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主要针对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性研究。根据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构成特性,应用Mohr-Coulomb理论,我们引进了2个强度参数,即粘聚力c和内摩阻角ψ0并在以往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经过分析计算,我们讨论了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构成c-ψ值及其影响因素,从而得到了一些十分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英  梁富权 《公路》1997,(8):40-43
本文主要介绍了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这两新型柔性路面材料的各项路用性能,推荐了适于半柔性路面材料特点的实验方法,论述了材料的基本物理 性质,并对其强度形成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3.
泡沫沥青混合料物理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泡沫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全新的道路材料,其有关特性尚不完全清楚。本文以泡沫沥青稳定2种骨料(新砂石料和回收料)为基础,从材料的选取与级配的组成、沥青的最佳发泡条件、混合料拌和方法及养护方案等几个方面提出一种泡沫沥青混合料的研究方法,并对该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强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泡沫沥青混合料密度较小,空隙率较大,其强度能够满足路面设计规范关于基层设计参数的要求。水泥作为填料对泡沫沥青混合料强度影响不大,其主要作用是能显著改善水稳性。  相似文献   

4.
抗剥落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瑞民  杨韵华 《公路》2002,(11):83-86
通过一系列实验分析证明,PA-1型抗剥落剂加入沥青中,提高了沥青与硬质酸性集料的粘附性,并且使其混合料获得较大的内摩擦角,形成良好的强度,从而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抗疲劳性能和抗老化性能等,并应用于许多工程。  相似文献   

5.
大跨径钢桥面沥青混合料特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钢箱梁桥面铺装层在行车荷载和温度综合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特征,提出使用环氧沥青混合料,以提高钢桥面沥青铺装层的低温抗弯拉变形能力和高温稳定性能,通过对环氧沥青混合料的马歇稳定度,低温抗弯拉强度,高温稳定性能和疲劳强度等试验研究,综合论证和评叙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桥面铺装性能,研究表明,环氧沥青混合料作为钢桥面铺装材料,较其它沥青材料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孙昌盛  魏永锋  高江涛 《公路》2022,(4):351-354
为了解决乳化沥青混合料内部界面水分难以彻底排除的致命性缺陷,进行了不同体系乳化沥青混合料快速修补材料的机理构建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普通乳化沥青混合料体系、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体系以及吸水性乳化沥青混合料体系均存在不足,无法彻底排除混合料内部水分;微波加热乳化沥青混合料体系可彻底排除水分,达到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当的性能。同时,对最佳结构体系进行应用性能验证,结果表明:微波加热乳化沥青混合料体系修补材料可快速加热、快速破乳、快速形成强度;微波加热技术可实现新旧沥青材料同步加热,新旧沥青界面在碾压作用下形成牢固的嵌挤-融合界面结构,界面性能优于热拌沥青混合料修补界面。  相似文献   

7.
新型路用材料AC-20V型沥青混合料,平衡和改善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裂性能,同时亦改善了沥青混合料的密实耐久性。针对多种典型AC-20V型级配而进行的一系列试验,对不同级配组成的材料的高、低温性能进行了全面的评价,提出了利于兼顾高温抗车辙和低温抗裂的较佳级配范围。  相似文献   

8.
栾英成  陈田  马涛  马源  王宁 《中国公路学报》2021,34(10):125-134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包含水泥、乳化沥青、旧料等成分,具有材料组成复杂、界面结构多变的特点,其对冷再生混合料的抗裂性能具有显着影响。以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断裂性能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精细化的数值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细观结构特征精细重构和力学参数精确获取。采用彩色乳化沥青区分材料内部真实组成结构,并经过图像处理和MATLAB程序处理导入离散元(DEM)数值仿真软件中,进行冷再生混合料结构精细化重构;结合SEM原位力学测试方法获取考虑试件尺寸和加载速率影响的沥青砂浆精确力学参数,建立精细化的离散元数值仿真模型;基于精细化建模开展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断裂性能和关键失效机理分析,并通过室内试验进行验证。数值仿真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细观结构精细化重构和材料参数精确获取的离散元建模方法可以有效模拟分析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断裂性能;冷再生混合料的整体断裂特性属于脆性断裂,抗拉强度低的冷再生沥青砂浆是混合料内部的薄弱区域,混合料内部主要断裂界面为冷再生沥青砂浆-骨料界面。提高沥青砂浆黏聚强度和材料内部界面强度可以显著改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机场道面环氧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时温特性,对环氧沥青混合料EAC-13进行动态频率扫描试验,测试了6组不同温度、6组不同加载频率下的环氧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并建立了动态回弹模量时温方程,定义了粘性因子和弹性因子。结果表明: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对加载频率的敏感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动态模量由耗散模量和弹性模量共同构成,数值随着加载频率的变化而大幅波动。当温度升高时,环氧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逐渐从弹性向粘性转变。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时温方程可以为环氧沥青混凝土道面的动态设计提供材料参数。  相似文献   

10.
采用垂直振动成型方法制备圆柱体试件,通过试验研究了乳化沥青类型和水泥掺量对高速公路路面上面层掺回收料就地冷再生混合料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中裂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相比,SBR与SBS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力学强度可分别至少提高15.0%,9.0%;掺水泥1.5%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浸水马歇尔稳定度、劈裂强度和抗剪强度分别至少提高了11.0%,13.0%,19.0%,85.0%。因此,根据力学性能最优原则,选取SBR改性乳化沥青作为冷再生混合料的胶结料;考虑材料经济性问题,建议冷再生混合料中水泥掺量为1.5%。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合料的运动强化之实验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三轴试验,通过产施“先压后拉“和“先拉后压”2种加载途径,对普通沥青混合料和丁苯橡胶沥青混合料2种材料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分析材料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证实了沥青混合料的运动强化特性,同时比较了这2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测试再生剂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影响,以浸水马歇尔实验、冻融实验、高温稳定性实验和低温性能实验等为基础,分析得出掺加再生剂后,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劈裂强度和残留马歇尔稳定度显著提升;抗车辙能力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是仍然远远超过了规范标准;沥青混合料的粘结性得到改善,低温抗裂性能和柔韧性大幅度提升。另外,选择国产再生剂A再生沥青混合料和新拌AC-20沥青混合料进行比较,再生沥青混合料大部分指标达到和超过了新拌沥青。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采用同轴剪切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切性能,分析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沥青种类以及温度对剪切强度、剪切破坏模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级配类型、沥青种类、温度均对沥青混合料剪切强度有显著影响,改性沥青混合料剪切强度大于基质沥青混合料剪切强度,中粒式沥青混合料剪切强度大于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剪切强度,剪切强度与剪切破坏模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橡胶沥青老化对其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橡胶沥青与常规沥青材料微观结构的差异以及橡胶沥青混合料实际工程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老化问题,采取室内模拟试验制作不同老化程度橡胶沥青混合料试件,选取冻融劈裂强度比评价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通过对不同老化程度橡胶沥青混合料冻融强度比的对比分析,探讨了老化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粘弹性理论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根据同济大学提出的四单元五参数模型,采用沥青混合料变形的粘性部分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认为四单元五参数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并根据动蠕变实验推出模型中的粘弹性参数,导出了模型中五参数与车辙试验动稳定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检验沥青稳定类冷再生混合料性能,回答乳化沥青与泡沫沥青孰优孰劣的争论,采用劈裂试验、车辙试验对泡沫沥青和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乳化沥青和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力学特性有明显的温度依赖性,均为粘弹性材料;冷再生混合料15℃劈裂强度满足规范中密级配粗粒式热拌沥青混凝土强度范围;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劈裂强度、浸水24 h后的劈裂强度略高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显著高于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且都远超过规范对改性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技术要求。乳化沥青和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均能满足沥青路面中下面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沥青混合料疲劳响应新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现有一些疲劳方程,通过3种沥青混合料,62根梁的疲劳试验,详细分析了应变控制下,能耗与荷载作用次数的关系,建立了能耗方程以及总能耗与疲劳寿命方程,由此得到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响应新模型,这种疲劳方程既能反映沥青混合料弹性特性和粘性性质,还能较准确地反映能耗过程,更符合沥青混合料的疲劳规律。  相似文献   

18.
杜少文 《公路》2012,(7):250-253
采用水泥和乳化沥青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回收材料,通过马歇尔击实法确定了再生混合料的最佳外加水量和最佳乳化沥青用量,测试了不同水泥用量下再生混合料高温养生后的劈裂强度、浸水劈裂强度比、冻融劈裂强度比,以及混合料不同龄期的劈裂强度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和沥青同时影响再生混合料的强度,随着水泥用量增大,再生混合料的最终劈裂强度增加,水稳定性增强,7d劈裂强度和抗压强度增长速度加快.再生混合料中的最优水泥用量需要综合考虑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设计标准和无机胶凝材料再生混合料设计标准来确定,本文推荐最佳水泥用量取2.5%左右.  相似文献   

19.
通过沥青混合料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的试验,分析了冻融循环次数和油石比对沥青混合料强度和模量的影响。引入强度冻融折减系数和模量冻融折减系数,表征冻融循环次数和油石比对沥青混合料材料参数的明显影响,并给出了上面层AC-13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折减系数计算公式,修正了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设计材料参数,减小了设计与实际条件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基层材料的功能要求出发,评价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劈裂强度和水稳定,从而论证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用作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材料的可行性。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劈裂强度试验评价了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性能,确定了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用车辙试验检验了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用冻融劈裂试验评价了再生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研究发现,冷再生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为(纯沥青油石比)2.5%;最佳油石比下,冷再生混合料车辙动稳定度均大于3000次/mm,冻融劈裂残余劈裂强度比为97.39%。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冷再生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优良的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够用于铺筑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基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