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光中 《中国船检》2005,(7):34-36
上海港的自然条件优越,内联长江,外靠大海,岸线总长240公里(不包括正在开发建设的大、小洋山港),港区总面积3619平方公里,海事管辖范围包括长江口、黄浦江水域和杭州湾北岸水域,承担着上海进出口物资总量的60%和上海口岸90%以上外贸进出口物资的装卸任务。上海港的经济腹地长江流域经济发达,资源丰富,集、疏、运畅通。它所处的长江三角洲及其广阔的长江流域占全国面积的1/4,人口占全国的2/5,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5,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近年来,上海港实施背枕长江战略,为这一世界超级大港的发展增添后劲。  相似文献   

2.
基础能力矛盾凸现长江是贯通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的水运主动脉。近年来,长江航运需求快速增长,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已占流域地区货物周转总量的30%以上,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运量的80%左右。2004年,长江干线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3亿吨,同比增长39.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2万  相似文献   

3.
一、对外贸易特点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重心逐渐向西部转移,长江中上游地区在大好的经济形势下,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国际货运市场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以成都、重庆、武汉、南昌口岸为主要依托点,辐射中西南地区经济腹地,贯通长江中上游的经济带,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2006年以来,受人民币汇率调整、国际贸易市场波动、贸易壁垒纠纷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国际贸易市场没有达到预期增幅。据海关统计,1~5月我国进出口总值6478.5亿美元,同比增长23.9%,其中出口3473.2亿美元,同比增长25.7%…  相似文献   

4.
方芳  张矢宇 《水运管理》2001,(2):21-23,20
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流域的经济腹地一直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每年产生大量的对外贸易货物。“八五”期间 ,长江流域地区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外贸进出口额年均递增近 30 % ,占全国的比重也由 6 %上升至 9%。根据长江沿江地区各省市制定的“九五”计划和 2 0 1 0年规划 ,预计长江流域经济腹地 2 0 0 0年GDP达 1 870 0亿元 ,外贸进出口额达 5 0 3亿美元 ;2 0 1 0年GDP达 440 0 0亿元 ,外贸进出口额为 1 2 75亿美元。为保证国民经济总体战略目标的实施 ,沿江各地区均提出了以长江沿江开发带为主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外向型发展战…  相似文献   

5.
基础能力矛盾凸现 长江是贯通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的水运主动脉.近年来,长江航运需求快速增长,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已占流域地区货物周转总量的30%以上,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运量的80%左右.  相似文献   

6.
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把"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完成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主要任务所必须抓好的八个方面的任务之一,并且强调指出其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于1999年提出,已经列入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连接我国东、西部地区的"黄金水道"--长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认为,作为对长江航运实行行业管理的长航局,应着力加快长江中上游的航道建设,促进西部地区航运发展,为"西部大开发"鸣锣开道.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我国西部地区作出了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我国西部地区开发和经贸发展的水运通道———长江 ,将为此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并承担起这一新的使命 ,长江水运必将得到新的发展。这不仅使长江流域的六省各港的开发建设得到了发展机遇 ,更重要的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将拥有通海的直达窗口。长江上游的重庆所属各港口站点 ,都将成为西部开发的水运枢纽。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长江航运也就必须改革创新。除管理体制必须改革外 ,对货运船舶船型的改造与性能的提高也是很重要的。目前 ,香港至珠江口这段短距航程采用的是自航吊杆驳 ,为了…  相似文献   

8.
张锋 《中国港口》1994,(5):25-27
<正>80年代我国提出了沿海发展战略,进入90年代,我国又提出了长江发展战略,这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战略决策。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经济学家和许多研究战略发展的政治家都认为,就世界范围来说,未来经济最有希望、发展最快的地区将是亚太地区,就亚太地区来说,则是中国;就中国来说,则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这是因为,长江经济带有着特殊的优越条件,它处于我国南北东西交流的结合部。它有长江这条黄金水道贯通中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并且联结中国的南部和北部,可以说是贯通和联结全国的脊梁。长江流域地域辽阔,人口稠密,文化素质较高,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发达,市场十分广阔,使得外商对在中国投资有很高期望,都看好长江流域的投资潜力和投资环境。这个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要占到全国的40%,是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重点——“T”字型区域的主干。 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是空间一体化战略。旨在促进以沿海沿江“T”字型地域为核心的全国地域分工体系的发展。如果说,80年代、90年代在实现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我国沿海地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长江流域是中国最大的东西向经济走廊,是中国经济由沿海向内陆拓展的主要通道之一。长江黄金水道把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和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沿江各省市经济的迅速发展,长江流域已形成为一个巨大的经济带,从而也带来了长江水路运输市场的繁荣。注册资金为1亿元的上海中外运长江运输有限公司依托长江水道,以集装箱内支线运输及海铁联运为主,形成国际、国内货运代理的一体化。公司内设副总经理分管的集装箱运输部,而公司财务部则由总经理分管。目前公司拥有自有船、租用船27艘,总吨位为…  相似文献   

10.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连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黄金水道-长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快长江航道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优势和发展机遇 贵州水运与省内公路、铁路以及航空运输业相比较,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首先,各江河流域都可建成通江达海的出省运输航线,向内可延伸到省内经济腹地中心或矿产资源集中区域,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向外则流向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流域经济的互补性强,拉动速度较快.其次,贵州的水资源丰富,水能富足,每平方千米径流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开发潜力较大,具有交通、能源同步受益的双重性.三是水运吞吐量大,占地少,运价低,积载方便,运输方式灵活.四是投资反馈率高.  相似文献   

12.
季肖赫 《中国港口》2004,(11):28-29
<正>一、珠江三角洲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有发展空间 1.过去20多年东西部经济发展比较 我们将三角洲分为东部地区(深圳、东莞和惠州)、中部地区(广州)、西部地区(珠海、中山、佛山、江门和肇庆)。过去20多年,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差距很大。 从国内生产总值看,1980年东部地区16.60亿元,占三角洲13.27%,西部地区是50.96亿元,占40173%,西部地区的经济总  相似文献   

13.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重心逐渐向西部转移,长江中上游地区在大好的经济形势下,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国际货运市场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以成都、重庆、武汉、南昌口岸为主要依托点,辐射中西南地区经济腹地,贯通长江中上游的经济带,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4.
欧美发达国家内河航运发展对长江航运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进入新世纪后,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施东部率先、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的战略使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更加突出,长江航运在沿江社会经济发展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2008年长江干线货运量突破12亿吨,连续四年蝉联世界第一。然而,内河航运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长江内河水运的物流现状与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霞 《中国港口》2012,(1):45-47
<正>长江航运物流市场主要由长江沿江地区七省两市依托长江航运从事物流活动而构成。长江沿江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经济比较发达,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基础设施条件良好,人口众多、人才密集、科技力量雄厚,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和国内市场。长江是连接我国东、中、西部的重要纽带,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是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6.
长江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干流流经七省二市,是我国唯一贯穿东、中、西部的水路交通大通道,主要支流沟通长江南北地区,沿江七省二市集聚了我国41%以上的经济总量。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长江水运发展迅速,其运能大、能耗小、成本低、占地少、污染轻的比较优势逐步发挥,长江水运已成为流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巨大运能和重要区位优势发挥着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力促进了沿江经济带的形成,也为沿江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而与此同时,长江水运量占全国内河水运总量的80%,成为目前世界上内河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  相似文献   

17.
《水运文献信息》2006,(6):20-21
长江沿江地区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带。2004年沿江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重庆及上海六省二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305.6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53.6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3645.3亿美元,经济发展形成了庞大的物流需求。长江干线货运总量2003、2004、2005年分别突破3亿、4亿和6亿吨大关。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均递增速度23.2%。预测沿江地区物流需求、分析长江航运物流市场对指导长江航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长航集团在长江航运和现代物流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长江是贯通东西、联结南北的黄金水道,发展长江航运对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在当前西部大开发中,综合开发和利用长江物流更显重要,据有关方面预测,进入21世纪,我国东部地区60%以上的原材料要依赖西部供给。长江航运在资源输送、降低物流成本上必将会有较大作为。 当前,尽管各种运输方式发展都较快,但长江航运具有其它运输方式所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9.
船舶航向控制器的振荡机理分析及其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德洋 《中国水运》2007,7(2):32-33
上海港加强与腹地连接的重要性作为以腹地经济支撑为主的港口企业,港口进出口货物需求总量与腹地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由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形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历来是上海港的直接经济腹地,其辐射力可沿长江上溯至中国广大的内陆地区。长三角区域拥有全国1%的土地和10%的人口,但GDP总量却占到全国的23%;从2000年到2005年的六年间,长三角区域外贸进出口增幅年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2005年长三角地区外贸顺差就达457亿美元,占到全国外贸顺差的44.8%。长江流域经济腹地拥有全国15%的土地和38.5%的人口,是中国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并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经济中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我们视长江内河航线为上海港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的两会工作报告一出,各种解读都一并涌出,其中也产生了几大水运热点。热点一:长江经济带引领内河水运大步向前2015年,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将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新亮点。今年全国两会上,带动超过五分之一国土、约6亿人发展的"长江经济带"当仁不让,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持续升温的关注度背后,无疑蕴藏巨大的发展机遇。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打通水运通道、统一调度管理资源……内容丰富的议案提案令人应接不暇,同时传达着强烈的讯息:长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