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纯电动汽车总布置过程中关键零部件的布置方法和注意问题,包括动力电池的布置和边界的划定、动力总成的布置方法、充电口布置方案的选择及其他相关零部件的布置问题。纯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合理布置,不仅可以提高各部件的工作寿命和效率,还可以优化性能,其作用在整车设计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使用仿真模拟分析,对某款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机冷却系统进行概念设计,定量分析其在测试工况下的性能以及该冷却系统对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影响分析,以此对整套冷却系统设计可行性进行评估,并对下一步分析方向进行了制定.  相似文献   

3.
纯电动汽车冷却主要以电池冷却、电机及控制器冷却为主,整个冷却系统的冷却功率较小,但需要较为精准的匹配,以减少冷却系统的功耗。本文以某款纯电动卡车为例,根据电机及控制器冷却需求,设计了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完成了散热器、电子风扇、电子水泵等主要零部件的匹配和选型,为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对国内外几款典型的纯电动汽车的冷却系统构型方案进行了解析,分析了其构型的特征,为自主品牌电动汽车的开发过程中的冷却系统方案制定提供指导。采用电机余热加热电池包、电池温度分级控制等方式可优化系统的能量利用,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为应对汽车燃料消耗快速增长及由此引起的能源和环境问题,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近日,工信部等五部委印发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该办法自2018年4月1日起实行。这标志着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已成为我国汽车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浅议汽车混合动力系统的布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电池技术的制约,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受到了重重的阻碍,复式动力汽车结合传统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二者的优点,达到了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减少排放的目的,因而很具发展前景,本文阐述了汽车混合动力系统的各种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6.
动力性是纯电动汽车各项性能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性能,纯电动汽车整车动力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对提高新能源汽车设计水平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选取最高车速、加速能力和爬坡能力作为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并建立纯电动汽车动力性模型,然后通过MATLAB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得到纯电动汽车动力性仿真曲线,最后分析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电机峰值功率和空阻系数是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纯电动汽车的线束设计影响着纯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本文研究了在越野汽车的基础上改装为纯电动四驱越野车中线束设计问题,通过计算确定驱动电机、电池的相关参数及选型,并对其安装位置进行合理制定以简化线束布置,对重要的电子元器件进行相关的匹配计算,最后通过Proteus软件对高低压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并运用Altium designer软件绘制整车布线图。该设计方案提高了电动汽车线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为线束设计人员提供了借鉴方案。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借助GT-suite仿真软件建立纯电动汽车整车性能仿真模型的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模型的仿真精度。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整车性能优化方案,证明了仿真模型在纯电动汽车开发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乘用车为分析对象,立足于传统汽车总装线以及纯电动汽车总装线发展现状,对纯电动汽车总装工艺展开分析思考,对比分析纯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的主要结构组成、总装线布置等关键要点,得出了纯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总装工艺的差异性,解决了纯电动汽车的电动机分装、电机与悬置总成、电池包分装和充电桩工位,以及绝缘检测工位在总装线上合理的工艺布置等问题,为纯电动汽车总装工艺技术的快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的架构是保证人员和汽车设备安全的关键,涉及配电方案、高压互锁、高压部件的选型及在整车上的布置位置等。文章从现有的典型纯电动汽车的高压系统电气架构分析入手,进行优缺点的比较,并结合在纯电动车上的实际应用,提出了2种不同的高压电气架构方案。这2种方案均基于安全及保证各零部件独立工作的原则,尽可能地缩减结构模块和降低成本。结果表明,2种方案满足电动汽车的要求,具有安全、简单且易实现的优点,同时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1.
李仲奎  秦信武  陈孟华 《汽车科技》2013,(2):19-21,23,22
针对目前广受推崇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探讨了纯电动轿车动力电池在车身上的布置方案,分析了动力电池在前后地板下方的最大布置空间,并通过实际样车开发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文章还对布置空间不足的情况,提出了改善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迅速发展,各汽车品牌纷纷进入,客户对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接受度也逐渐增高。如何选择一台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需要关注哪些性能或要素,这是用户日益关心的问题。文章深入研究了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性能特征,结合客户从选择到车辆报废的全部使用周期的核心关注要素,提出了为满足客户需求的车辆设计及应用支持的方案应对。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现有动力电池的性能基础上,提出双电源系统优化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双电源系统主要包括主电源模块和副电源模块,主电源模块给驱动电机供能,副电源模块主要给汽车电器系统供能。以北汽的EU260纯电动汽车参数为基础,设计了双电源系统,并且利用ADVISOR软件验证其动力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有效地提升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14.
纯电动汽车由于高电压及大电流,在设计整个高压电气架构时,不仅要考虑整车成本、驱动性能和充电时间要求,还必需考虑整个高压系统安全,确保驾乘人员的安全。文章从目前典型纯电动汽车高压电气架构入手,进行优缺点分析,通过高压架构方案设计和高压架构系统安全设计两方面,提出了一种全新高压架构设计方案,此新设计方案基于功能和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模块数量,降低系统成本。结果表明:此方案满足系统功能和安全要求,空间布置简单,整车质量降低,系统成本低,可实现平台化推广。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纯电架构的底盘开发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以纯电架构与燃油架构做比较,从整车性能及布置等方面提出的不同需求展开研究,分析了底盘架构的开发特点。从性能角度,通过搭建动力学模型,阐述了采用后驱及四驱布置、多连杆前悬、半轴等长布置及EPS增加反馈等综合方案对于提高纯电架构的加速稳定性的设计思想。通过仿真分析,从布置角度阐述了采用五连杆后悬、转向机前置等综合方案对于提高纯电架构整体布置效率以及车身安全碰撞方面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PACK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泉,PACK性能安全决定整车安全。由于PACK在纯电动汽车的布置于下车身,特别在汽车泡水的情况下,必须能够承受一定水压,若PACK进水,严重影响其使用功能,甚至造成短路、起火风险。因此,电池包密封性是纯电动汽车至关重要安全功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纯电动汽车,根据设计要求选定永磁同步电机和动力蓄电池参数,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集中电机驱动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包设计流程,包括安全性、功能性、布置方案、总体结构、载荷分配校核、热管理、固定结构、线束、空间校核和结构有限元分析等,并利用该设计流程成功完成了电池包开发.  相似文献   

18.
为了区分纯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车身之间的不同点,对电动汽车车身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从电动汽车与 传统燃油汽车搭载的不同重要零部件的角度出发,电动汽车安装有电机、动力电池、控制器等主要零部件,传统燃油汽车安装有发动机、排气管、燃油箱等主要零部件,总结出电动汽车车身结构特点。电动汽车乘客舱高度尺寸高于燃油汽车,前后悬架尺寸短,车身前纵梁位置可以偏低些,车身底板骨架方案不同于燃油汽车,车身前后悬架固定点强度高于同级别的燃油汽车,碰撞安全策略不同于燃油汽车,快慢充电口多布置在车身前部。实际验证也表明,按此方案设计的纯电 动汽车车身结构较为合理,相对拥有较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为节约能源、环境保护发挥着巨大作用。就纯电动汽车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电池是核心部件,也是影响纯电动汽车使用性能的关键性因素,做好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才能有效促进汽车使用寿命延长,提高电池续航能力。据此,就纯电动汽车及其内部动力电池的发展情况进行概述,探究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常见故障及其维修技术方案,以期为促进电动汽车有效应用提供电池维修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纯电动汽车是当前缓解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理想方案之一。然而,现阶段纯电动汽车的推广和发展却受到续驶里程较短等瓶颈问题的制约,难以得到有效普及。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并进一步提升纯电动汽车的最大续驶里程和综合行驶性能,提出一种纯电动汽车双电机单行星排动力系统构型方案及其系统分析方法。采用一种表征动力源部件与机械耦合机构节点之间内约束关系的通用矩阵式拓扑设计方法,系统探索基于基础构型方案的所有可行性备选构型,获得各备选构型的输出特性,并自动生成备选构型的拓扑结构表达式和动力学模型。采用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全局最优控制策略对所有备选构型的最佳经济性和最佳动力性能进行仿真,通过比较备选构型的性能以筛选获得综合性能出色的双电机单行星排动力系统构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对备选构型的最优能耗经济性与极限最优动力性能进行仿真测试,共获得25种满足能耗与动力性能筛选条件的构型;以单电机驱动构型方案作为参考构型,最终得到5种最优能耗经济性与最优动力性能均优于参考构型的优化构型方案解集,其中具有最佳经济性和动力性构型的0~120 km·h-1极限加速时间为10.973 1 s,最优能耗经济性为13.610 6 kW·h·100 km-1;该方法能够有效筛选获得经济性和动力性能优异的纯电动汽车双电机单行星排动力系统构型,进一步提升纯电动汽车的最大续驶里程和综合行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