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从结构组合形式、结构特点及适用性等方面对柔性基层沥青路面与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及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刚柔兼具、受力合理、造价适中。指出我国由于对半刚性基层具有丰富的应用经验,目前应优先发展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辽宁省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使用经验和国内外长寿命路面设计理论的基础上,推荐一种基于组合式基层的长寿命路面结构组合形式。利用有限元法建立结构分析模型,考虑了多种材料参数与指标条件,对推荐的组合式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基于有限元计算结果,给出了组合结构的厚度。  相似文献   

3.
沥青路面中级配碎石上基层受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中级配碎石上基层的受力特性,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级配碎石三向应力的最大值一般发生在级配碎石层顶面或底面的轮胎中心或轮隙中心位置,级配碎石在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中并不是三向应力越大使用效果越好,而是水平应力大,竖向应力小级配碎石的非线性才能很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特性的分析,探讨了抗裂特性、水损坏特性、变形特性、荷载特性等对路面使用寿命的影响,认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半刚性基层。  相似文献   

5.
在半刚性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铺筑一层优质级配碎石层形成组合式基层,使柔性材料上基层与半刚性下基层形成优势互补.这样既充分发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高强度优点。又能较成功的减缓反射裂缝的发生,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比较半刚性基层、倒装式和组合式3种典型沥青路面结构受轮载作用的力学行为,依托成德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试验段,在与贝克曼梁路表静态弯沉测试值对比的基础上,开展了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的静力学分析.现场选取3个断面,通过预埋沥青应变计测试了不同轴重、不同车速条件下的车辆移动轮载动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路面更易出现横向疲劳开裂;倒装式沥青路面面层层底行车方向及横断面方向拉应变峰值分别对应为组合式沥青路面的1.24倍和1.30倍,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2.37倍和2.67倍;路面结构厚度相同的情况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减少沥青面层本身的疲劳开裂和永久变形方面优势较强,组合式沥青路面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受力情况接近,可部分替代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倒装式沥青路面轴重敏感度为3种路面结构中最小,但宜适当增加沥青面层或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厚度以改善其受力状况,并应严格控制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拉应力,以减少倒装式沥青路面和组合式沥青路面疲劳破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半刚性基层的定义及特点,阐述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各结构层的作用,利用BISAR软件对各个结构层的受力进行分析,讨论了半刚性基层沥青面层的合理厚度。  相似文献   

8.
根据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以BISAR 3.0软件为计算工具,分别计算出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在0.7MPa、0.84MPa、1.0MPa的轴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分析出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的路表弯沉、面层和基层的受力状况,对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的疲劳性能进行总结。通过分析认为:在特定的超载水平下,半刚性基层更能适应交通荷载的超载情况。  相似文献   

9.
李杰 《湖南交通科技》2011,37(2):23-26,39
分析了混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和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抗裂性能,对反射裂缝、纵向裂缝、网状裂缝等三类不同成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相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有更好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新型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的设计研究与实际工程应用,论证新型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在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适用性,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新型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为改性沥青SMA13+改性沥青Sup20+道路石油沥青LSM25+水稳基层;沥青碎石基层LSM25在60℃温度下动稳定度可达2 676次/mm,并且拥有较好的抗压性能与抵抗拉伸变形的能力;LSM混合料层的"疲劳极限"约为70με。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轻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使用中出现的各种病害,很多学者提出借鉴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中的相关指标。国外沥青路面设计中的指标是否适用,本文采用ANSYS有限元方法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进行了分析判断。通过对两种类型路面结构的最不利受力状态的比较,特别是对面层、基层开裂和车辙形成有关的力学参数分析,得出了可以借鉴的国外指标和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应该增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半刚性与柔性基层沥青路面重载适应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路面力学APBI程序为计算工具,对重载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进行力学响应对比分析,研究路表弯沉、路面结构各层次(包括路表、面层、基层、底基层)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半刚性路面与柔性路面的重载适应性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半刚性基层与柔性基层结构的合理优化组合,实现两种路面结构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3.
肖健 《交通标准化》2010,(19):86-91
通过对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试验段使用性能的检测分析,并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进行对比,阐述两种基层结构各自的优劣势及适用情况,可为沥青路面基层结构选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考虑碎石基层横观各向同性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碎石材料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对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影响,评价其使用特性,运用状态空间理论,基于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弹性体系理论解,使用路面结构分析程序ANISOLAY-ER,对基于土基和碎石类材料横观各向同性特性的路面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给出了5种典型沥青路面结构三层体系设计诺谟图,并对一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厚度进行了程序化设计。结果表明:在考虑沥青路面关键性设计指标的情况下,对于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沥青层底部拉应变和路表弯沉都普遍比容许值小50%左右,其控制设计指标主要为路基顶部的压应变,车辙为其主要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国内常见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和国外永久性路面的结构型式。对两种路面结构的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对比,以期为路面结构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普遍采用无机结合稳定粒料(土)类为基层的沥青路面,利用Bisar3.0分析这种典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各结构层层底应力变化情况。得出各结构层应力特点,并根据各结构层材料特性分析应力与路面病害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主要讨论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病害成因与施工对策的相关问题,以求为未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综合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先分析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病害的成因;在对其施工处理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上的路面结构主要有三大类: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约占75%,水泥混凝土路面,约占23%;刚性组合式路面,约占2%。水泥稳定碎石作为路面基层的一种材料,具有原料易得,整体性好,刚度和承载力大,水稳性以及抗冻性好,且随时间的延伸其强度也不断增长的特点,越来越多地使用于高速公路的路面基层施工中。  相似文献   

19.
贾媛  徐政 《交通标准化》2008,(1):179-180
沥青路面柔性基层是一种新型的沥青路面结构.采用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工程初期造价较半刚性基层有所增加,但随着时间的增长,其优良的路用性能将逐渐显露出来,能大幅度地降低路面的养护、维修费用,因此从长远利益出发,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具有更好的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20.
根据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的力学分析结果,并结合其主要破坏形式,建立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的设计标准、结构设计方法及设计步骤,提出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与沥青面层的厚度设计范围。经试验路验证,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在重载交通中使用效果较好,基层、面层的厚度范围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