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某新建高速铁路部分路段线路与既有高速铁路共通路,两线为并行等高桥梁。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同时又满足新建铁路施工期间既有铁路的运营安全,采用岩土有限元程序Plaxis.8.x进行二维建模,分析新建铁路对既有高速铁路桥梁沉降的影响,并结合施工期间钻机、吊机作业等对既有高铁运营影响的分析,确定合理的线间距。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综合铁路枢纽内多线并行地段增建三四线工程与既有铁路、市政道路、高层建筑聚集区等因素的匹配性问题,基于勘察设计实例,结合沿线重大拆迁聚集区、多条高铁和市政道路,从既有线里程确定、线路总体选线思路、线路重难点工程方案、平面计算方法等方面,对增建三四线线路方案进行综合研究。研究表明,贯通测量以尖轨尖作为既有线里程确定的基础,多线并行地段选择基准线,重新确定相邻线里程;增建三四线采用多次换侧绕避重大拆迁,高层住宅聚集区附近市政道路上跨既有铁路,增建三四线宜下穿市政道路,城市景观好,噪声污染小;线路区间直线地段宜采用最小线间距,曲线加宽一般采用加长内侧线缓和曲线长度的方法完成,困难条件下增大线间距;直线变距与曲线变距适用于绕避桥墩、单点建筑物,曲线换侧与直线换侧适用于绕避既有线附近重大拆迁聚集区。  相似文献   

3.
京张高铁东起北京北站,途经北京市海淀区、昌平区和延庆县,由延庆县入河北省境内,西迄张家口市,新建正线全长174 km。京张高铁沿既有京包铁路通道北行,与学院南路、北三环、知春路、北四环、成府路、双清路、地铁10号线、地铁12号线等多条道路和地铁交叉,且线路两侧分布有密集的建筑物。因此,线路敷设方式需结合拆迁、工程投资以及噪声等环境敏感因素综合确定。经综合对比分析,从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和节约土地资源、有利于加快项目顺利推进的角度考虑,最终推荐采用地下方案。  相似文献   

4.
新建铁路与运营高速铁路衔接时,在引入既有车站且受限地段,必须控制营业线路基附加变形和确保运营安全。以新建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高铁接入既有车站为工程背景,阐述新建线路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类型受限地段的路基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目前国内尚处于探索与积累经验阶段,对其采用的综合加固处理设计及施工方案,解决了新建高铁引入既有车站受限地段施工时,对运营高铁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现场施工表明,设计方案合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为合理选择新建高铁引入山区地形的铁路地区方案,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西延高铁引入延安地区的方案,应用"帕累托最优"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特点、城市现状及规划、既有铁路设施利用、客流服务能力等因素,创新应用新的研究思路进行综合比选、科学决断。研究结论:(1)就线路引入地区方案而言,自西向东有西线、中线(沿既有线通道)、东线三个走向方案,推荐采用中线引入方案;(2)线路沿中线(既有线通道)引入后,针对地区内高铁办理站的选择,研究比选了高铁引入既有延安站和新设高铁站并经延安站两个方案,推荐采用高铁引入既有延安站方案;(3)在确定高铁引入既有延安站方案后,针对既有站改建方案又进一步研究了延安站高普共站办理合场、分场及延安站、延安北站高普分站办理三个方案,推荐采用延安站、延安北站高普分站办理方案;(4)本研究结论可为新建高铁引入带状山区地形的铁路枢纽或地区布局方案和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连镇高速铁路引入淮安地区采用四线并行方向别引入车站方案,并行段线路长度23 km,主要为桥梁工程,线间距方案直接影响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结合国内外技术标准,比较同向运行不同线路间最小线间距方案,确定最小线间距5.3 m;分析5.3 m非标线间距桥梁上部、下部结构尺寸,确定双线并置桥梁间最小间距为8 m,最终确定四线并行段线间距总体设计方案采用5.3 m+8 m+5.3 m。通过四线并行段线间距设计方案研究,提出多线并行段线间距技术标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市域铁路设计速度100~160 km/h,是快速、高密度、公交化的客运专线铁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对市域铁路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已开通运营的市域铁路采用的标准规范均不统一。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市域铁路和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差异性,结合车辆选型,对线间距标准进行研究,旨在为市域铁路设计及规范编制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市域A型车直线地段最小线间距为3.8 m,市域D型、市域CRH型车直线地段最小线间距为4.0 m;(2)当外侧线路实设超高等于或小于内侧线路实设超高时,在平面曲线半径400 m及以上地段可以不考虑加宽;(3)本文确定的线间距标准较我国现行《城际规范》、《线规》规定标准略低,较《地铁规范》略大;与日本、法国规定标准相当,较德国规定标准低;(4)本研究成果对市域铁路线路标准确定及规范编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宜宾临港长江大桥位于宜宾市临港区瞌睡坝附近,是新建川南城际铁路、渝昆高铁、宜宾市规划市政道路的共用过江通道。为节约通道资源、减小拆迁和用地,大桥采用公铁平层布置斜拉桥。本文就宜宾临港长江桥桥位、梁型、设计、施工等方面开展研究。研究结论:(1)跨河桥梁的桥位和跨度受河道、通航、行洪、鱼保等方面因素影响综合确定;(2)在满足功能要求、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公铁合建桥梁的结构形式应从技术、经济指标、施工、景观、引道疏解等方面综合比选;(3)公铁合建桥梁各线间,线路与公路的相对位置,以及公铁行车的相互影响是设计应重点关注点;(4)施工方案应结合地形、运输条件、桥梁方案综合确定;(5)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铁路大跨斜拉桥及公铁同层桥梁设计。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大量新建线路需要引入既有车站或枢纽,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运营线无砟轨道地段插入道岔的功能需求日显迫切,已成为制约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技术难题。结合某新建高速铁路引入既有高铁站的接轨方案,提出拆除既有无砟轨道、新铺无砟道岔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安全隔离板墙,封锁一线施工,相邻正线单线行车,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系列措施,可确保施工安全和缩短工期,减少对运营的影响。该方案解决了高铁车站或枢纽无砟轨道接轨的技术难题,实现新建高速铁路线路与既有枢纽的成功引入。  相似文献   

10.
宋娟 《中国铁路》2014,(9):38-42
随着规划中3条新建线路的引入,结合内江枢纽既有及在建铁路,重点对新引入线路及既有铁路在中心城区外绕改线工程在枢纽内的线路走行方案进行研究。最终从工程投资角度、运输组织以及与城市规划结合角度分析,确定内江枢纽总图合理布局结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持续发展,路网规模不断扩大,高速铁路枢纽逐步增多、加大,新建高铁线路如何安全、高效地引入既有高铁枢纽已成为高铁建设后期的重要环节。结合新建郑万铁路引入郑州东枢纽、商合杭铁路引入商丘枢纽2个工期不同的信号系统工程引入枢纽的实例,提出多个新建高铁信号系统同步引入枢纽的实施方案,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客运专线引入既有大型枢纽,分析枢纽内客运系统结构及定位与分工,确定合理的引入方案。通过对哈牡客运专线引入哈尔滨枢纽的分析研究,提出哈牡客运专线引入哈尔滨站枢纽的方案,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研究结论:(1)在研究新建客运专线引入既有枢纽时,应结合既有铁路枢纽布局、枢纽客运系统规划、客流的主要走形方向,合理选择线路走向引入枢纽,尽量利用既有通道,减少对城市的分隔;(2)从哈尔滨枢纽总图规划、工程技术条件和工程实施难易程度、与城市规划协调方面进行分析,多方面、多方位论证和经济比选,推荐哈牡客运专线沿既有通道引入哈尔滨西站。  相似文献   

13.
翁露  沈维 《铁道勘察》2022,(3):63-68
由于新建杭州西站与既有杭州站、杭州东站没有便捷通道相连,杭州铁路枢纽内的互联互通尚未实现,制约了枢纽作用发挥.按照已批复杭州铁路枢纽中规划的杭州北联络线线位方案,虽能解决枢纽内新建杭州西站与既有杭州站、杭州东站互联互通问题,但依然存在远期区段能力不足、运输组织不灵活等问题.从杭州北联络线及相关线路近、远期运输需求分析,...  相似文献   

14.
合浦至湛江铁路引入湛江枢纽选线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湛江枢纽是衔接黎湛、茂湛、湛海3条铁路干线的地区性小型枢纽,合浦至湛江铁路拟从广西的合浦向东连接至广东湛江,完善沿海铁路通道。结合既有枢纽现状,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开发用地、与城市道路的立交条件、新建铁路的引入条件、预留远期发展条件、方便运输管理等方面对引入湛江枢纽线路方案进行对比研究,确定合浦至湛江铁路从遂溪县北端设站并引入湛江枢纽方案。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市域铁路的功能定位和技术特点均有别于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新兴的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市域铁路的通道选择往往与城市区域内的既有铁路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同时其线路走向以符合既有铁路功能及市域铁路功能为原则。本文基于温州市域铁路S1线(以下简称S1线)与金温铁路温州西站至温州东站段在城区范围内共通道的情况,探讨S1线对金温铁路通道的利用方式,得出适宜于S1线可采用的合理方案,并归纳出市域铁路利用既有铁路通道的分析要点,以期为相关项目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确定既有铁路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是探讨对其利用方式的前置条件;(2)市域铁路对既有铁路的利用方式主要有拆除重建、增建二线和新建双线;(3)在与既有铁路共通道段,需充分结合城市现状及近远期规划等因素进行分析;(4)该研究结论可为其他城市的市域铁路在对既有铁路通道的利用方式选择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鉴于现行(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对双线并行地段最小线间距及曲线加宽计算尚无明确规定,依据GB 50090—2006《铁路线路设计规范》相关规定,结合地铁线路及车辆的自身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最小线间距及曲线加宽量计算方法,所得计算结果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1 工程概况 合蚌高铁位于安徽省中部,北连京沪高铁,南接合肥枢纽与合宁、合武铁路相衔接,是京沪高铁与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间的快速连通线,也是京福铁路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蚌高铁线路起于京沪高铁蚌埠南站,沿途经过凤阳县、淮南市和长丰县至合肥站,同步新建蚌南联络线(蚌埠—蚌埠南站)、蚌福联络线(合肥北城—合肥南站).  相似文献   

18.
以平原地区某新建客运专线连续梁并行既有高速铁路简支梁地段为背景,运用Plaxis 2D软件建立模型,分别对新建客运专线桥梁施工阶段、运营阶段既有高速铁路桥梁的沉降变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承台基坑开挖、施工阶段,既有高速铁路桥梁基础略向上隆起,其余阶段均为下沉;在25.41 m线间距的条件下,新建客运专线桥梁的施工及运营阶段,既有高速铁路桥梁的差异沉降量、轨道平顺性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铁路二线平面设计中,因方法差异可能造成非变距圆曲线地段线间距不严格相等不利于养护维修、变距地段线间距过大存在浪费占地等问题,并且涉及多项计算和成图出表,操作繁琐。为此,本文从程序设计的角度提出铁路二线平面快速自动设计的一套通用可行的实现方法,并提高设计效率。研究结论:(1)线间距不变时采用严格同心圆法,可保证占地最省以及圆曲线范围内线间距处处相等;(2)线间距改变时根据ZYN处的线间距控制和曲线头尾的错动量控制计算二线曲线资料,可保证线间距的逐渐过渡并节约用地;(3)编制程序可简化操作,能够一步实现所有曲线的加宽、二线曲线资料、内业断链计算、生成线间距计算表、二线平面图等多项功能,可显著提高设计效率;(4)采用坐标解析法可简化公式推导,采用数值分析计算方法可提高计算精度和方法通用性;(5)本研究成果可为各等级铁路的新建双线、增建二线以及改建既有线的平面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合福客运专线是京福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华中与华南地区的一条大能力客运通道,北接合肥枢纽经合蚌客运专线衔接京沪高铁至北京,中与沪汉蓉铁路、沪昆客专、浦建龙梅铁路、南三龙铁路、商合杭高铁、东南沿海铁路相交,南连福州枢纽。从与既有及规划路网的关系、城市规划、客运作业量等主要因素出发,根据新建杭黄铁路、皖赣铁路、黄金铁路线路的引入方向,绩溪黄山间正线的位置关系,跨线车联络线的设置,绩溪黄山两站的车场布置等方面,研究了四个不同方案。经多方面综合比较后,推荐合福客专居西侧,皖赣铁路与杭黄铁路在绩溪站合场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