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2021年1月18日,由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超大直径(15.53 m)泥水平衡盾构"妈湾号"成功下线。该设备将应用于目前国内最大直径盾构法施工的海底公路隧道——深圳妈湾跨海通道,这也是继"春风号""中铁306号"成功研制后,中铁装备不断创新引领大直径盾构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9月29日,由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研制的国内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在郑州下线。此次下线的盾构专为深圳市春风隧道工程量身定制,直径15. 8 m、全长135 m、质量达4 800 t。春风隧道工程开创深圳盾构施工机动车隧道之先河,同时也是深圳市首条"单洞双层"构造的机动车隧道。春风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盾构掘进区间将穿越深圳地铁9号线、布吉河、深圳火车站、深圳海关大楼等众多风险源,以及花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6月22日,由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制造、出口意大利的大直径(10.03 m)土压平衡盾构在河南郑州下线, 这是我国高端隧道掘进装备首次应用于欧盟国家,进一步彰显了中国中铁盾构在国际TBM高端市场的综合实力和品牌影响力。该土压平衡盾构被命名为"Martina",设备直径为10.03 m,总长约155 m,整机质量约1 800 t,将用于意大利北部米兰—维罗纳高铁线CEPAV 项目建设,该项目共包含2个掘进区间(单  相似文献   

4.
琼州海峡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新技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馈 《隧道建设》2014,34(7):603-607
为适应跨江越海隧道工程建设不断发展的需要,盾构正在向超大直径、超长距离、超大埋深方向发展。以琼州海峡隧道为工程背景,结合其超大埋深、超高水压、超大断面、特长距离及地质复杂多变等特点,在详细分析国内外大埋深超大直径盾构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琼州海峡隧道等类似大埋深超大直径盾构工程所面临的超大直径盾构设计制造、盾构特长距离掘进、超高水压条件下盾构密封及特长隧道水下对接等技术挑战进行了论述,并对预期可望获得的大埋深超高水压条件下的超大直径盾构总体设计及集成技术、高效破岩及长寿命刀盘刀具优化设计技术、盾构防水密封设计与制造技术、常压换刀装置设计技术、特长距离掘进地中对接施工装备技术等盾构新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1月14日,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和中铁十六局集团合作研发的中国国产首台铁路大直径盾构在长沙下线,打破了国外近1个世纪的技术垄断,将加速中国快速城市化和大铁路网建设的步伐。这一高端装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它的成功下线填补了我国铁路大直径盾构自主品牌的空白,标志着国产大直径掘进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又取得了一个新的突破,能够满足隧道施工安全、快速和环保的要求。该盾构突破了长距离超前地质加固技术、自动泥浆保压技术、管片一次吊运技术和长距离高耐磨刀盘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历  相似文献   

6.
袁风波 《隧道建设》2012,32(6):882-886
超大直径盾构在掘进施工过程中停顿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降低因长期停顿所带来的盾构姿态及成形隧道的稳定风险,减少盾构正面坍塌及地面沉降,结合上海市某超大直径越江隧道泥水平衡盾构在超深地层长期停顿的工程案例,通过选用双高压旋喷(RJP)注浆工法的地基加固技术,合理设计、优化加固范围,采取横"凹"形加固体方式,既实现了盾构机长期停顿期间盾构及隧道稳定,有效控制了地面沉降,又节约了盾构正面平衡维护施工成本,被证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处理方法,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代洪波  季玉国 《隧道建设》2022,42(5):757-783
通过对国内大直径盾构隧道进行统计可知,截至2021 年底,国内开工修建的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共65 项,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59 项。同时,对国内大直径盾构隧道在勘察规划、工程设计、装备制造、规范、材料和施工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技术现状调查分析。总结目前大直径盾构隧道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隧道设计标准不统一、盾构装备关键部件国产化需突破、再制造产业化存在困难、大直径盾构隧道的关键技术及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仍需提高等。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指出今后大直径盾构隧道设计和盾构装备应尽可能遵循标准化的原则,向着标准统一、施工安全、高效率、高质量、高智能方向发展,以期为推动我国大直径盾构隧道综合技术走向成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8月7日,国内首条8度地震区超大直径海底隧道盾构在广州下线,该台盾构将应用于汕头海湾隧道工程,标志着该工程即将进入最核心、最关键的海域段隧道施工。该台盾构直径达15 m,相当于5层楼高,全长130 m,总质量4 650 t,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堪称国内目前"高、精、尖"的隧道施工机械。汕头海湾隧道工程是国内第一条建在8度地震烈度区的超大直径海底盾构公路隧道,隧址范围内下伏大量强度高的孤石和长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9月29日,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出口海外高铁用超大直径(13. 19 m)泥水气压平衡盾构顺利下线,将用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工程建设项目,服务国家外交战略。雅万高铁是中国进军海外的首条高铁项目,其连接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和西爪哇省省会万隆,全长150 km,设计时速350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3月19日,随着"泰山号"盾构巨大刀盘的徐徐转动,济南黄河隧道工程第2台盾构在广州成功下线,标志着该工程2台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工厂制造、组装全部完成。3月底,盾构部件将陆续抵达工地现场。济南黄河隧道位于济南市中轴线济泺路泺口浮桥下游约100 m处,北接鹊山,南接济泺路,隧道全长3.7 km,其中盾构段下穿地上悬河黄河,长2 519 m,设计为双管双层,管片外径15.2 m,内径13.9 m。上部为双向6车道公路,下部为轨  相似文献   

11.
在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中,泥水压力的控制是保证开挖面稳定的关键。依托正在新建的上海北横通道工程,利用三维数值分析方法,总结出适用于软土复合地层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的开挖面泥水压力确定方法,并根据北横通道现场实测数据对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1)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泥水压力最佳平衡计算点位主要与土层厚度比和上下土层有效内摩擦角差值有关; 2)在近似均一地层中可以取盾构中心点作为平衡点位,这与以往工程经验相吻合; 3)复合地层中可通过理论计算确定最佳平衡计算点位。  相似文献   

12.
统计国内外超大直径盾构工程应用案例,并分析超大直径盾构设计选型时需考虑的关键因素,重点以汕头海湾隧道和深圳春风隧道超大直径盾构项目为依托,阐述超大直径盾构研发制造和施工中遇到的难题,探索解决高水土压力下刀盘维护及换刀、破碎地层长距离掘进等一系列难题的关键技术。主要从刀盘设计、常压换刀、主驱动伸缩摆动及可靠密封系统、防滞排双破碎机布置等方面开展针对性设计,对超大直径盾构的研制和应用推广有较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跨海隧道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大直径泥水盾构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该文以广东珠海马骝洲交通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中粗砂和淤泥地层条件下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掌子面破坏过程进行模拟,得到无水条件和水压条件下掌子面主动破坏模式及极限泥水支护压力变化规律,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楔形体极限平衡理论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水压作用提高了泥水盾构掌子面极限支护压力,但对掌子面破坏形态影响较小;掌子面破坏形态受泥水重度影响较大,具体表现为掌子面上部变形较大,下部变形较小;数值计算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表明:盾构掘进为中粗砂地层时,楔形体极限平衡理论得到的结果偏不安全。  相似文献   

14.
《隧道建设》2015,(1):32
<正>2014年12月27日,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首台大直径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敞开式TBM)在湖南长沙顺利下线。该掘进机的成功研制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的局面,标志着我国在大型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大直径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常用于长大硬岩隧道施工,被称为工程机械的"航空母舰"和"掘进机之王"。此前,国内的TBM全部依赖进口。设计制造单位结合试验工程地质条件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突破了大直径TBM多系统协调技术,大功  相似文献   

15.
在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的设计中,不同地区、不同设计院,通常采用各自的标准和技术指标,导致盾构机、钢模、同步施工设备不能通用,从而需重新采购盾构机、钢模等施工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为了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开展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标准化设计的研究非常必要。鉴于此,基于国内外有关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案例的统计数据,从管片环宽、厚度、连接方式、楔形量及内部结构等方面,对该种隧道标准化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何历超 《中外公路》2021,41(5):203-206
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采用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施工.盾构隧道下穿长江深槽,最大水土压力0.98 MPa、最小覆土厚度不足17.4 m,是目前中国国内埋深最大、水土压力最高的电力越江隧道.该文针对长距离越江隧道下穿冲槽区的施工难点,对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的掘进参数控制、盾构姿态调整、泥水循环管理、同步注浆控制、盾尾密封方案等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阐述,可为后续类似地质条件下大直径长距离电力越江隧道高效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在浅覆土施工过程中,刚脱出盾尾的隧道管片易产生"上浮"现象。如在施工中不采取相应的措施,隧道管片的上浮不仅直接关系到工程本身的质量和安全,而且会对隧道周边环境保护造成巨大的影响。结合工程实例,对造成隧道上浮的施工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为制定抗浮措施提供了初步的依据,综合考虑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提出具体建议,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8.
孟加拉卡纳普里河底隧道工程盾构段为双线公路隧道,采用"一机双隧"掘进模式,左线接收段处在滨海地区强透水粉细砂地层,采用常规的盾构接收工艺时极易造成涌沙涌水而导致盾构接收失败。为确保盾构安全高效接收,也为了衔接盾构接收后平移转体再始发的施工工艺,采用钢套筒接收工艺,同时针对该施工技术的较大风险点进行预判并制定相应防控及应急措施,保证大直径泥水盾构钢套筒接收的顺利实施。孟加拉隧道施工现场不断优化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接收工艺,从套筒设计和变形防控、工作井端头加固、洞门凿除、盾构进洞施工监测、掘进参数控制、洞门封堵和进洞段管片稳定性控制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模拟试验和工法优化,最终形成一套滨海地区富水砂层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钢套筒接收的关键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吴忠仕  贺祖浩  刘文  许超  孔茜 《隧道建设》2020,40(Z1):321-326
为更好地控制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始发阶段的施工风险,依托“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孟加拉卡纳普里河水下隧道,采用开挖直径12.16 m超大型气垫式泥水加压平衡盾构密闭始发钢套筒进行始发。为解决当地吊装资源和远洋航运的限制,钢套筒采用分片设计。盾构在套筒内破除洞门围护结构前,须严格控制盾构掘进转矩,避免盾体及钢套筒整体扭转。对钢套筒始发整体扭转进行分析,并运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分析始发施工中的盾构钢套筒抗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钢套筒可以满足始发前后所需的抵抗转矩,最大应力为16.6 MPa,最大位移为0.52 mm,最大水平位移为0.02 mm,最大竖向位移为0.51 mm,满足盾构始发钢套筒的受力和变形验算条件。基于仿真计算结果,制定对应的超大直径盾构始发钢套筒的抗扭措施。  相似文献   

20.
读懂岩层     
盾构机作为主要的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设备,由于其制造工艺复杂、技术附加值高且成本高昂,因此盾构机的制造曾一度被德国、法国、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垄断.2008年4月,中铁隧道集团研发的“中国中铁1号”盾构在河南新乡盾构产业化基地下线.这是我国自主研发、自主设计的首台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它结束了我国在复杂地质环境下的隧道施工依赖国外盾构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