧板钢围堰系统、导向内撑系统、钢围堰下放就位系统组成。施工中主要依靠千斤顶群控制,导向架导向,自重、配载及吸泥下沉来完成任务,总体步骤为:平台的搭设;围堰拼装;导向及定位系统安装;依靠自重下沉;注水下沉;舱壁混凝土浇注及吸泥下沉;最后一次舱壁混凝土浇注及吸泥下沉到位。结果非常成功,纵向及平面偏位均满足要求,值得在类似的桥梁承台施工中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刘校峰 《公路》2012,(6):75-79
富阳鹿山大桥为主跨256m的双塔中央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塔墩承台采用双壁钢围堰施工,先钻孔、后拼装双壁钢围堰.主要阐述该桥主塔墩双壁钢围堰的拼装、起吊下放、吸泥下沉及精定位技术.  相似文献   

3.
酉水大桥主桥为(80 m+145 m+80 m)3跨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其中5号主墩位于酉水河航道中,施工前依据其施工难点选择双壁钢围堰作承台施工挡水结构,简述双壁钢围堰构造,介绍双壁钢围堰施工工艺中拼装、下放入水、定位着床、吸泥下沉和水下混凝土封底等工序,并就钢围堰施工中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叙述,为今后同类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嘉绍跨江大桥主桥埋置式承台采用无底双壁钢围堰施工,施工中主要采取定位导向系统、吊点荷载控制、测量监控等方法控制围堰下放精度。下放过程中,采用固定在群桩护筒和钢围堰上的特制定位导向系统控制围堰平面偏位和垂直度;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监控吊点荷载,指导围堰舱壁内的加、卸载以及围堰内、外的吸泥;采用测量监控系统分析、计算围堰姿态,指导围堰的下放及纠偏施工。通过对围堰下放精度的控制,围堰下放平面偏位保持在5~8cm,垂直度达到1/400以上,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宋华清  唐衡  林道锦 《桥梁建设》2012,42(4):100-106
嘉绍大桥主航道桥为六塔四索面钢箱梁斜拉桥,6个主墩承台均采用双壁钢围堰方案施工。钢围堰最大直径43.65m,内、外壁间距1.5m,高26m,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布设8组组合导向定位装置(导向桩+滑动钢牛腿)。钢围堰在加工场内分片制作,在钢护筒与平台桩间搭设拼装平台,采用原位拼装工艺,利用龙门吊一次组拼成型;采用计算机同步控制下沉系统下放,辅以不均衡配载和"倒锅底形"吸泥工艺下沉到位。实践证明,该桥6个主墩钢围堰均顺利下沉到位,平面偏位50~90mm,垂直度小于1/400,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蔡家湾汉江特大桥深水基础钢套箱围堰施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蔡家湾汉江特大桥167号、168号墩的深水基础采用"先平台后围堰"方案施工。先搭设钢栈桥和钻孔平台进行钻孔桩施工,同步进行双壁钢套箱围堰的设计与加工,利用钻孔平台进行围堰的拼装,采用千斤顶起吊系统下放围堰到设计标高后,进行围堰清基、封底、抽水和承台施工。在该方案实施过程中,采取桩基钻孔与围堰拼装、围堰接高与吸泥下沉、围堰下沉与钢护筒内清渣等工序之间平行作业的方式,节省了工期;巧妙地使用千斤顶和分配梁上的2个螺栓,采用千斤顶起吊系统使围堰下放平稳、安全;根据施工水位对围堰封底厚度进行优化以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江安长江公路大桥主 6号墩基础钢围堰的锚缆系统布置、水上拼装接高和定位以及吸泥下沉工艺 ,找到了在特定条件下适合长江上游深水基础施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安庆长江铁路大桥为双塔钢桁梁斜拉桥,其3号桥塔墩为大直径深水钻孔桩基础,采用钢围堰法施工。由于墩位处河床覆盖层厚不足1m,钢套箱围堰下沉着床后,河床基本冲刷为光板岩,为解决钻孔桩钢护筒的安装及定位问题,除中心钢护筒直接下沉安装外,其余36根钢护筒按区域分为A、B、C三类5组分批整体制造安装。护筒群A、B在码头上整体制造组拼后船运至墩位,利用浮吊整体下放后悬挂在围堰上,利用悬挂系统及导向槽结构调整并精确定位;护筒群C随围堰底节一同下沉着床。全部护筒安装定位后,在护筒内填砂堵漏、分层浇注水下封底混凝土以预埋固定钢护筒,最后进行钻孔桩施工。  相似文献   

9.
嘉绍跨江大桥北副航道桥为四跨连续刚构桥,采用群桩承台基础。根据钱塘江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采用双壁钢吊箱围堰作为基础施工的挡水结构,兼做承台施工的模板。围堰在后场分块制作,现场拼装成整体后,采用4台100 t液压千斤顶下放围堰到设计标高,围堰下放到位后进行围堰封底和抽水施工。为保证涌潮冲刷下围堰的下放安全、封底混凝土浇筑,在围堰侧板上焊接2层围堰导向、在底板布置8个撑杆螺丝以加强横向稳定。目前已有8个围堰完成封底并进行了承台施工,围堰拼装及下放后平面位置偏差符合规范要求,封底一次成功且围堰均不漏水。  相似文献   

10.
滕家斌 《世界桥梁》2012,40(5):37-40
琅岐闽江大桥4号墩承台采用单壁钢吊箱围堰施工,围堰顺桥向宽30.34m,横桥向宽48.4m。该钢围堰施工首先拼装围堰底板系统、侧板系统、围堰下放系统、围堰悬挂系统及围堰内支撑系统,然后利用下放装置将围堰整体下放至设计标高,再利用围堰悬挂装置将围堰悬挂固定牢固,由潜水员将护筒周边封堵密封后,浇筑围堰封底混凝土,封底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围堰内抽水清基,浇筑垫层混凝土,形成干燥的承台施工作业环境,待承台施工完成后将围堰侧板和内支撑拆除。施工结果表明:该围堰施工速度快、围堰封底效果好、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1.
辽河特大桥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39#主墩承台采用双壁钢围堰施工。钢围堰平面尺寸为61.852 m×30.184 m,高度为12.82 m。钢围堰的拼装、下沉及封底混凝土浇筑历经整个冬季。笔者结合工程实例,重点介绍严冬季节大型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龙溪嘉陵江特大桥主桥8#主墩钢套箱围堰在深水、洪水期大流速条件下的渡洪问题,对钢围堰在拼装、下放至下沉各阶段的渡洪措施以及洪水期施工钢围堰所受外力及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钢护筒内部灌砂、围堰连接钢护筒并焊接限位工字钢、连接迎水面钢护筒共同受力、焊接螺旋状钢筋环提高钢护筒与封底混凝土粘结力等渡洪技术,可满足围堰渡洪强度、地基承载力及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南京三桥北主塔承台哑铃形双壁钢围堰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京三桥北主塔承台采用哑铃形双壁钢围堰施工,介绍首节钢围堰整体吊装入水,钢围堰水上接高、下沉定位和吸泥助沉施工。  相似文献   

14.
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938m的双塔双索面全飘浮体系斜拉桥,20号桥塔墩钻孔桩基础采用哑铃形双壁钢套箱围堰(平面尺寸103.8m×43.4m、高37.0m)平台一体法施工。围堰下沉过程中,上、下游两端的河床面高差大,下沉施工分为下沉准备、着床前与着床后下沉、清基与封堵4个阶段。下沉前安装控制及导向系统,布置吸泥设备,完成平台系统向下沉体系的转换;随着围堰下沉,向双壁舱内注水,使下沉力始终保持在吊挂力的允许范围内,完成着床前下沉;通过测量及数据分析掌握围堰姿态、入土深度、吊挂力,并根据检算分析指导围堰吸泥、配重,采用下游端优先下沉、上游端配合下沉的方式完成着床后下沉;下沉至设计高程后,进行清基及封堵,完成围堰下沉施工。围堰下沉过程姿态可控、安全平稳,围堰就位后的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兰州中山桥为5跨简支钢桁架桥,采用圬工桥墩,建于1907年。由于要在不中断交通、较小桥下净空及较大流速的卵石河道复杂边界条件下对桥墩进行加固,在既有桥墩上安装支撑架施工钢围堰。钢围堰外围尺寸为8 900mm×18 620mm,采用Q235钢材,为全焊接结构。为减少水流阻力,钢围堰迎水面为尖角形。钢围堰施工采用分节运输吊装、现场安装连接。单片的钢围堰吊装上船,运输至桥墩,通过导向架和挑梁上的吊点,利用手拉葫芦逐片吊起钢围堰,然后整体调整拼装,最后焊接钢围堰。钢围堰分节安装完成后,需通过导向架调整钢围堰着床位置。围堰下沉到位,封堵抽水后进行封底混凝土施工。  相似文献   

16.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主墩深水基础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6~8号主墩基础采用超大型钢吊(套)箱围堰施工.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潮汐河段,钢吊(套)箱采用气囊法下水、浮运就位,无导向船重锚精确定位,围堰挂桩,内支撑桁架兼作钻孔平台,接高围堰,在重力大于浮力的可控状态下,实现围堰整体下放着床及河床内下沉第2次定位挂桩等施工方案.着重介绍超大型钢围堰气囊法断缆整体下水技术,钢吊箱无导向船重锚精确定位技术,超大型钢吊(套)箱下放、着床、下沉控制技术等基础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胡亚峰  陈传勇 《公路》2013,(8):67-69
结合鹰潭信江特大桥钢围堰的设计与施工,简要介绍大型单壁无底钢围堰的设计,对其中的导向架、钢围堰下沉与封底的施工难点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对策。钢围堰施工重点在于下放、清底和封底,而影响施工的关键在于围堰封底,在施工中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沪通长江大桥天生港专用航道桥为(140+336+140)m三跨连续刚性梁柔性拱桥,该桥3号主墩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深水埋式承台。3号主墩基础采用双壁钢围堰方案施工,钢围堰长58.1m、宽28.1m、高20.6m。钢围堰在桥位附近船厂内分2节(底节高14.8m,顶节高5.8m)整体制造、拼装,利用浮吊及平板驳船运输至墩位后,再利用大型浮吊分节沉放和接高;采用以吸泥法为主、抓斗取土法为辅的方式将钢围堰下沉到位;采用多导管布置、中心集料斗法和混凝土罐车自卸法相结合,由上游往下游推进,一次完成封底混凝土施工。3号主墩钢围堰封底后,检查未发现漏水现象,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嘉绍大桥主航道桥为六塔四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主桥位于钱塘江尖山强涌潮河段,受涌潮和水流影响,大型水上施工设备无法正常施工作业,给基础施工带来了极大地挑战.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钢围堰进行了设计与优化,并针对强涌潮特点提出了合理的沉放导向装置;通过对不同制造工艺的比较,确定合理地制造与拼装方案;围堰沉放时采用计算机同步控制系统,并辅以不均衡配载和“倒锅底形”吸泥工艺下沉到位.实践证明,该桥6个主墩钢围堰均顺利下沉到位,平面偏位50~90 mm,垂直度偏差小于1/400,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0.
陈斌 《桥梁建设》2007,(A01):94-96
衡阳湘江特大桥54~58号墩使用双壁钢围堰结构定位下沉后封底进行基础施工。介绍该双壁钢围堰的设计,以及双壁钢围堰的拼装、浮运及定位下沉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