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针对地铁车站综合管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天正软件的三维综合管线设计方法。利用天正软件的三维建模环境,对不同专业管线进行整合、创建和设计,在完成三维管线的绘制后,通过天正和Navisworks软件对管线进行碰撞检查,并利用Navisworks软件的漫游功能,实现在建筑物内各处位置的实时查看,对管线的布置作进一步的优化。并且,天正设置、碰撞检查设置等文件可以导入其它文件中使用,更好地保证整个设计流程的统一性、标准性、以及设置文件的可延续性,节省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地铁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三维设计与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铁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设计与配合施工的经验,基于三维建模技术、数据库技术及网络技术,构建了由逻辑架构、网络拓扑结构、功能设计和关键技术组成的地铁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三维设计与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工程应用表明,所构建的解决方案可行、有效,为地铁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三维设计和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铁安装工程管线综合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在地铁安装中引入BIM技术,将二维设计图整合成三维立体图像,并且直观地对原管线综合设计部分进行分析与优化;通过在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石龙路站、大连地铁1号线春光街站中建立BIM模型,有效解决综合管线碰撞问题。  相似文献   

4.
地铁区间综合管线设计专业接口多,传统的二维设计方式直观性较差、耗时长。通过研究分析地铁区间综合管线三维设计的内容与特点,提出了适用于地铁区间综合管线三维设计需求的基本流程,构建了地铁区间综合管线三维模型快速创建方法。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地铁区间综合管线三维设计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有效解决了二维设计直观性差的问题,提高了设计质量及效率。  相似文献   

5.
三维管线综合设计在南京地铁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基于当前南京地铁中三维管线综合设计的应用总结,探索地铁三维管线综合设计要点和管理模式。对比传统二维管综设计方式,以南京三维管综设计具体成果为依据,论证地铁行业中采用BIM技术开展三维管综设计的显著效益;基于南京经验对当前地铁三维管综常见的3种管理模式进行优劣对比论证;最后,对地铁业主单位如何采用BIM技术开展三维管线设计、以及在设计阶段和设计施工阶段的管理重点给出明确建议。  相似文献   

6.
介绍某城市地下管线三维应用系统。该系统采用成熟的Skyline平台,利用自主研发的自动建模技术,实现地下管线信息的自动化建模。该系统具有三维展示、查询统计、开挖分析、碰撞分析等功能,可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决策提供直观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7.
室内综合管线设计是地铁车辆段管线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现有的室内综合管线设计主要基于二维图纸。文章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手段,将三维设计引入地铁车辆段室内综合管线设计,旨在从设计上避免管线差、错、碰、漏等现象发生,阐述了三维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索了室内综合管线的三维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地铁车辆段室外管线种类多、涉及专业多、受制约因素多,其综合管线设计一直是车辆段工程的重难点。通过对广州地铁厦滘车辆段室外管线交叉时的避让原则、管线规划、管线交叉节点处理等关键设计方法的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并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研究结论:为做好地铁车辆段综合管线设计,在各专业管线施工图设计开始前应提前做好管线走廊规划、电缆沟规划、重力排水干管(沟)走向及控制标高规划,预留煤气管道的敷设空间;在设计中应重视管线交叉节点的处理。在厦滘车辆段的工程实施中没有出现因综合管线处理不当而引起设计变更,实践证明该段综合管线的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是正确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为了研究三维设计在轨道交通建筑中的应用与前景,本文以天津站交通枢纽轨道换乘中心工程综合管线设计为应用研究对象,采用了专项课题研究的方法,对包括项目选择、三维建模、设计流程、碰撞检测等各个环节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研究结论:通过天津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应用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三维设计软件仍需增加功能,方可替代二维设计软件系统;(2)协同工作流程在工作制度制度保障下,比传统工作流程更具优势;(3)本文研究成果可为今后设计、施工及运营中采用三维设计及BIM系统(建筑信息模型)提供实施经验。  相似文献   

10.
地铁设计中地下管线拆改综合设计工作思路及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线给地铁建设带来了巨大困难,同时地铁的施工也对管线有着影响;管线的处理往往制约了工程进展,大大增加了施工费用和风险。在设计过程中应将管线梳理清楚,并结合工程筹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线处理方案,以保证地铁施工的顺利进行。管线拆改综合设计的工作思路是:首先要准确的掌握管线与地铁结构的平、剖面位置关系;然后以重力流、热力管道、电缆沟等大型管线为首要,来制定初步的拆改方案;同时要结合施工围档与交通疏解对管线改移方案进行优化,尽可能的不发生二次临时改移;最后每条管线拆改的实施要满足管线产权单位的要求,也要符合相关规范规定。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列车通信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简述与列车通信网络有关的一些计算机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现场总线的情况,重点叙述列车通信网络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情况,提出作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铁路轨枕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本文对轨枕的主要功能和分类方法加以论述,同时简述我国铁路轨枕的发展过程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我国铁路轨枕及城市轨道交通轨枕的发展历程;总结轨枕分类方法;介绍木枕、混凝土枕及城轨交通用特殊轨枕的主要特点,并调查研究了各类轨枕在设计、制造、使用、养护维修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提供了先进国家适用于高速铁路轨枕的发展动态,以及我国已运营4年的秦沈客运专线用轨道板和正处于设计招标阶段的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用轨道板等信息。研究结论:我国铁路轨枕及城市轨道交通轨枕的发展应遵循:增加混凝土枕类型以满足不同铺设条件的需要;提高混凝土枕的使用寿命,并开发研制轨枕新品种,适应我国铁路高速、重载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组建网站常用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开发网站的实际工作中,对网站的运行平台,Web服务器和响应的开发工具记性了研究,对所采用的开发工具,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比较,,结合网站的开发实践,给出了组建网站所使用的技术及网站的Web服务器配置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介绍地铁区间隧道发生的罕见接触网短路事故:由于短路电流,造成盾构隧道管片螺栓烧熔,产生高温引起管片破损,使止水条变形漏水.为确保运营隧道的安全,对受损管片钢筋及混凝土进行检测及鉴定分析,并对该区间管片受损段进行深入的数值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管片的修复加固设计.  相似文献   

15.
论述在岩溶发育区盾构施工需考虑突水、地表塌陷、岩溶顶板塌陷、盾构机体下垂等风险。在运营期间,车辆振动可能引发地表塌陷、管片下方溶土洞坍塌,导致车辆运行存在风险。广州地铁在岩溶发育区的多条线路采用盾构施工,大多于2010年底投入运营。结合岩溶发育区盾构工程实践,总结、思考广州地铁在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全过程的综合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基于HHT方法的电气化铁道谐波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方法用于电气化铁道谐波检测中.由于电气化铁道谐波电压、电流信号中基波能量很大,其它次数的谐波能量相对较小,使得经验模态分解 (EMD)方法在应用中出现模态混叠现象,不能准确地提取任意频率的谐波信号.为改善经验模态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模态混叠现象,本文采用Yang提出的基于Fourier变换的EMD方法对电气化铁道谐波信号进行筛分.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出任意频率的谐波分量,进而计算其Hilbert谱.通过对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实测谐波电压、电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HHT方法可以得到电气化铁道各次谐波准确的时频分布.最后通过HHT方法计算出各次谐波电压、电流含有率及总谐波电压、电流畸变率,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HHT 方法为电气化铁道谐波检测与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铁路客运专线天窗设置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骥翼 《中国铁路》2006,(10):24-27
根据设备和运营特点,世界各国制定维修天窗的设置形式、时间及维修计划不同。我国铁路营业线天窗按用途分为施工天窗和维修天窗,分别采用垂直和V型形式。既有铁路施工天窗的设置根据建设项目开工、线路设备大中修周期、大型养路机械作业安排等因素确定;电气化线路维修天窗主要由接触网检修时间决定。根据近年我国有关单位开展的客运专线天窗设置的研究成果,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影响客运专线天窗设置的主要因素,提出不同标准线路综合维修天窗的分类设置方案,既要适应技术设备特点,又要最大限度地满足运营需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载通信系统由广播、视频监控等多个子系统构成,存在车辆总线多、系统可靠性低等问题,提出车载通信系统的以太网解决方案:所有网络设备连接到车载局域网上,子系统之间的联动由系统主机控制,并可将各设备的状态传送至TCMS系统,实现智能化列车功能。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联锁软件制式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郦萌  徐翥  王铁江 《铁道学报》2004,26(1):59-63
计算机联锁软件是铁路信号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复杂性最大、安全性要求最高的软件。根据制式测试结果颁发计算机联锁的生产许可证 ,是铁道部有关部门加强计算机联锁质量管理的重要措施。以制式测试为依据对联锁软件的安全性进行的评价 ,能够比较准确地获得软件开发方对于联锁安全性问题的理解和处理能力的完整信息 ,以补充“合格”或“不合格”两个评价结论过于粗略的不足。本文首先根据严重性和诱发可能性为每个安全性问题 (即软件缺陷 )定义了一个安全性指数 ,然后提出针对制式测试的安全性评价指标———联锁软件安全性问题处理完善性 ,用以反映联锁软件的开发水平。这部分包括评价模型和方法 ,特别是对安全性经验关系系统到数值关系系统的映射 ,进行了一致性的证明。文章最后介绍了对某些已经完成制式测试的软件进行安全性问题处理完善性的评价实例 ,并列表给出了结果  相似文献   

20.
从基本的Buck型逆变器电路结构出发,论述了Buck、Boost、Buck-Boost型逆变器电路结构及其演化过程,论述了各类逆变器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各类变换器的电路拓扑实例和部分原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