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连续式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具有生产效率高、能耗少、维修保养少、沥青用量控制准确、生产质量稳定等诸多优点,本文从双滚筒连续式拌和设备的概述出发,说明了配合比设计中连续式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与间歇式拌和设备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的区别,分析了影响连续式拌和设备拌制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因素,进而探讨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朱胜利 《公路》2005,(8):350-352
立足沥青拌和站,分析原材料及拌和设备性能对沥青混合料的影响,浅谈拌和设备管理及混合料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针对韩国产TSAP2000型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在使用多年后加热滚筒热效率、生产率低下的问题,在设备装配、制造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对提料板技术改造提出了可行性方案,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验证。技术改造后的TSAP2000型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在高速公路新建和维护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声波料位计实现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冷料自动调整石家庄市政设施管理处加工厂刘海涛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都是采用先将冷骨料粗配、烘干、加热,然后再筛分,精确称量,最后加入依据油石比称量好的矿粉和沥青,强制搅拌成沥青混合料的工艺方式。国内目前搅...  相似文献   

5.
回收沥青铺面(RAP)是指将旧沥青路面铣刨、回收、破碎、筛分后得到的固体颗粒物,其表面一般裹覆有旧沥青。RAP与新集料及新沥青的拌和过程中,其表面的旧沥青可部分发挥作用,从而起到节约沥青用量、改善混合料性能的作用。为探究新旧沥青拌和度对掺加RAP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利用间接拉伸试验研究了拌和条件(拌和温度和拌和时间)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引入拌和效率模型,建立了拌和度与劈裂抗拉试验强度比(TSR)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探究了再生沥青混合料劈裂破坏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拌和温度提高和拌和时间延长,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先增强后减弱;拌和度与水稳定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新旧沥青的充分拌和可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随着拌和时间延长,再生沥青混合料内部的黏聚性破坏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六年度交通部优秀科技成果评奖工作于七月二日至四日进行。交通部优秀科技成果评选委员会对上报请奖的132项科技成果进行了认真评选,共评出优秀科技成果46项,其中,授于二等奖的4项,三等奖20项,四等奖22项。在本年度的获奖项目中,有筑路机械新产品2项:LHB60型滚筒式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HB10型沥青混合料拌和机由吉林省养路机械修造厂开发的 LHB60型滚筒式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可以拌和沥青混  相似文献   

7.
泡沫除尘器在LB-30型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上的应用大庆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秦瑞宝,袁玉和,孙利军,刘忠文LB—30型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使用的旋风式除尘器,其粉尘排量达不到设计要求,超过环保规定的范围,污染严重,工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身心健康直接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8.
常温拌和型乳化沥青混合料是一种能在常温下拌和与施工的混合料。文中通过室内马歇尔试验,分析常温拌和型SBR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及稳定度在不同成型方式和养生条件下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采用二次成型方式,第一次击实后烘箱养生温度90℃、养生时间4 d,第二次击实后室温养生1 d,常温拌和型SBR乳化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和稳定度最优,达到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热拌沥青混合料拌和质量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所铺筑路面的质量,因此必须加强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重点阐述了拌和设备的选型,拌和设备的检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试拌试铺及拌制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以及热拌沥青混合料各种指标的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公路基层部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和养护,所使用的中小型拌和设备只能生产热沥青混合料,而生产乳化沥青混合料大部分采用人工拌和,为了提高基层公路部门公路施工机械化水平,需要研制一种既可以热拌又可以冷拌生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机械。为此,河南省交通科研所与河南省公路局共同研制了LQB8—15两用粒料拌和机。经测试,样机拌和质量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于一九八八年十二月通过技术鉴定。现已投入小批量生产。本机综合滚筒式和传统的强制搅拌机的特点,采用正反转锥形滚筒为烘干机型,采用双卧轴强制搅拌为拌和机型,使其既适应拌制乳化沥青混合料又适应拌制热沥青混合料。在国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沥青混合料拌和流变特性、确定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以及合理选择拌和时间,使用自主研发的沥青混合料拌和流变仪确定了沥青混合料拌和的转折温度点,通过均匀能耗原则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并通过转速-扭矩曲线斜率综合反映沥青混合料拌和流变特性。结果表明:固定拌和速度下,沥青混合料拌和扭矩随着拌和时间的增加呈变小的趋势。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范围取155℃~160℃,与施工技术规范的建议范围相一致。当角速度为6.28rad/s、频率为30Hz时,未加矿粉情况下AC-20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均匀能耗为1 910.7J,最佳拌和时间为80s。拌和转速和扭矩之间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转速-扭矩曲线斜率越大,沥青混合料黏度越大,流变特性越小。  相似文献   

12.
尽管针对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的研究已有很多,但鲜见对布敦岩沥青混合料拌和工艺的研究。论文选取70号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以及两种级配类型(SMA-13和AC-20),基于拌和楼"干拌"工艺,通过改变拌和顺序、拌和时间,研究拌和楼拌和工艺对布敦岩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岩沥青后加工艺(集料与沥青先拌和,再与岩沥青拌和)优于常规工艺(集料与岩沥青先拌和,再与沥青拌和);适当延长拌和时间有助于降低空隙率,提高马歇尔稳定度,改善混合料性能;布敦岩沥青与SBS复合改性混合料的性能更优。据此,提出对布敦岩沥青混合料拌和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3.
厂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现场调配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LB-3000B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为例,给出了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的调配方法及其生产数据控制范围,得出:原材料及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沥青混合料路用质量的关键所在,会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成本。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双卧轴搅拌器在分批拌和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粗细集料、矿粉和沥青的投料顺序对混合料质量与拌和效率的影响,通过建立搅拌模型分析集料颗粒在搅拌器作用下的滚动规律;根据滚动过程中颗粒表面发生沥青迁移的拌和机理,得出在沥青迁移量以一定速率递减的条件下,拌和均匀性与颗粒滚动圈数之间的关系表达式。用不等直径平面圆模型求得拌和过程中不同粒径颗粒之间的滚动关系,提出达到相同油膜厚度的粗集料、细集料、矿粉与沥青之间的梯次拌和工艺;研发了与实体工程中使用的搅拌器结构和搅拌原理相同的实验室用双卧轴搅拌机,并对AC-16混合料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拌和过程中,颗粒大小不同时滚动次数有差异,矿粉滚动次数大于细集料,细集料滚动次数大于粗集料,导致不同粒径颗粒表面裹覆的油膜厚度发生变化;采用梯次拌和工艺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和设备生产效率,较之传统拌和工艺得到的沥青用量有所降低,并可减少约30%的拌和时间。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沥青路面低温季节施工难题,适应节能、环保的要求,高性能中温沥青混合料成为沥青路面发展的趋势。文中结合工程应用,提出乳化型中温沥青技术要求,进行中温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确定了沥青混合料拌和楼改造方案;结合中温沥青粘温曲线,拌和成型不同出料温度的马歇尔试件,确定改性中温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及室内最佳成型方法;通过施工质量检测,验证施工工艺及施工控制要点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H型温拌剂制备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温度制备温拌沥青混合料并测试其体积指标,确定降温效果以及最佳的拌和与成型温度;在最佳拌和与成型温度下制备试件,测试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相比,H型温拌剂的降温幅度为20℃,且其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与HMA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同拌和温度下的马歇尔试验结果,对AC-16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与温拌沥青混合料相关特性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利用等体积原则确定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此后,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拌和温度对温拌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矿料间隙率等体积参数和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揭示了温拌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和力学性能随拌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对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和现场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 LHB60型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1983年问世以来,该机的干燥拌和筒内部结构,就被设计成分格槽式刮料板和阻料圆环相结合的形式.近十年的工地实践证明,该结构在提高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的热效率、延长筒体寿命、提高混合料温度、减少工作现场空气污染等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老旧沥青烘干拌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使混合料拌和场全部实现机械化和局部自动化,确保混合料的拌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华盛顿大学的化学染色法,用3种不同色粉浓度和4种不同染布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均匀性进行评价,并采用普渡大学的分段回收法来评价新沥青对旧沥青的软化效率。结果表明:化学染色法能较好地评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均匀性,其可用于指导拌和设备的选择;分段回收法能较好地评价新沥青或再生剂对旧沥青的软化效率,其可用于指导新沥青或再生剂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