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了我院1986年~1993年临床拟诊断为肾肿瘤,且均行过手术及病理检查的106例患者的各项影像检查诊断结果。诊断正确率:B型超声93.33%(84/90),CT 94.73%(36/38);磁共振成像93.75%(15/16);肾分泌造影82.41%(75/91);肾动脉造影71.43%(5/7);同位素肾动态显像62.50%(25/40)。初步探讨了B超在肾肿瘤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报告了75例小儿肢体肌肉海绵状血管瘤静脉造影的X线表现,其浅静脉造影的X线表现分为4型;①浅表型:有数条粗细不均和边缘不规整的静脉与主干静脉相连。②深部型,肿瘤输入之深静脉扩张,有深浅静脉交通支。③混合型:深静脉粗大、迂曲,浅静脉轻度扩张。④局限型:瘤体局限于一处,深静脉主干可扩张。并简要讨论了造影方法的选择、静脉造影的临床价值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正> 听神经瘤(Acoustic tumor)病早为神经外科和耳科医生所熟知。自从Sand ifort(德国)于1777年在尸解中发现第一例听神经瘤,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对听神经瘤临床方面的认识以及手术方法的进展是走过一段漫长的路程,截止目前我们对于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仍存在着困难,至于手术的方式方法也有待于不断的改进。为此,笔者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做综合报导,以供同道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该文报告了13例椎管内上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9例位于园锥部,2例位于胸段,2例位于马尾部。其中1973—1982年有11例,占同期椎管内肿瘤的15.5%。12例经脊髓造影检查,13例均行手术治疗。园锥部之囊肿均在髓内,且常合并脊髓末端的变异和畸形。作者根据病变部位和临床特点将该病分为四种临床类型,对它的诊断、治疗、术后遗留症状和复发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探讨胰腺囊腺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7例胰腺囊腺肿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果超声检查17例,可以显示肿瘤大小、位置轮廓,可了解肿瘤囊壁厚度、回声及有无分隔情况;CT检查15例,增强后囊肿不强化,囊壁实性结节明显强化。上消化道钡餐造影(GI)13例,可见胃肠道受压移位;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3例,见胰管受压移位。结论超声和CT是诊断胰腺囊腺肿瘤的有效方法,二者结合可提高诊断率,GI和ERCP在鉴别诊断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嗜酸性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涎腺肿瘤。该肿瘤的组织学特点是,由大的、圆形或多边形的细胞构成,这些细胞胞浆内含有大量淡染的、嗜伊红的颗粒;瘤细胞排列成实性片块、小梁或腺管样结构。本文报告了2例发生在口腔内的涎腺嗜酸性腺瘤,并讨论了其诊断、鉴别诊断和生物学特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 CT扫描为脑转移瘤的诊断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分析36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转移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心脏粘液瘤     
<正> 心脏的原发性肿瘤很少见。至1980年为止文献报道仅约800—1000例,其中80%为良性,粘液瘤约占良性中的半数。1845年King氏首先报道左房粘液瘤一例。但由于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奇特,故漏诊在所难免;30年前无一例能在生前确诊。1952年由于心血管造影得到临床诊断。1954年首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和经病理的普通 X 线诊断,并报导两例误诊病案,共中一例误诊为腹后腔肿瘤,另一例曾误诊为多发性神经炎,骨髓瘤等。52例全曾经诊断其他疾病而剖腹者1.6例,占32.5%。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在诊断上可能走一段弯曲的道路,因此应该提高警惕、胸腹部普通 X 线检查,胃肠道餐检查,胆囊造影,肾盂造影,气腹等能给原发性肝癌提供有力的证据。原发性肝癌在普通 X 线检查所呈现的征象如下:1、膈升高,局部凸起,动度减弱或消失,相邻肺通气不良,盘状肺不张,胸膜炎等等;2、肝肿大,肝脾同时肿大或小肝大脾;3、腹水或无腹水或肿块附近的脂防影如腹膜线,肾轮廓、腰肌影等保存者,4、食道静脉曲张,甚至胃底静脉曲张;5、胃向左向后向下移位,十二指肠向左移位,结肠肝曲及横结肠向下移位;6、胆囊可以显影或不显影,胆囊显影者可除外由于阻塞性黄疸所引起的肝肿大;7”肾盂造影可以除外肾肿瘤,主要的儿童的 WLcm 氏瘤;3、肺或骨的转移。上述 X 线征象对原发性肝癌起着提示作用或在鉴别诊断上有很大的价值,如能善于利用各种简单易行的 X 线检查,可以缩短确诊日期并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如果根据胸腹部普通透视,见到肝脏肿大且肺内有转移瘤者,我们没有理由不怀疑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P53瘤体内注射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纳入2012年10月―2014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妇瘤病区收治的28例盆腔复发转移患者,给予行CT引导下的腺病毒介导P53基因(Ad-P53)瘤体内注射治疗。每次(1~2)×1012 VP(病毒颗粒),加入生理盐水稀释至4~8mL,每周1次,共1~6次。28例患者共完成41次瘤体内注射Ad-P53治疗,平均每例患者用药(3±1)支。治疗期间无再次放疗及化疗。以肿瘤消退或者患者不能耐受或不愿继续接受治疗为治疗终点。疗效评价分为客观疗效评价和主观疗效评价:(1)客观疗效评价是在治疗前和停止治疗后1月,以盆腔MRI为依据,测量肿瘤最大径,计算出肿瘤缩小率(%),评定疗效;(2)主观疗效评价以患者主诉疼痛或减轻程度以及阴道排液等进行评价。结果 28例患者每2~4周随访1次,至2014年12月,随访时间6~27个月,中位随访17个月。治疗结束1月进行主观及客观疗效评价,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者24例(24/28,85.7%);客观临床获益率82.1%(23/28),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病情再度进展者21例,占91.3%(21/23),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5个月;2例因疼痛减轻后进食及睡眠改善,再次接受姑息性化疗;死亡13例,占46.4%(13/28)。结论 CT引导下Ad-P53局部注射作为女性盆腔复发转移肿瘤的姑息性治疗手段,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左房粘液瘤是一种心脏的原发性良性肿瘤,约占心脏原发肿瘤的50%,国内外已报导的病例约有数百例,远非罕见病。超声心动图和心血管造影技术的进步,对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成功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丰富的鉴别诊斯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本病的手术根治效果非常好,而且愈早愈好。本文根据部分日文资料,综述了本病以诊断和治疗为中心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86例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诊治情况。结果 临床表现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占 70 9% ,腹部包块占5 1 2 % ,肠系膜血管造影、消化道钡餐、CT、B超检查对胃肠道平滑肌肿瘤诊断率分别为 87 5 %、74 6%、68 8%、5 5 3% ;肉瘤多向腔外生长、很少引起胃肠道梗阻表现 ,平滑肌瘤腔内生长居多 ,可引起肠梗阻。结论 胃肠道出血及腹部包块为胃肠道平滑肌肿瘤主要症状 ,肠道平滑肌肿瘤较胃多发 ,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3.
用B型超声检查38例肾上腺肿瘤,诊断率为92.1%。该方法具有快捷、方便、费用低廉等特点,应为肾上腺肿瘤诊断和筛选的首选影像学方法。认为瘤体大小、邻近脏器肿瘤、解剖异常和肿瘤呈外生性生长是影响起声定位的因素。对瘤体大小、超声所见和临床表现三者的综合分析是肿瘤准确定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正> 骨内神经鞘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国内外共报道过47例,恶性的只有国内周志道报告过1例。我院收治过2例胫骨内神经鞘瘤,其中有1例恶性的,现分别报道如下:例一:男性,52岁,农民,住院号:134870,于1981年5月11日以“胫骨纤维肉瘤继发性贫血”之诊断收住院。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一例42岁女性眼眶内化学感受器瘤,复习了文献中15例,并对恶性化学感受器瘤的诊断及眶内化学感受器瘤的组织发生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LYVE-1表达对舌癌淋巴结转移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淋巴管生成因子在舌癌中的变化规律以及与转移的相关性,为此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舌癌病理石蜡切片 36例,对其中18例淋巴活检(LNB)阳性患者和18例淋巴活检阴性患者的肿瘤厚度和溃疡进行淋巴管内皮透明质烷受体-1(LYVE-1)和S100双重免疫染色,检测瘤内、瘤周和瘤间LYVE-1的表达,并进行淋巴管计数及比较.结果 所有病例中均检测到淋巴管存在,肿瘤内管腔为活跃的淋巴管生成;外部主要是管壁清晰的成熟管腔.含有肿瘤细胞的淋巴系统以发育完成的管腔形式存在于肿瘤外部,淋巴活检阳性和阴性患者在淋巴计数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溃疡性舌癌瘤周淋巴计数较非溃疡性高,但不随厚度变化.结论 舌癌组织中肿瘤淋巴管生成与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LYVE-1染色能较为可靠的显示淋巴管的分布.  相似文献   

17.
西安医学院在泌尿外科工作方面,几年来泌尿系结核的病人,曾施了一侧肾脏切除术有60人次无一例因手术死亡,伤口没有窦道形成,老年性前列腺肥大30例,大半采用耻骨后切开的途径无一例死亡,在膀胱肿瘤肿治疗上,我们给四个患者进行了一期手术(膀胱切除及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无死亡,仅一例伤口未得到一期愈合;在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上,对肾结石的摘除,方式肾盂取石,肾切开取石。均没有较长期的尿漏形成,最近我们又为两个乳糜尿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效果极满意,其他较为罕见的病例为前列腺结石,输尿管异位开口等均能给一正确的治疗。在泌尿系诊断方面,除肾盂静脉及逆行造影外,我们也开展肾盂空气造影,精囊造影,腹膜后空气造影等,这就保证了我们术前诊断的准确性,也是治疗效果能获得满意的原因之一,遗憾的是我院开诊时间短,病例还不够多,随访工作等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坚信,在党的领导下,这些缺点完全可以克服的,在今天大跃进的形势下,我们的工作也必将出现新的面目。  相似文献   

18.
对964例不孕症患者用碘化油和泛影葡胺分别施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临床X线表现进行了分析。引起不孕症的原因为慢性输卵管炎、生殖器结核和子宫粘连。用油剂和水剂造影后2年内妊娠率分别是75%和90%。两种造影剂相比,显影的清晰度基本一样,但油剂易逆流入静脉血管内,有发生血管栓塞的危险。文章还讨论了血管逆流的原因和造影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9.
<正> 本文报告四例以机械扇扫系统高速B型心回声图结合M型超声心动图观察左房粘液瘤的情况。该四例收缩期时左房腔内均可见瘤块回声,舒张期瘤块的较低部分不同程度的通过二尖瓣口突入左室,综合左室长轴、矢状轴和水平轴的三个切面分析,显示肿瘤运动是从前上方向后下方。肿瘤回声呈斑点状而不是层状。该四例均作了外科手术,全部成功地由左房腔内取出粘液瘤而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管哑铃肿瘤的个体化手术入路及显微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6例椎管哑铃形肿瘤的临床资料,依据Toyama肿瘤分型选择个体化的手术入路,结合患者术前、术中脊柱失稳因素实施脊柱内固定。对比术前、术后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感觉及运动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26例椎管哑铃肿瘤均达到了一期全切。其中,神经鞘瘤20例,节细胞神经瘤3例,脊膜瘤2例,神经纤维瘤1例。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症状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一例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的加重。术后1月ASIA感觉评分为(219.34±1.62)分,ASIA运动评分为(98.61±1.25)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01)。随访6~52个月,平均2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脊柱畸形发生。结论依据椎管哑铃肿瘤特点分型并制订个体化的手术入路,结合现代显微外科技术,可达到肿瘤的一期全切;术前、术中准确评估脊柱的稳定性,合理选择脊柱内固定,对于预防患者术后脊柱畸形,提升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