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基于RTK技术下交点法放样路线中线加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RTK技术放样公路中线时,经常遇到一些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放样加桩点的情况。此时,事先设计出的坐标用不上或事先未设计,放样数据需在现场计算,针对这种情况,该文在基于RTK实时坐标测量功能下,根据加桩人员的“意图”,提出了一种在现场实测两点构成一直线,建立其方程,结合公路中线方程,求得构成直线与路线中线的交点坐标,即加桩点坐标,很好地解决了路线中线放样中加桩测设精度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公路中线放样的整个过程,由于公路中线放样越来越注重实效性,所以公路中线放样方法的选择的很重要的。本文讲述的是控制网的建立、公路中线的测设以及几种中线放样的方法,通过方法之间的比较,最后选择极坐标的方法来进行中线放样。而且重点讲述了极坐标法放样的过程,以及和其它方法相比的优点。后面通过GPS放样的原理讲述,也简单介绍了GPS中线放样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公路卵型曲线设计新方法研究”后,针对其需经反复调试后才能求得理想线位的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和详细测设放样。可供设计、施工单位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 (RTK )GPS在公路中线放样中应用原理及方法 ,并结合实际分析了 (RTK)GPS中线放样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GPS-RTK技术在公路中线放样中的有关问题,包括适用于RTK作业的公路中线任意点坐标的计算通式、坐标转换、高程计算等.提出了公路中线的放样方法.以实际测量为例,介绍了利用该技术进行工程实测过程.通过对实测数据成果的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GPS-RTK技术放样公路中线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GPS-RTK技术在公路中线放样中的有关问题,包括适用于RTK作业的公路中线任意点坐标的计算通式、坐标转换、高程计算等。提出了公路中线的放样方法。以实际测量为例,介绍了利用该技术进行工程实测过程。通过对实测数据成果的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公路卵型曲线设计新方法研究"后,针对其需经反复调试后才能求得理想线位的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和详细测设放样,可供设计、施工单位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8.
吴明光 《公路》1990,(3):19-21
为了保证汽车平稳安全的行驶及路容的美观,在线形设计时就必须在圆曲线和直线之间插入缓和曲线。由于缓和曲线的引入,使得公路的测设和计算较为复杂困难。本文针对公路缓和曲线的“标准”型一回旋线,引入数学上的密切圆理论,讨论了这一理论在缓和曲线测设放样及曲线范围内路面面积的计算问题,并推导出密切圆应用于这两方面的简便实用公式。  相似文献   

9.
宋文 《公路》1990,(6):15-16
目前,公路勘测设计部门在高等级公路中线放样测量中,一般都采用传统的放样方法,即先确定放样点的桩号,进而计算出其坐标,然后计算控制点至放样点的方位角和距离,最后,在该控制点上按计算的方位角和距离放出该桩的实地位置。此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每一个桩号都要有对应的方位角和距离,而在实际操作中经常遇到视线被挡或放样点位选择不理想等情况,给工作带来不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光电测距极坐标新方法,便能克服上述不足。  相似文献   

10.
极坐标法放样公路中线的精度保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全站仪的特点和极坐标法放样过程,分析了利用支导线进行极坐标放样公路中线的点位精度和影响精度的因素,提出了保证点位放样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贺国宏 《公路》1991,(11):4-9
在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的各个阶段,要进行各种施工测量工作。这些工作主要有恢复公路中线测量,纵坡放样、路基放样和边坡放样,横净距计算和放样等。在每一个施工阶段结束后,还要进行竣工测量和检测,使中线平面位置和高程、路基宽度和横坡度、平整度及边坡坡度、横净距等均符合规范允许的误差范围。由于施工测量贯穿在公路施工的各阶段中,施工测量是否方便简单,将影响施工的进度,其质量直接影响公路的质量。传统的施工测量方法是将各种施工测量工作分开进行,因此是繁琐的、不方便的,要达到规范规定的限差也是不易的。  相似文献   

12.
仅几年,我设计院承接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的公路项目较多,青龙县境内多山峦,沟壑纵横,从公路的测量、设计到工程施工放样各个环节都带来了不少困难,开山施工时开口线的放样就是其中之一,文章通过工程实践,总结了一套比较适用于深路堑路基开口线的测量方法,提高了测量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13.
卵型曲线上任意点座标计算的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雒应 《华东公路》1997,(6):59-62
卵型曲线采用了不完整的回旋曲线,施工放样时计算极为复杂。本文根据回旋线的特性及极座标放样的原理,提出卵型曲线上任意点座标计算的新方法,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GPS动态测量定位技术在公路测设中的实际应用,包括在中线放样、纵横断面数据采集,施工、竣工测量等中的应用,并着重探讨了GPS的外业、内业使用操作方法及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学会水泥混疑土路面学组委员会与河北省公路学会于1988年10月13~17日在唐山市联合召开了“全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学术交流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学组委员和论文作者共51个单位的119名代表。 会议由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院长及学组负责人顾敏浩主持。33名论文作者分别就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机械、养护维修、材料性能等不同专题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78岁高龄的东南大学方福森教授到会作了题为“我国公路水  相似文献   

16.
GPS动态技术在公路测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介绍了GPS动态测量定位技术在公路测设中的实际应用,包括在中线放样、纵横断面数据采集,施工、竣工测量等中的应用,并着重探讨了GPS的外业、内业使用操作方法及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野外实验和生产实践,讨论了GPS RTK测量技术及在线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说明10 km以下测程范围内,RTK的测量精度能满足大比例尺线路数字测图要求,并用实例验证了RTK施工放样的精度和可靠性,表明RTK测量可以较好地满足公路设计和施工中的定线、放样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总结交流我国公路隧道技术领域近年来创新、发展的成果和经验,推动我国公路隧道建设技术进步,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和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联合,于2009年9月18日至20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了“2009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交流会”。会议主要邀请了各大学、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单位中从事公路隧道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7月4日,清远市交通运输局在清远市主持召开了清远市英德省道S292线延长线一级公路(含北江四桥)施工图评审会议,会议成立了专家组,清远市、英德市政府、交通、公路部门及有关设计、咨询、质量监督、造价管理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设计、咨询单位汇报,对设计文件进行了审查、质询、讨论,形成了专家评审意见。  相似文献   

20.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会议围绕我们公路建设部门的特点,交流了各地区和单位在施工管理中进行改革的经验;介绍了在修建一、二级公路和大型桥梁上运用机械化施工情况;研究了全面进行公路基本建设改革的有关问题。从参观学习和介绍交流的情况看,全国许多公路工程项目都推行了经济承包责任制,从而克服了在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的弊端,不仅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使企业增添了活力,而且在企业素质,管理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