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旧城区和中心城区的道路改造是提高道路交通适应性和提升城市景观的必由之路。旧路改造较新建道路而言存在大量的困难。以兰州市中央大道提升改造工程为例,阐述了城市中心区主干路提升改造的设计理念,并对设计中保证交通适应性、实现景观融合、实现全线非机动车道贯通、交通信号灯绿波协调控制,以及公交停靠站、道路交叉口、洪道桥梁改造、沟道整治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指出了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如何提高城市地下道路的运营效率,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城市交通等问题,通过对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地下交通联系通道设计过程的归纳总结,提出了城市地下道路交通诱导系统的研究思路,并以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地下交通联系通道为实例,阐述了交通诱导系统在地下道路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对区域路网以及地下道路与周边道路衔接方案的研究,确定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交通标线、交通标志,进行交通诱导设计。  相似文献   

3.
根据流量潮汐式变化规律,相应调整车道功能。有的城市金融、商业、娱乐中心以及市政府的有关部门均集中在中心地区,每天出入中心地区上下班、办事、旅游、购物的人构成了交通的主体,而出入中心地区的联络线也往往成为交通瓶颈。为了减少交通瓶颈,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出入中心区的道路畅通。例如,为疏导早高峰期间大批进中心区的车辆,将连接中心区和周围几个区的道路、桥梁和隧道的上下行车道都改为进入的通道。纽约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双向六车道.在早晚高峰根据流量变化规律分别实行“四进两出车道”、“四出两进车道”的管理措施。这些措施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现有的交通设施,提高了道路的利用率,加快了瓶颈地段的交通流速.缓解了交通堵塞。  相似文献   

4.
城市病害桥梁大修工程面临首要问题是大修工程施工对交通疏导的影响,特别是大城市的主干道桥梁对交通的敏感性极高,所以对于必须采取改建的主干道桥梁大修项目设计,在结构和施工设计上要严格考虑项目实施对交通顺畅的影响。为此,以三元桥(跨京顺路)桥梁大修工程为背景,针对城市桥梁大修项目要求的快速施工并减小对交通顺畅影响,提出结构和模板一体化设计的城市桥梁改建方案,并通过在结构、施工、造价和对交通影响上与其他改建方案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可知,结构和模板一体化设计理念引入城市桥梁大修项目,不仅有效缩短工期和降低造价,而且极大地减小了对交通顺畅影响,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冯维  周敏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11):69-71,150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许多城市中心区的大中桥梁都面临着拓宽设计,拓宽桥梁需综合考虑景观协调性、技术可行性等因素,这些都值得在工程设计中不断研究。以桂江大桥拓宽工程为背景,进行桥梁设计方案比选,对于类似工程的拓宽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城市桥梁不仅承担着交通功能,还承担着一定的景观功能,特别是滨水桥梁.如何在有限工程造价和较低施工难度的前提下提升桥梁景观性,成为摆在设计人员面前的一大难题.以芦溪县东洲桥梁为例,通过介绍桥梁总体设计、上部结构设计、下部结构设计、结构分析和亮化设计,使桥梁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可为类似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交通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为解决交通问题,城市中需要建造更多的高架道路。传统的桥梁墩柱现浇建造技术带来的种种矛盾和不利影响,反而对城市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因此,快速施工、绿色施工已成为城市桥梁建设面临的迫切需求,而桥梁预制拼装技术的优势正符合城市桥梁墩柱建设的要求。着重介绍了预制拼装技术中关于立柱构件施工的主要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建成区,通过大规模的土木工程手段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受到土地利用、经济投入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通过一系列的交通精细化设计,比如:区域交通组织、交叉口优化设计、行人过街优化设计和可操作性的交通管理措施等,对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特别是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具有投入少、效果显著的特点。该文重点介绍交通精细化设计理念及相关优化设计方法,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城市中心区快速环路的交通特性、功能要求及系统组成等进行分析,归纳和探讨了城市中心区快速环路规划设计的技术要点,并在环路立交的功能分配、定位、选型、匝道的分布等方面提出和应用了新的交通理念。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已进入提质增效的城市型社会时代,城市更新成为实现城市振兴的动力引擎。在此背景下,城市桥梁被赋予了除交通跨越功能以外的更多意义,一座座景观桥梁或成为亮丽的城市地标,或成为独特的文化载体。如何将桥梁结构、美学与文化完美融合,成为我国实现从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的重要一环。在对桥梁美学理论发展和构成要素进行简单阐述的基础上,以淄博市高新区生态廊桥为例,将淄博独特的地域文化融入生态廊桥的美学设计中,从桥梁方案的创作过程中寻求结构、美学与文化的联系与结合,旨在为城市景观桥的方案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山东省中部某县级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商贸中心区用地、交通等现状条件,并对该区域的居民进行了交通出行特征调查,以此为基础数据,研究了近期城市商贸中心区交通改善目标和措施,着重对该地区的停车场设置制定了具体方案,并对该区域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规划控制建议,以期对其他同类城市的中心区交通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城市交通是一个大系统,停车场是城市交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构成完整的交通系统。静态交通解决不好将严重影响动态交通。大量私家车的出现,使得城市中心区"停车难"的现象尤为突出。一方面动静态的交通相互干扰造成道路通行能力的下降,另一方面长期低速行驶的汽车排放出的废气又给城市环境带来严重污染。该文基于停车场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分析济南市中心区停车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社会停车场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结合济南市中心城区改造,提出适应城市发展的中心区停车场布局要点、社会停车场用地的规划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中心区快速交通系统——广州市内环路与周边高等级公路通过七条放射线工程进行连接 ,沙河立交系统属于其中一条放射线 ,主要是解决广州市东北方向沙河地区的交通组织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立交系统的道路及桥梁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中心城区交叉口交通精细化改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城市中心区道路交叉口存在的交通问题,根据精细化的交通设计理念,在分析其交通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交叉口的精细化改善思路,从交叉口的机动车交通、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三个方面提出了交叉口交通改善措施,并以长沙市某典型道路交叉口的改善为例进行了说明,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当前我国城市桥梁横断面型式存在的问题,着重从交通工程、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及公路桥梁设计与施工的角度上,推荐两种合理的桥梁横断面型式。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中心区道路建设基本完成的情况下,通过优化交通组织提高道路运行效率是缓解中心区交通矛盾的必然选择。单向交通就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分析单行交通设置的原则和条件,并根据实例,从交叉口服务水平的角度分析了单行道系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路的建设,良好的运输条件可以大大推动经济的发展,加强各地的贸易。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人车的数量不断增多,交通压力越来越大,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巨大的阻碍。为了有效地缓解交通压力,发展交通事业,城市桥梁和公路桥梁的建设被人们逐渐采用。因为城市桥梁和公路桥梁的建设是为了方便运输,让车辆从中通过,所以会涉及到荷载问题。公路桥梁和城市桥梁的荷载设计是运输的安全保障,关乎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桥梁的荷载设计方案非常重要。现对城市桥梁和公路桥梁设计荷载标准为基础进行分析,对两者的桥梁荷载设计标准进行对比,为相关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一些设计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商业中心区是城市中交通拥堵的多发地带,而交通枢纽及商业混合区域更是给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文中结合镇江市城际枢纽站商业中心区的实例,对城市交通枢纽及商业混合区域的交通问题剖析,并对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区的交通改善策略进行了相应研究。通过采用公交优先、布置交通设施、构建先进的停车系统、合理组织交通流等措施,为该类地区的交通改善和治理提出对策,使得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的交通组织更加合理有序,尽可能地减少交通拥堵,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二、三环路交通改善方案设计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快速环路以其快速、连续、大容量成为众多大城市交通干道网中的骨干道路 ,在城市道路网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分析了北京市中心区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道路网功能和作用的角度分析了对二、三环路进行交通改善的必要性 ,并针对二、三环路存在的问题对交通改善工程的实施要点及方案的内容、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城市桥梁双层交通的概念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节约土地,提高交通效率的目的出发,通过研究分析桥梁基本结构体系与桥梁基本构件的性能,提出了实现城市桥梁双层交通(或双层桥面)概念设计的原则、条件以及通过桥梁基本结构体系与结构构造布置进行创新设计的途径,并结合工程实践给出了双层交通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