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铁路双线长大隧道破碎岩层冲沟带塌方冒顶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阎家村隧道塌方冒顶段施工实例,介绍了该隧道位于破碎岩层冲沟带塌方冒顶的原因及相关处理技术,为这类隧道塌方冒顶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石河口隧道1997年建设施工时曾发生冒顶塌方,采用注浆大管棚加护砌进行了整治。2011年汛前检查发现原冒顶处地面塌陷,隧道内漏水。采取的整治措施为:对塌陷地面采用注浆加固及设置截水天沟等措施,对隧道内裂缝采取锚杆碳纤维加固,衬砌后回填注浆。介绍了整治工艺、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梁府台隧道塌方冒顶段为下第三系砂岩夹泥岩与白垩系泥灰岩夹页岩的接触带,围岩总体上成岩作用差,开挖过程中因突泥涌砂造成塌方冒顶。本文从地质情况的突变性和施工的规范性等方面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及工期要求,制定以超前大管棚配合帷幕注浆的处理方案。大管棚对于塌方冒顶段加固效果良好,提高了塌方段围岩的整体性,改善了隧道结构的受力。帷幕注浆加固可以很好地处理本隧道出现的突泥涌砂,防止了开挖过程中出现围岩失稳,降低了隧道塌方段施工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采用矿山法进行地下工程的开挖被广泛应用,然而矿山法施工发生坍塌、冒顶等事故较多。因此,对矿山法施工采用科学、系统、动态的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对降低矿山法施工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长春地铁某工程为实例,对矿山法隧道施工准备期间的安全风险评估及施工期间的动态安全风险评估的一般流程和常用方法进行阐述,以期为矿山法隧道施工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于清浩 《铁道建筑技术》2012,(Z2):122-125,133
赣(州)韶(关)铁路黄金隧道,因地理位置特殊、地质条件复杂,偏压、富水、溶洞发育,施工难度大。针对隧道埋深70 m却发生了塌方、冒顶情况,根据工程类比并借助结构计算,对塌方冒顶进行特殊设计。通过对塌方邻近段及坍塌体进行注浆、超前管棚、超前注浆、双层初期支护、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和地表塌陷处理技术,结合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等手段,成功通过塌方冒顶段。  相似文献   

6.
赣(州)韶(关)铁路黄金隧道,因地理位置特殊、地质条件复杂,偏压、富水、溶洞发育,施工难度大。针对隧道埋深70 m,却发生了塌方、冒顶,根据工程类比、结构计算及经济比选后,确定对塌方冒顶段的处理措施。通过对塌方邻近段及坍塌体采用围岩注浆加固、超前管棚注浆、超前小导管注浆、双层初期支护、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等支护措施,对地表陷坑进行处理,并结合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等手段,成功通过了塌方冒顶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隧道坍塌原因,注浆设计与施工及注浆效果等方面阐述双液注浆法处理隧道坍塌冒顶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包西铁路闫家村隧道施工受泥质软弱带影响,造成隧道穿越半软硬围岩断面时单侧塌方冒顶,经采用短循环、强支护,钢架架设完成后加设拱脚横撑支撑、塌孔固结灌浆的措施对冒顶处理的方法,解决了大偏压易变形的技术难题,确保了施工安全顺利地通过塌方段。  相似文献   

9.
新建地铁隧道零间距下穿既有隧道在国内外工程中越来越多,由于两条隧道超近距离的开挖施工,会使得交叠区围岩的稳定性大为降低,即使下部隧道开挖引起小范围的坍塌、冒顶也可能诱发两条隧道交叠区之间围岩大范围的冒顶坍塌,严重威胁上部隧道的运营安全及下部隧道的施工安全。如何通过研究交叠隧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新建隧道爆破的振动控制技术,保证新线隧道和既有隧道的安全是该类工程的核心目标,同时也是工程的难点所在。围绕这一核心目标,以青岛地铁2号线和3号线李村交叠段为工程背景,采用正交数值模拟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零间距交叠隧道稳定控制有关的地层和衬砌变形规律及其控制措施和施工方法优化等问题作了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浅埋偏压段隧道塌方综合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某隧道浅埋偏压段塌方冒顶处理为例,分析了塌方冒顶原因,系统地介绍了地表排水、洞内塌方体、小导管注浆、地表陷坑、监控量测等一系列综合处理措施。处治后的监测结果表明,采用以上综合处治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郭庆昊 《铁道建筑技术》2012,(Z2):129-130,143
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某隧道浅埋段塌方冒顶的处理方法,详细分析了塌方原因,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方案。同时在塌方处理和处理后过程中对塌方段洞内及洞外均进行了监控量测。实践证明该隧道塌方处理方案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新羊石隧道坍方处理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新羊石隧道采用钢管桩和大管棚处理隧道洞口冒顶坍塌实例,对坍方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确定处理方案,探讨了软岩大跨浅埋隧道预防坍塌措施,对同类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地表注浆方法使隧道穿越坍塌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蒲朗隧道拱部施工过程中出现坍方冒顶现象,针对该隧道覆盖层薄,岩层松散等特点,采用地表注浆方法,引起了固岩,堵水的作用,成功地使隧道穿越了坍塌地段。  相似文献   

14.
山地、丘陵地区,岩体较破碎,部分地段构造、节理裂隙发育,隧道施工过程中,易造成穿越浅埋段位置坍塌冒顶,施工风险较高。结合武黄城际铁路沙窝隧道工程实例,对隧道通过浅埋段分别采用明挖及暗过两种施工方案进行对比研究,从施工方案、投资、安全风险等方面论证了两种方案的优缺点。最终确定了暗挖施工方案,介绍了暗挖施工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于单口掘进的中、短隧道,安全出洞是实现整座隧道顺利贯通的关键工序。大西客运专线下白隧道、朱家山隧道洞口端河沟深切、地质条件差,如采用单侧掘进贯通的施工方法,易引发边坡失稳及工程性滑塌、坍塌,同时可能产生冒顶,安全风险大。从出口端开辟工作面,需另外增加空压机、发电机等大型设备,投入较高,耗时长。施工中通过采用上台阶超前导洞出洞,从出口端反掘贯通的施工方案,成功解决了隧道出洞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颇值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6.
塌方、掉块、围岩整体失稳等是隧道施工中要解决的主要难点问题。浙江雁荡山地区的铁路客运专线和货运专线两个项目分布有28 km双线隧道、6.4 km单线隧道。各隧道所穿越的山体地形、岩石地层等存在一定差异,围岩稳定性、施工工况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雁荡山地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但在隧道进出口、浅埋地段,特别是风化层深厚地段,隧道施工易发生拱顶塌方冒顶;加之围岩压力过大、隧底软化,地基承载力不足,易导致围岩整体变形下沉。本文结合雁荡山地区火山运动及成岩背景,分析了该地区岩体结构、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隧道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隧道设计、施工、现场管理的建议,可为本地区以后隧道工程的勘察、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兰新铁路米拉湾隧道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境内,隧址埋深浅,土体为卵石土,围岩自稳性较差,在开挖过程中局部出现坍塌、冒顶情况。针对该隧道地质条件和处理塌方工程实践,着重论述了铁路隧道卵石土塌方处理施工技术,并介绍了处理卵石土隧道施工中采用大管棚超前支护,尽早封闭成环,加强监控量测工作,以及加强施工管理等措施,对类似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唐志成  何川  汪波 《铁道建筑》2007,(11):30-32
文章以在建的苍岭隧道为依托,针对隧道中复杂的地质条件和隧道建成后的主体结构形式,建立了隧道施工及运营期间的一体化长期监控量测网络。并通过这一网络实现了对长期监控元件的数据采集及实时分析工作,对隧道运营期间的安全状态进行实时评判,防患于未然。同时针对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岩爆状况建立了合理的预测预报体系,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京九线赣龙段两座隧道,施工中先后塌方数次,冒顶两次,由于采用了管棚法,得以安全成功地通过塌方地段,还达到了节省费用、缩短处理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本文主要针对郴宁公路万华岩右幅隧道(在建)浅埋段受地表水泥厂石灰石长胶带输送廊道交叉跨越施工影响,研究分析在初期支护条件下隧道掌子面发生早期坍塌的原因,后期状况下通过钢架支护试验类比和支撑近似分析两种方法得到冒顶最终发生的原因;从经济技术和风险方面对后期隧道加固方案进行探讨;最后针对隐藏风险,提出合理避险,减少损失。研究结论:对于上下近临(接)施工,必须遵照有关建设程序报批;同期施工双方在本文情况下,应遵循先下后上、先重后轻的施工顺序;对初期支护状态下的濒临冒顶的全~强风化围岩、大跨浅埋隧道应优先采用地表注浆方案,以确保人员安全和方案最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