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气象环境对红外制导反舰导弹使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国家海军正在研制和使用红外制导反舰导弹,以期克服雷达导引头对近岸或港口附近舰船目标捕捉能力不足的问题。实际作战中,舰艇目标向外辐射能量,通过大气窗口波段被红外探测器接收,在斜程传输过程中受大气内部吸收和散射影响产生能量衰减。文章利用Modtran4计算模型,结合装备实际使用环境设置四个重要参数变量,通过分析计算得出四个变量条件下目标红外辐射在传输过程中的大气总透射率,探讨红外成像制导反舰导弹使用时机问题。  相似文献   

2.
《舰船科学技术》2014,(2):66-71
蒸发波导作为海洋大气环境中一种最常见的波导类型,是影响雷达电磁波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一次海洋调查的蒸发波导数据,分析蒸发波导的统计特征规律,并通过雷达回波的几何成像原理,对海浪雷达回波图像进行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考虑蒸发波导对X波段雷达海洋监测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蒸发波导对X波段雷达架设位置选取以及反演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存在蒸发波导时,雷达回波图像能够包含更多的海浪信息,从而提高海浪信息的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3.
雷达/红外复合制导系统雷达对红外引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雷达/红外复合制导系统,分析和推导了用雷达对红外成功引导概率的解析表达式,给出了该成功引导概率随一些特征参数变化的规律,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引导概率的性质,从而对研究和设计雷达/红外复合制导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微波通信系统具有安装简单,维护容易,组网灵活,器件便于固化,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很适合应用于水声浮标与船载基站之间的通信.目前普遍应用于此类通信的微波,其中心频率为2.4GHz,很少有文献对其海上传播特性进行研究.为了研究该波段微波的海上传播特性,计算了在20km传输距离内的微波接收功率及通信误码率,并进行了仿真和海上实测,分析了海上反射和绕射造成的衰落对微波通信的影响,研究了分集接收技术对微波传输性能的改善.得出了海上的反射和绕射会严重影响微波通信,其中海上反射造成的衰落是影响微波通信的最主要的因素,空间分集技术是克服微波衰落的有效手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防空导弹击中目标后,指控系统实时快速判断该目标是否被有效毁伤,是系统释放该目标通道的前提。通过分析序列红外图像中目标不变矩特征的变化,可对武器爆炸瞬间对目标所产生冲击和损伤进行评估;通过基于雷达测量空中目标有关运动学参数,建立目标运动状态变化的参量模型,根据目标视航角与加速度变化相结合的判别方法,可得出目标被有效毁伤的判据。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雷达红外复合信息的目标毁伤评估技术的流程和实现方法,并通过仿真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海上蒸发波导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电磁波在大气环境中会出现异常传播现象,尤其在陷获折射条件下,形成大气波导传播。在介绍大气波导现象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两种经典计算蒸发波导的经验模型:Paulus-Jeske(P-J)模型和伪折射率模型,分别推导出蒸发波导高度方程,最后对两种模型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目前,大多数船用导航雷达都工作在三厘米波段。当二部或几部同波段雷达工作时,一部雷达除了接收由本机发射而产生目标物反射的微波脉冲外,还可以接收到别的雷达发射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雷达图像数据量大,不便于传输、存储等问题,提出了将整数小波变换、哈希算法和集分割嵌入式编码相结合的雷达图像快速无损压缩算法.通过对雷达图像信号的压缩实验,该算法在不影响事后对雷达数据进行分析的情形下,提高了图像的压缩速度和压缩比,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典型海况下的海面无线电波传播及微波信道建模问题,基于陆地多径传播环境下的随机桥过程建模理论,提出一种二维海面微波无线随机信道建模方法。首先,基于P-M海浪谱理论建立典型海况下的海浪电磁仿真模型;然后,采用不同的海况模型进行计算,得到随机电波射线样本数据,分析样本数据并确定随机信道模型参量的数字特征,建立海面微波波段随机多径信道模型;最后,将仿真数据、实验室测试数据和外场测试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所建立的随机信道模型有效,可为复杂电磁环境中船用电子设备接收波形的建模与仿真提供有效的理论手段和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无人潜航器导航通信桅杆作为无人潜航器通信、导航校准等潜望状态时浮出水面的唯一组部件,降低其雷达散射特性是无人潜航器开展综合隐身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仿真建模,详细分析了L波段、S波段、C波段和X波段等无人潜航器导航通信桅杆雷达散射特性,各波段下导航通信桅杆的RCS均值为0.21 m2,并进行了强散射源分析。通过分析无人潜航器导航通信桅杆的雷达散射特性,对无人潜航器雷达散射特性优化改进、对无人潜航器探测雷达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强 《船舶工程》2007,29(6):78-79,77
根据CCS规范和ISO标准的有关要求,介绍了起锚机带式制动器的常用计算方法和设计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满足靶面最低照度要求来衡量成像作用距离;利用辐射传输软件Pcmodwim分别计算了可见光波段(0.35 ~0.76 μm)和近红外波段(0.7~1.1 μm)光学系统透过率,并在考虑球表面照度、目标反射系数、大气衰减、光学系统相对孔径等多项指标和影响因素后,对2个波段成像系统的作用距离进行了对比;利用作用距离对近红外波段的相对于可见光波段的透雾能力进行了量化,并搭建实验模型进行了相关验证.  相似文献   

13.
孙勇敢  黎胜 《船舶力学》2016,20(1):142-147
文章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研究了周期性加肋板结构的振动带隙和能带结构特性,研究了肋骨惯性矩、肋骨间距、肋骨密度、板材密度、板边长比等对结构带隙的影响,分析了周期性加肋板结构的频率响应函数,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对周期性梁板类结构带隙特性在振动与噪声控制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窦明 《世界海运》2006,29(5):7-8
主要介绍短波单边带电台宽频带天线设计及技术实现,重点论述短波单边带电台通信系统通信中存在调谐困难问题,短波单边带电台宽频带天线的设计方案及3项关键技术的解决,以及宽频带天线的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姜伟 《船海工程》2005,(1):54-57
以上海港复兴船务公司创建“复兴品牌”为切入点,借鉴国内外众多知名品牌的成功经验,从品牌的概念,品牌创建的5个步骤,以及创建过程中要注意的10大问题进行了研究,旨在推动企业的品牌创建。  相似文献   

16.
一种船舶岸边供电系统的双频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船舶大型化及规模化的今天,岸边供电系统已经成为整个船舶航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船体靠岸期间,利用港口提供的岸边电源系统代替其自身的发电设备能有效降低能耗及海面污染。本文研究岸边供电电源系统及实现的关键技术,分析各自的利弊;在针对高压交流电通过变频器引起的谐波震荡,设计了一种抑制谐波的双频电路,此模型通过捕捉岸边电源与船舶供电系统的电流相位差来实现。最后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舰船科学技术》2014,(2):134-136
阐明用绝对运动分析法、以目标为基准点的相对运动分析法和以潜艇为基准点的相对运动分析法绘算潜艇驶离水面舰艇搜索带的作图步骤、作图机理及特点,并对3种绘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海上高频电子邮件技术[1]是海上高频数字通信技术的重要部分,使用PACTOR-Ⅲ协议和现有海上中/高频无线电设备,经由全球链路网( GLN)与陆上用户进行通信.海上高频数字通信技术主要包括PACTOR-Ⅲ协议和T总线协议.对海上高频数字通信的带宽和传输速率、调制、编码和码率、振幅因数与发射机输出功率、数据包的结构、控制信号、信号特征等技术问题的分析,对海上高频段新通信技术的引进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冬梅  刘延申 《中国水运》2006,6(4):105-106
超宽带(UWB)是一种以占空比很低的冲激脉冲作为信息载体的无载波通信技术,自2002年FCC批准了民用UWB技术后,UWB技术的标准之争已经开始。介绍了超宽带(UWB)技术的两种主要标准及基于这两种标准的两种系统结构,对每个电路采用的技术作了简要分析说明,主要对这两种系统电路的构成和技术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讨论了两种标准共存对于UWB技术发展的意义,最后展望了UWB技术的前景和对构建数字家庭带来的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龙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11):141-143
文章介绍了一个X波段具有本振跳频功能的微波接收机的设计、研制和调试。文章首先对接收链路的指标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其次结合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和锁相环(PLL)技术完成了X波段跳频本振源的设计,重点分析了跳频本振源的低相噪、低杂散设计方法,通过软件仿真给出了环路跳频时间。最后对样机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接收机主要技术指标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