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大秦线重载线路维护工作,通过提高生产组织效率,构建完善的工作体系,发挥专业修优势,夯实设备基础,严抓作业标准化,结合大秦线实际进行重载运输维修体制的研究探讨,满足重载运输生产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
介绍大秦线重载运输的特点、行车组织的困难所在以及大秦线重载运输行车组织办法的形成和完善过程,并针对装卸车作业情况、卸车作业情况和维修天窗情况等方面详细介绍具体的行车组织办法的构建过程和创新之处,并指出大秦线重载运输行车组织办法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大秦线重载运输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探讨了大秦线重载货车检修、运用作业体制、生产组织、运用安全防范能力的适应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及建议,以满足大秦线重载运输持续增量和重载货物列车开行安全畅通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大秦线重载列车的运输组织,针对大秦线重载快运列车在开行过程中,受到交界口能力限制等因素影响,造成能力浪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有针对地提出了建立运输协调机制、改进车站作业方法、改善基础设施、完善机务交接班制度、提高列车限速等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大秦线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5.
分析大秦铁路重载运输组织特点,结合大秦线运输增量及2万t列车运输组织模式,简述解决重载组合列车机车间互联互通的方法,分析机车互联互通后牵引特性、动力学性能、制动性能。采用互联互通技术有效提高了列车编组效率,对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秦线4亿t牵引供电改造方案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峰  张金胜 《电气化铁道》2009,(4):18-19,23
针对大秦线牵引供电设备状况,重点分析重载运输造成的牵引供电系统主要问题。结合大秦线重载运输的特点,介绍了大秦线4亿t重载扩能牵引供电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7.
根据铁道部大秦线重载列车安全工作会议要求及大秦线重载运输现场工作组会议部署,自2008年7月12日以来,在铁道部大秦线工作组的现场组织和指导下,太原铁路局协调各有关单位在大秦线进行了一系列列车运行安全性试验和科技攻关。  相似文献   

8.
大秦铁路依托重载运输实现货运量大幅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科  胡化垠  刘锐捷 《铁道货运》2004,(5):17-18,23
大同铁路分局为使大秦线在煤炭运输紧张的情况下,满足市场的需求,采取了改革运输组织和保障货源等一系列措施,依托重载运输,开发新品重裁列车,使大秦线的货运量连年大幅度增长,实现了大秦线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据《经济日报》报道,随着2.1万t重载列车在湖东站至柳村站间成功开行,2014年大秦线年运量4.6亿t运输方案拉开帷幕。据介绍,要实现年运量4.6亿t目标,大秦线日运量将达130万t以上,这意味着必须在同等时间内开行数量更多、载重更大的重载列车。作为太原铁路局优化运输组织的一项重要举措,大秦线实施了将单元万吨列车由编组102辆提高到105辆,2万t列车由编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秦线3万t重载组合列车试验期间调度指挥及运输组织存在的问题分析,指出大秦线常态化开行3万t重载组合列车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改进建议,并提出近远期常态化开行3万t列车的可行性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1.
结合大秦线重载运输的特点,按照管用、实用、高效的原则,对现有信息系统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大秦线重载车辆的动车化管理、网络化扣修、车辆运行状态的全过程监控,车辆技术状态的动态评估,5T设备的综合监管的全方位大数据管理。创建大秦线重载车辆大数据管理平台体系,保障重载运输安全、高效、畅通。  相似文献   

12.
铁路重载运输具有运力大、长距离、成本低的特点。随着大秦线2亿吨扩能改造完成,重载运输体系逐步完善,大秦通道运输能力正逐步释放,每年完成运量以5000万吨的速度递增,重载运输的优势更加明显。结合大秦线集疏运体系特别是集运能力的建设进行论述,对进一步推进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结合大秦线重载运输特点,通过对大秦线的运输组织、机车运用、机车整备、机车修制、人员使用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优化大秦线机车交路的现实意义以及近年来优化机车交路所取得的成效。针对当前大秦线增运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制约条件,就如何进一步优化机车交路以有效缓解运输增量与设备、人员使用的矛盾提出改进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武汛 《中国铁路》2007,(10):5-9
太原铁路局认真贯彻落实铁道部党组部署,积极应对重载运输带来的新变化、新要求和新形势,依靠管理创新、运输组织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优化整合,提高运输效率,最大限度地增强重载运输能力。依靠科学技术,成功地解决了重载组合列车同步操纵牵引、通信传输、重载集运等问题,使大秦线创造了单条铁路重载列车密度最高、运输能力最大、运营效率最好的世界纪录,探索出一条我国既有铁路依靠自主创新、深化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大秦线开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系统集成与创新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大秦线是我国第一条双线重载电气化运煤专线,承担着全国铁路18%的煤炭运量。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涉及很多技术难题,采用LOCOTROL技术必须解决好"山区铁路通信可靠性、长大下坡道周期制动、长大列车纵向冲动"三大技术难题。铁道部先后安排60多项科研项目,自2004年起经过三个阶段、上百次试验,实现了大秦线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和运输组织创新,在运量和运输收入、装备水平等方面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大秦线重载列车机车交路优化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大秦线重载列车运输的特点,通过对大秦线的运输组织、机车运用、机车整备、机车修制、人员使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阐述了优化大秦线机车交路的现实意义以及近年来优化机车交路所取得的成效.并就当前大秦线增运方案实施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条件,如何通过进一步优化机车交路以有效缓解运输增量与设备、人员使用的矛盾提出改进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简介了世界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第一条重载铁路——大秦线的概况。结合大秦线的具体特点,从机务设备、车辆、通信信号、站场及装卸车点、工务设备、供电系统和安全保障措施等7个方面,介绍了大秦线开行重载列车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秦线开展重载运输、实现年运量1.5亿t的实践,提出了开行重载组合列车、完善重载牵引的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提高机车的检修质量以及引进开发提高重载运输能力的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大秦线重载列车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冀彬 《中国铁路》2009,(3):31-35
介绍世界铁路重载运输发展趋势及世界重载铁路的标准和主要模式,阐述大秦线重载列车发展历程、不同编组形式的重载列车关键技术以及各类型重载机车的性能、工作原理和重载车辆技术等,针对大秦线开行1万t、2万t重载列车的安全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大秦线的地理位置及其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阐述,提出大秦线2万t列车开行的必要性。综合分析湖东站车站概况、2万t列车开行情况、车站运输量增长情况、通过能力紧张原因等,阐述湖东站确保重载列车行车安全和运输畅通的优化运输组织方案、技改扩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