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结合胶新线路基边坡绿色防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管理 ,介绍绿色防护在新建铁路的应用 ,具体提出采用喷播植草、喷混植生、种植爬山虎、紫穗槐的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 ,对于推广路基边坡绿色防护工程设计与施工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为研究盐湖区岩盐是否可用作路基填料和基础持力层,通过介绍罗钾罗中铁路专用线路基设计方案,提出一些岩盐利用和处理的方法,期望能为其他在岩盐环境中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研究结论:(1)岩盐中虽含有大量易溶盐,遇水极易发生盐溶现象,强度急速降低,但其力学性质较好,在罗布泊这种降雨量极低、地下水为饱和卤水的环境中依然可用作铁路路基填料和基础持力层.(2)利用岩盐作为路基填料时,由于岩盐孔隙度普遍较高,因此应注意控制破碎岩盐时的碎块最大直径;同时须保证采用的碾压工艺能够将岩块碾压密实,还应采取有效的防排水措施.(3)判定岩盐能否作为基础持力层的方法与普通岩土一致,但应注意岩盐基底的防水处理.  相似文献   

3.
三维环境下路基设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在道路工程三维设计系统中,选择合适的路基工程设计模式对路基设计模块的构架、开发以及应用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道路工程三维设计系统中的多种路基工程设计模式,提出适宜的设计模式以及相应的系统开发总体解决方案.研究结论:从理论上将道路工程三维设计系统中的路基工程的设计模式分为真三维设计模式、准三维设计模式和伪三维设计模式.通过对生产需求、路基工程特点、设计理念转变、既有资源利用、项目综合投入等多方面分析,采用准三维设计模式开发三维路基工程设计模块是适宜的.在一定条件下,将准三维设计模式和伪三维设计模式统筹考虑、分步实施,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铁路隧道进出口段落石冲击力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崩塌落石是高陡的岩质边坡中,一种常见地质灾害,如不加以治理,可能造成交通中断以及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山区修建铁路工程时,尤其是隧道进出口段,为了防止崩塌落石对轨道结构的影响,常采用明洞、棚洞等处理措施,落石冲击力是进行明洞、棚洞及拦石墙等被动防治结构设计的主要荷载之一。目前,落石冲击力主要是通过一些半经验半理论的公式计算得到,这些方法的适用性、合理性有待通过充分研究讨论。研究结论:本文对几种已有的落石冲击力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结合襄渝铁路隧道口增设棚洞工程,采用路基工程手册法、隧道手册法、Labiouse法、Kawahara法、杨其新法等方法进行了落石冲击力计算,结果表明这5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在量值上相差不大,路基工程手册法、隧道手册法计算结果稍大。考虑到两手册中的经验方法经过了大量的工程验证,因此推荐以两手册方法的计算结果作为增设棚洞工程设计时的设计荷载,并据此开展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5.
新建时速200km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路基工程是我国快速铁路线下工程施工的关键。时速 2 0 0km的快速铁路路基较之过去的铁路路基从设计标准到施工要求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仅从施工角度探讨地基处理、路堤填筑、路堑施工、路基变形观测、路基支挡与防护工程等方面如何满足时速 2 0 0km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铁路施工机械化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基于我国铁路建设的史料,讨论了机械化施工对铁路施工技术进步所起的作用,由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铁路建设在桥梁、隧道、路基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设质量、建设速度、施工技术和工程设计多方面的进步都与机构化紧密相联。文章并为新的铁路建设阶段路施工机械如何进一步发展提出了适当的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现代有轨电车无砟轨道路基与传统的有砟轨道路基、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路基相比,有一定的差别。结合工程设计经验,从路基面、基床厚度及填料要求、沉降要求、排水方面对现代有轨电车路基设计进行分析与论述,对无砟轨道路基结构进行计算分析,量化基床厚度、基床表层厚度、基床底层厚等技术指标,可为其他新建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兰渝铁路兰州至广元段在局部地段对沿线景观有一定影响。工程设计在景观质量较好的高山区大部分地段设计采用对景观影响最小的一种工程方式(隧道工程)通过,同时对路基、站场、桥梁和隧道洞口等明线主体工程进行各种形式的景观设计或采取工程、生物恢复措施,可以将工程对景观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最大限度地缓和铁路沿线自然景观与新建铁路景观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铁路路基翻浆冒泥的原因及整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路路基翻浆冒泥是我国南方铁路中首要的路基病害。通过分析造成路基翻浆冒泥病害的主要因素—路基填料、水、温度和列车荷载对路基的影响,阐述几种常用的病害整治措施,结合工程实际,采取石灰改良土和土工布相结合的方法整治了一段路基翻浆冒泥病害,为铁路路基翻浆冒泥病害的防治和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建铁路软土路基沉降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目的:软土路基由于压缩性高,渗透性低,固结变形持续时间长,所以其沉降规律研究就成为工程设计中的主要问题。为研究软土路基在某一段周期时间内的沉降变形规律,本文对新建胶新铁路软土路基进行2年的详细监测,以此分析软土路基的沉降变形规律。研究结论:路堤土体剖面上差异沉降变形在横向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均匀性;通车前,路堤不均匀沉降程度随着路堤压缩量的加大而增大;通车1年后,路堤表现为缓慢沉降过程,路堤土体在横向上的不均匀变形程度随之减小,且路堤本体沉降变化很小;土体水平位移引起的工后沉降很小,不足总沉降的9%;磁环高程变化规律表明,路基在工后约6~8个月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