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1 毫秒
1.
<正>为了更好地借鉴国外拖船的收费经验,有必要分析和比较国外的拖船收费现状、计费方法和收费规则拖船费是指船舶靠离泊使用拖船和引航或移泊使用拖船,提供拖船服务的单位向船方或其代理人计收的费用。通常按照拖船功率大小、拖船作业时间、被拖船舶的大小为计费基础。我国的拖船费一直是以拖船功率和使用时间为计费单位的,2016年开始鼓励各港根据被拖船舶的吨位、船长、进出港次数等情况综合计收拖船费。自2017年9月15日起,将港口拖船收费按拖船功率和使用时间计收调整为按被拖  相似文献   

2.
《航海》2015,(4)
吊拖大型锚泊船时,吊拖作业中的两船船位始终保持在风流合力线上,被拖锚泊船在风流合力、锚泊力、拖船拖力的联合作用下保持稳定。转流时,两船随风流变化的影响下围绕被拖船船首的锚泊点做近视圆周运动,利用同心圆角速度相等的原理操纵船舶,从而保证锚泊船舶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正>0引言当驾引人员申请拖船协助靠离泊时,通常将拖船配置在迎流端,若有2艘及以上拖船协助,则将大功率拖船配置在迎流端,通过拖船在外舷正横方向的顶推和拖拉完成靠离泊作业。但是,靠离泊时是否可以将拖船配置在内舷?拖船顶推的位置是否可以稍向前或向后移?拖船顶拖的方向朝前或朝后是否更好?拖船作为协助靠离泊的特殊船舶,还有哪些潜能可以开发和利用?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作为港内靠离泊专业人士的引航员,熟练掌握拖  相似文献   

4.
采用MMG分离式船舶运动数学模型以及拖缆的悬链线模型,构建了由拖船——拖缆——被拖船组成的拖航系统操纵运动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对该系统进行了操纵运动模拟仿真。主要的仿真项目包括拖航系统改变航向和受到小扰动时的运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影响拖航系统航行性能的诸多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拖缆的长度、拖航速度、被拖船的拖航点位置。针对浅水效应给予拖航系统的影响以及通过改变PD控制参数改善拖航系统航向稳定性进行的初步探讨,得到了一系列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舰船科学技术》2015,(Z1):73-76
拖船作为一种工程船舶,主要对没有动力或不宜使用动力的海上设施进行拖曳作业。拖船作业方式按水域可分为港口拖曳和开放水域拖曳,开放水域拖曳又可分为应急拖曳和正常拖曳。拖船在拖曳时拖钩系统承受很大的作用力,因此拖钩系统结构局部强度是拖船设计公司所关注的,然而,通过计算可以发现,拖曳系统下方的甲板纵桁在拖曳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力水平,因此对拖船甲板纵桁的合理设计也至关重要。本文对正常拖曳情况下拖船缆柱、缆桩和T型材甲板纵桁进行强度分析,并对响应结构进行结构优化,从而使拖钩系统强度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0引言以救助拖船"北海救117"轮由大连长兴岛至山海关锚地航次拖带40万吨级在建VLOC"S1707"轮为例,对拖带超大型船舶的方案制定、风险评估及控制进行总结,介绍大型拖航关键环节作业方法和安全保障措施,为类似拖航提供参考。1拖带概况1.1拖船概况"北海救117"轮船长98.55 m,船宽15.20 m,型深7.6 m,满载吃水6.3 m,3 813总吨,主机功率  相似文献   

7.
<正>电子签单系统以数据共享为基础、以数字签证为技术保障,突破了现有拖船作业和引航作业纸质签单模式,带来管理效率的明显提升港口拖船费是指提供拖船服务的单位"为船舶进出港、靠离码头、移泊提供顶推、拖带服务"而产生的费用。一直以来,港航双方在拖船计费方面存在矛盾:一方面由于部颁拖船费计费方式涉及拖船使用配置、拖船使用功率、作业时间、节假日及夜班时间等较多不确定因  相似文献   

8.
<正>傍拖指拖船傍靠被拖船舷侧,通过一定数量的缆绳与被拖船紧密连接,对被拖船进行拖带的方法。港作拖船驾驶员常用此方法对无动力船进行近距离航行及靠、离码头操纵。相对于多船拖带,单拖船傍拖改变拖船原有的操纵重心,在实际操纵中给拖船驾驶员带来一些困难。如何安全、有效地操纵拖船,实现对被拖船的相关作业是拖船驾驶员不断研究、探讨的课题。本文以目前常用的Z型推进器拖船为例,对单拖船傍拖无动力船的操纵要点进行相关论述,供同人参考。1 傍拖位置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自升式钻井平台本身无自航能力,需要拖船协助海上拖航及靠离泊作业,对钻井平台的控制难度较大。因此,拖航作业本身具有较高的风险性。文章以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海洋石油923"钻井平台自天津港新港船厂港池外码头拖航至PL7-6-2井位为例,分析其拖航出港及海上航渡期间对航经水域船舶通航安全的影响,并提出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新建的和正在使用的全回转拖船上 ,电缆穿隔密封基本都采用传统的方法和材料。国外普遍采用的几乎都是模块化的电缆穿隔密封系统 ,我国也有相当数量的出口船舶大量采用该系统。在进行两者之间的比较后 ,发现如在全回转拖船中采用模块化的电缆穿隔密封系统 ,有许多优点 ,值得在全回转拖船及其他中小型船舶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陈述了国产拖轮"海港36"几次实际拖带作业情况,介绍了该拖轮的旋回转性能及其操作上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2.
周华兴  郑宝友  李焱 《水道港口》2004,25(1):11-15,28
根据那吉航运枢纽船闸口门外连接段的水流条件、船舶(队)组合及推轮功率,计算了船舶(队)的航行阻力,并与推轮推力比较,分析了连接段的航行条件。  相似文献   

13.
吕婧  李婵平 《水运工程》2018,(8):104-108
针对某客货滚装码头中车辆运输的智能化调度需求,进行车辆位置智能感知的研究,采用物联网感知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得出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车辆定位系统方案。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码头内进出港车辆,跟踪和记录其路径,支持越界报警,为智能化调度和安全监控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提要动力定位系统(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DP系统)是一种闭环的控制系统,通过采用推力器和传感器的配合来提供抵抗风、浪、流等作用在船上的环境力,从而使船尽可能地保持在海平面要求的位置上,其定位成本不会随着水深增加而增加,并且操作也较方便.随着船舶电力推进的成熟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DP系统的性能也不断提高.本文以动力定位2级的海洋工程平台供应船为例,对其DP系统冗余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贺明鸣 《上海造船》2017,33(3):27-30
综合勘察船作为海洋油气田勘探的主力船型,具有钻探取样、海洋水文调查和海底地形地貌勘察等多种功能。简要介绍某综合勘察船的主要技术特点、总布置特点、船舶性能和船舶定位系统设计等。为提高舒适性,该船对上层建筑布置进行优化,满足《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要求;为提高作业能力,该船布置钻机系统、单波束、多波束、浅剖和海流剖面仪等大量专业设备;为兼顾深水和浅水的定位能力,该船配备动力定位系统和四点锚泊系统。耐波性和稳性作为关键性能,将直接影响勘察船的作业能力,在对该船进行设计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其作业能力。为保证该船的稳性和装载能力,空船重量控制也是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6.
乔国瑞 《船舶》2020,(2):29-35
管道挖沟动力定位工程船是一艘集首部拖缆作业系统、尾部拖缆作业系统以及其他多项水下作业功能的海底施工作业船舶,为配合其作业功能,对诸多大型作业设备进行结构加强,并创新性地设计凹形首柱拖缆槽和导缆圆尾。通过计算分析,对横剖面进行优化,校核总纵强度以及校核主要设备加强结构的局部强度,对船体振动进行评估并采取一定的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李东亮 《船舶工程》2013,35(6):102-105
动力定位系统在船舶和海洋工程有着大量的应用,特别是在深水石油开发钻井平台中成为必备的关键设备。海洋钻井平台在钻井作业过程中要求其不受海洋气象环境的影响,保持在一个相对确定的海面位置上。早期浅水浮式钻井平台采用锚定位的方式可以胜任该项作业要求,但随着水深的增加,特别在大于1000米水深时,从技术和经济角度考虑已不能适应实际的需要。本文集中介绍动力定位系统的组成和系统配置,为以后的动力定位系统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估耙吸挖泥船动力定位系统的定位能力,验证所设计的控制器、滤波器和推力分配算法的有效性,设计了耙吸挖泥船动力定位模型试验系统。文章介绍了耙吸挖泥船动力定位模型试验系统的结构、环境载荷模拟、控制系统和试验步骤,在不同的风、浪、流和作业工况下进行了模型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型试验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效果,为实船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李康康  王乐  吴磊 《船舶》2019,30(3):64-70
动力定位等级分别为DP-1和DP-2的风电安装船。其冷却水系统设计有较大差别。文章介绍1200t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的冷却水系统用户,分析不同工况下各冷却水系统用户的运行情况;为满足各工况下各用户对冷却水的需求,对该船型动力定位等级为DP-1和DP-2时的冷却水系统分别进行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20.
章建峰  詹佳  董九洋  缪凯祥 《船舶工程》2019,41(S1):170-173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主要实现船舶在要求的作业活动中保持设定的经纬度或者相对于海床的固定位置,或者期望的运动方向,即在风、流、浪产生的力作用在船舶的情况下,动力定位系统能够通过各推进器控制船舶,并使船舶按照操作者的指令移动、保持位置或航向,同时,符合相应规范要求。本文主要介绍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硬件框架设计和软件框架设计。最后,给出了基于这种总体设计的动力定位系统实船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