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吴发展 《隧道建设》2006,26(6):75-77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原理主要是破坏湿陷性黄土的大孔结构,消除地基的湿陷性。同沿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处于湿陷性黄土地带,为确保路基及构造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冲击碾压法进行填前处理,使地基满足承载力与稳定的要求。介绍了该路段采用冲击碾压法进行地基处理的原理、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天定高速公路建设中冲击碾压在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试验,分析冲击碾压湿陷性黄土地基试验数据,对冲击碾压湿陷性黄土地基效果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结合陕西西禹高速公路桥涵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的工程实例,探讨了二灰土挤密桩在公路桥涵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根据黄土特性与工程要求,对二灰土挤密桩的原材料要求与配合比、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检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二灰土桩加固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能满足公路桥涵的要求,其技术上是可靠的,该方法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西湟一级公路湿陷性黄土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西湟一级公路湿陷性黄土的特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提出采用强夯法、灰土挤密桩法以及冲击碾压法来处理该区的湿陷性黄土。分析过程中主要选取西湟一级公路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段湿陷性黄土,对该段湿陷性黄土处理前与处理后的静力触探与室内土工试验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3种不同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作了详细评价,为今后处理类似的工程提供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湿陷性黄土区公路路基挤密桩复合地基质量现行检测指标入手,通过理论和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对质量检测指标进行了优化。提出了挤密桩复合地基仅需对地基承载力和桩间土的湿陷性进行检测的检测体系;指出采用3桩复合荷载试验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测定,有效影响深度约为载荷板宽度的3倍,已接近公路工程中最不利条件下挤密桩复合地基处理深度,湿陷性黄土区公路路基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以采用多桩复合载荷试验为宜;提出黄土湿陷性与干密度之间基本呈线性负相关关系,采用取土器取样进行干密度试验可以满足工程需求,桩间土湿陷性检测可通过取土器取样测定桩间土干密度的方法来代替。  相似文献   

6.
略论湿陷性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地基强夯法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修建高等级公路,应对公路地基进行处理,以消除黄土的湿陷性并提高其承载力确保路基面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7.
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构造物地基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土质的勘探、试验、湿陷等级确定、构造物类别划分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湿陷性黄土公路构造物地基处理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陕甘界至永寿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勘察、地基处理为出发点,系统地介绍了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原则、进行路基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措施等,对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上修建高速公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措施是采取人为的手段,对基础或建筑物下一定范围内的湿陷性黄土层进行加固,以改变其物理力学性质,达到消除湿陷性,减少压缩性和提高承载力的目的。该文阐述了西宁甘河工业园广泛采用、行之有效的各种处理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湿陷性黄土地基在气候、湿度和荷载等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发生变形,如不能及时有效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影响。而强夯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稳固性能。以某道路工程为例,对强夯技术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旨在能够提升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安全性和稳固性。  相似文献   

11.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黄土湿陷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理论,提出了湿陷性黄土湿陷等级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并对影响黄土湿陷性的因素做了分析。结合现行规范和工程实践,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关中地区咸阳机场公路、山西河津场地的湿陷性黄土的湿陷等级进行了评价,并与勘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冲击碾压对城市道路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处理效果,针对甘肃国际陆港中心区道路建设场地湿陷性黄土特点,设计了湿陷性黄土路基冲击碾压处理方案,采用土体沉降量、压实度、湿陷系数、压缩模量等参数表征处理效果,研究不同冲击碾压遍数下路基不同深度范围的土体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冲击碾压能够有效改善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实度、压缩模量、湿陷性,冲击碾压25遍后深度为80 cm的黄土湿陷性完全消除;冲击碾压对150 cm范围内的湿陷性黄土压实度提高效果显著,冲击碾压对湿陷性黄土的有效处理深度为1.5 m。  相似文献   

13.
以宝兰客专兰州枢纽工程某一涵洞为背景,采用灰土挤密桩处理该湿陷性黄土地基,通过现场浸水与未浸水载荷试验,分析处理后地基的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灰土挤密桩处理后,既能有效消除黄土的湿陷性,又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浸水后地基承载力差异较小,沉降变化明显;垂直渗透深度大于水平渗透范围.  相似文献   

14.
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刚 《路基工程》2010,(1):178-180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加固机理和设计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采用灰土挤密桩法进行地基处理,不但能有效地消除其湿陷性,而且可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湿陷性黄土路基普遍出现的路基沉陷、路面开裂以及过大的工后沉降等病害,以国道109线十七沟-清水河段一级公路为例,提出了灰土垫层处治湿陷性黄土路基的设计方法,为黄土地区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填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揭示大厚度黄土地区黄土湿陷特征、水分入渗规律、湿陷范围以及黄土湿陷对长螺旋灌注桩与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负摩阻力变化的影响等问题,在兰州榆中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了4组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与2组长螺旋灌注桩浸水载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浸水试坑内与试坑外浅标点的湿陷沉降量与时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土体湿陷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并非整体一次完成;土体在不同深度处发生湿陷的时间、湿陷总量各不相同,且深标点整体的湿陷沉降较浅标点发生更加充分;径向与竖向水分入渗速率整体呈函数型衰减,竖向入渗速率是径向的1.5~3.0倍,提出了通过水分入渗速率确定湿陷范围的计算方法,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土体湿陷竖向深度在24 m范围内,径向在10 m范围内,建议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时将竖向24 m、径向10 m作为参考范围;同一工况下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受到的负摩阻力明显大于长螺旋灌注桩,确定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桩侧负摩阻力大小时,应将距离桩心0.75D为半径的圆周范围内丧失湿陷性的土体考虑进去,且受力面积按1.5倍桩侧表面积等效放大。  相似文献   

17.
以宝中线一段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工程为例,简要分析了黄土地基沉降的原因,并介绍了劈裂灌浆和灰土挡墙相结合的加固方法及施工工艺。检验证明,该法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具有较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8.
湿陷性黄土地基会造成铁路路基大幅沉降,甚至严重影响路基的安全和使用,必须采取可靠的地基处理措施。结合大西铁路客运专线DK551+230~+850段路基施工,介绍柱锤冲扩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应用的施工工艺、注意事项及处理效果。工程实践表明:应用柱锤冲扩桩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效果很好,各项技术指标都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闫兴宝  秦亮 《路基工程》2014,(3):120-124
众所周知,湿陷性黄土对工程潜在的危害是很大的。因此,对黄土地区的土样进行黄土湿陷试验很有必要。依托渭南某工程,对黄土取样进行室内试验,并取得相应的结果,再运用ANSYS软件对该地区黄土土样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土样的湿陷起始压力,相对下沉系数,自重湿陷系数等相关数据,并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基本吻合,说明了ANSYS软件对黄土湿陷试验进行数值模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黄土地区地基承载力分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北黄土地区地基承载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布规律的研究,结合湿陷性黄土的分布特征,进行了黄土地区地基承载力的分区。并采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大量的实测载荷试验数据和相应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确定了各区域内地基承载力的回归公式。工程实例的结果表明,本文的分区非线性回归公式的精度比目前采用的规范评价方法的精度高。因此,对黄土地区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评价时,建议采用分区非线性回归公式预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