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新、老规范对于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的规定,研究了机动车道宽度计算理论、机动车道宽度对安全的影响及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改造实例,可为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设计取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合理取值问题,通过对主要国家车道宽度取值的比较分析,研究了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计算理论,同时结合城市道路规范中有关机动车道宽度的规定及计算理论模型的修正,对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取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机动车道是公路横断面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文中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参考国内城市道路机动车单车道宽度取值课题的研究成果及国际上关于车道宽度的相关规定,对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城市化进程中部分高等级多车道道路机动车道宽度进行研究,确定合理的机动车道宽度,以指导兼顾城市道路功能的道路改造.  相似文献   

4.
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国内机动车道宽度取值标准和国内交通流特性的基础上,采用波良可夫模型计算不同等级道路车辆的侧向摆动距离,结合车道上最具代表性的机动车辆车身宽度,计算得出不同等级道路、不同位置的推荐机动车道宽度。结果表明:适当缩减机动车道宽度可在满足行车安全的同时节约城市道路建设用地,提高慢行交通运行的通达性和安全性,推荐的车道宽度为城市道路建设中机动车道的合理选区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武汉市城市道路机动车车道宽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横断面宽度是道路全局性参数,机动车道是横断面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该文对武汉市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进行了研究,选择合理的机动车车道宽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文聪 《上海公路》2023,(4):109-112+211
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模式有别于传统汽车,对道路设计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为深入研究自动驾驶条件下城市道路的机动车道宽度,从车辆外廓尺寸、车辆速度、车辆技术性能等角度,对传统车辆和自动驾驶车辆进行对比分析,判断适应自动驾驶车辆的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设计标准。研究表明,自动驾驶车辆的车距精确控制与车队化运行模式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节约空间,提升慢行舒适性。城市干路条件下,自动驾驶车辆的横向摆动大幅缩小,2.85~3.05 m的机动车道宽度即可满足自动驾驶车辆的行驶需求。研究成果可为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不仅涉及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绿化带的宽度,而且与地下综合管线布置有着密切的关系。该文依据国家相关规范,阐述了如何在满足车辆和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有限的地下空间资源,合理布置地下综合管线,探讨了道路横断面设计与综合管线布置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原有道路进行改建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城市道路改建设计时,针对现状机动车道路面结构的利用,现状构筑物的补强、加固,合理削减道路与两侧高差,地下管线检查井与机动车道路面的连接及路基搭接等方面的针对性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使城市道路更好地满足宜居城市关于交通便捷有序、城市景观优美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合理的横断面布置可以缓解交通堵塞、降低环境污染,形成节能环保型交通出行方式。针对于此,从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通行能力及道路红线宽度方面进行宜居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形式标准研究:以机动车道一条通行能力为基础,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计算得出不同等级、不同车道的通行能力标准;以规范规定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通行能力为基准,综合设施所处地位和服务水平,确定出不同等级、不同横断面下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通行能力标准;综合考虑交通流运行、交通安全、道路绿化等影响因素,确定出不同等级、不同断面形式下道路的最小红线宽度;从通行能力标准和最小红线宽度两方面为宜居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布置提供了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10.
港湾大道工程,位于珠海市香洲东北部海滨,全长21.1km,是由歧湾公路珠海段扩宽改造的珠海市东出口公路。由港湾大道终点向北3km,是孙中山故居——翠亨村,向西南经大肖线到中山温泉,再向北通往中山、佛山、广州。根据珠海市的总体规划,该大道分为城市型和郊区型两部分。其中,城市道路10.8km,路幅宽度为45m,设置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并埋置“三水二电”地下管网;郊区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问题及衔接线道路产生交通问题的原因,并对城乡结合部衔接道路的布局规划思路与原则进行阐述,重点研究了机动车道横断面的合理过渡,给出衔接线道路近城端到远城端的典型横断面形式,并进行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2.
在日本的城市道路设计中,对积雪地区道路横断面设计详细的考虑了积雪堆雪宽度的影响。本文根据日本道路构造法,详细的介绍了日本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并根据积雪地区除雪试验得到的经验公式,对堆雪宽度进行计算,从而对积雪地区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各部分尺寸进行合理设计。该方法为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供行人或自行车使用的非机动车道成为了大型桥梁设计的关键内容之一,其中非机动车道的宽度是主要设计参数。有的桥上非机动车道的净宽需要达到4.6m,而一些既有桥梁上的非机动车道宽度通常只有900 mm,不能满足现代规模的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于是一些地区开始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悬臂人行桥面系统进行桥面拓宽改造。  相似文献   

14.
空间梁拱组合式桥梁的分析理论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分析空间梁拱组合式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的弹性支承连续梁法,实例计算及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计算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与实测挠度值反算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基本吻合,对城市道路以三块板布置的空间梁拱组合式桥梁结构,一般以靠近机动车道内侧梁拱拱片的横向分布系数较大,并控制设计。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介绍了饱和流量的计算方法,通过对交通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车流量与车头时距的函数关系,计算出不同车道宽度对应的饱和车头时距。在饱和车头时距与车道宽度的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车道宽度对饱和流量的影响,给出了不同车道宽度的折减系数,为城市道路设计车道宽度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现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中关于行车道宽度定义进行探讨,结合笔者实际工作中一些经验,分析行车道宽度的计算模型。在保证道路交通功能,汽车安全舒适行驶的前提下,合理确定行车道宽度。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路横断面是承担交通流的直接空间载体,其设计水平的高低会对交通运行效率产生直接影响。鉴于此,首先对城市道路进行了分类,并从交通方式、景观绿化、土地利用等方面分析了其对横断面优化设计的影响;其次研究了城市道路横断面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及横断面车道数优化计算方法;最后探讨了道路横断面宽度与建筑高度关系,以及慢行交通一体化设计理念,并提出在满足城市道路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交通量和空间性能的有机结合的城市道路横断面优化设计方法,以期为类似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单车道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置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进出停靠站对道路通行能力产生折减,运用排队论与间隙接受理论相关知识,对单车道公交停靠站上下限设置条件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直线式、港湾式公交进出停靠站对机动车道的影响时间模型;进而以公交出站延误及站点服务强度作为约束,推导出机动车道通行能力及设置条件模型;最后对仿真试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给出不同公交到达率下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范围值。结果表明:当公交到达率为20 veh/h和30 veh/h时,对应的单车道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置的上下限条件分别为:518~1 262 veh/h、518~1 243 veh/h。可见,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所得结果能够为城市道路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新城市主义"的角度,以美国纽约的"世界级街道"计划为案例,分析在新城市主义的思潮中,为什么治堵措施不是"加宽道路,提高车速,禁止道路停车",而是围绕着压缩机动车道的宽度,降低机动车的车速,鼓励路内泊车等一系列"逆传统"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有些城市,或出于缓解交通拥堵的初衷,或出于让城市道路宽阔气派的意图,宣布取消自行车道、压缩步行道。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这些城市为了加快机动车行驶速度,盲目设计超宽的马路、不分青红皂白地拓宽机动车道、砍伐行道树、取消自行车道,个别城市还对取消自行车道予以立法。近日笔者在与一些厂商交谈中,许多人都对自行车的前途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