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基于分子设计的思想,以有机硅改性环氧丙烯酸酯与E-51的共混体系作为成膜物质,1173为光引发剂,聚酰胺为暗固化剂,改性纳米SiO2为填料,再加入其它助剂制备了混杂光固化涂层.通过FT-IR分析了混杂光固化涂料固化过程中存在的反应,用TG和EIS对混杂光固化涂料与有机硅改性环氧丙烯酸酯光固化涂料进行对比,考察了两种涂层的硬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混杂光固化涂料在固化过程中既有自由基聚合,又存在官能团的缩聚反应;混杂光固化涂层的耐温性及耐腐蚀性均优于有机硅改性环氧丙烯酸酯光固化涂层;混杂光固化涂层的固化速度以及最终的硬度都要大于有机硅改性环氧丙烯酸酯光固化涂层,很好地解决了有机硅改性环氧丙烯酸酯光固化涂层固化不完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以往,船舶淡水舱一般系涂刷水泥浆,压载水舱和油舱则涂抹一层清油,但这样不能起到持久的防锈作用。有些厂即使也采用其他类型的油水舱涂料,但这些涂料不是环氧沥青系的,就是二乙烯乙炔系的。它们都含有强溶剂——易挥发且带毒性的苯类物质,特别是二乙烯乙炔系涂料,还具有一种冲洗不掉的恶臭。而且船舶油水舱一般都比较狭小或处于船舶双层底内,除有人孔可供进出外,几乎都是密闭的,通风差,施工条件恶劣,操作困难(有时必须躺着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船舶液舱的特殊涂装工艺的全过程 ,指出了船舶液舱涂料的使用规律和环境要求 ,并在此基础上 ,结合实践经验 ,总结摸索出适合于船舶液舱涂装工艺的实际做法 ,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4.
运用插层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蒙脱土/聚苯胺复合材料,并对其表征.然后将复合材料加入到环氧树脂中,以聚酰胺树脂作为固化剂,制备复合环氧涂料.通过XRD分析表明制备的复合材料中蒙脱土被完全剥离;同时FT-IR分析表明聚苯胺与蒙脱土存在相互作用;涂层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复合材料各项力学性能均得到提高;电化学阻抗谱(EIS)表明蒙脱土...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弹性支撑结构作用下的液舱晃荡问题,采用基于Hilber-Hughes-Taylor(HHT)格式的隐式直接积分法求解液舱运动,应用VOF法求解流体晃荡,并结合部分单元参数的概念处理棱形液舱边界,建立了液舱运动与流体晃荡双向耦合迭代算法。以独立液舱为研究对象,通过耦合求解弹性支撑液舱晃荡,并与非弹性支撑液舱晃荡进行比较,分析了在不同刚度的弹性支撑结构作用下液舱液体运动及晃荡载荷的变化规律。该文建立的分析方法为含弹性支撑的独立液舱晃荡载荷预报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旨在讨论相同的强度储备裕度条件下耐压船体与耐压液舱极限承载能力之间的关系,以获得二者极限承载能力相当的匹配设计。[方法]首先,以典型的外置式耐压液舱为研究对象,在评估耐压液舱初始结构方案稳定性与极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分析液舱壳板厚度、液舱实肋板厚度以及液舱横舱壁结构对耐压液舱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随后,适当调整初始方案,获得耐压船体与耐压液舱强度储备裕度相当的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耐压船体与耐压液舱极限承载能力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耐压船体,获得匹配耐压液舱与耐压船体承载能力的方案以及对应的强度裕度。[结果]结果显示,减薄液舱壳板30%、液舱实肋板33.3%及液舱横舱壁30%,其极限承载能力将分别降低16.5%,36.4%和0.17%。[结论]研究表明在相当强度储备裕度条件下,耐压船体的承载能力远低于耐压液舱的承载能力;在耐压液舱壳板的强度储备裕度约为25%、耐压船体壳板的强度储备裕度约为40%时,耐压船体与耐压液舱的极限承载压力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无溶剂环氧漆的特性以及造船应用的工艺要求。无溶剂环氧漆作为一种高性能涂料,具有高固体含量和低有机物挥发性,对于重防腐蚀涂装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性和良好环保性的涂料。此种涂料在造船工业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船艇》1991,(1)
西格马(Sigma)涂料公司1989年上半年堆出一种新型的液舱环氧树脂内涂层,这种涂层的表面清洗容易,允许船舶在重新涂层后很快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沥青船整体式液舱绝缘保温的问题,以15 000 t沥青船整体式液舱为研究对象,选用泡沫玻璃作为绝缘材料,进行液舱加热计算,优化加热盘管布置,完成加热系统优化,可对同类型船的加热系统设计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液舱晃荡载荷的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对比分析,验证数值模拟方法适用于目标船液舱晃荡载荷的计算。基于晃荡载荷数值计算结果,采用2种方法对晃荡冲击载荷简化处理,对目标船液舱进行动力响应分析,并与规范晃荡载荷下液舱结构响应对比分析,得到液舱结构在晃荡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响应和结构强度评估的工程分析方法,为目标船液舱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日前,《Marine Log》杂志评选出了2010年世界经典船型,入选的船舶从船型设计、功能和配套设备,均是各领域中的典型代表性。NO.1——货物空间最大化的LNG船STX海洋和造船公司为Empresa Naviera Elcano公司建造的17.36万m3LNG船"Castillo De Santisteban"号,是迄今货物空间最大化的LNG船。该船长299.9米,宽45.8米,船上设4个液货舱,液货舱之间由隔离舱隔离,液货舱温度为-163℃,绝对压力为106kPa,5对压载水舱分布在船侧和船底。压载水舱涂有环氧防腐涂层,机舱双层底上设有3台3300m3/h的抽水泵。  相似文献   

12.
LNG船液舱晃荡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江涛  顾民 《中国造船》2007,48(B11):541-549
随着海上液化天然气开采和卸载的发展,LNG船非充满舱的晃荡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流体体积(VOF)法描述晃荡流场的自由面,结合动网格技术,建立了适合不同几何形状的液舱晃荡数值模拟的计算方法。首先针对二维矩形舱和三维立方体舱及薄膜型舱进行了计算,并将相关的横向力、波高和压力曲线与试验结果作对比,吻合较好,验证了此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然后,对三种不同类型的LNG液舱模型(球形舱、圆柱形舱和薄膜型舱)分别进行了系统的晃荡数值计算与分析,将三者的力、力矩、压力计算结果以及自由液面形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液舱模型在晃荡过程中的结果和现象十分类似,通过对液舱在晃荡过程中的受力和舱室容积的综合衡量,作为一种LNG船的新型舱室,圆柱形舱室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独立C型低温液舱蒸发的相关规律,提出将低温液舱绝热维护系统及舱内低温流体相变耦合计算的方法。以某独立C型物理样舱为例,考虑绝热层、鞍座、内壳及管路、舱内低温流体等计算区域,以液氮为工质,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并与物理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得到独立C型低温液舱温度场、压力场、流场等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4.
基于MATLAB的潜艇耐压液舱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MATLAB为平台,进行了同心圆和准同心圆式潜艇耐压液舱结构的优化设计。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比偏于安全,两种结构形式的优化结果比较接近,考虑到工程实际,准同心圆式潜艇耐压液舱结构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5.
一种适应船舶环境而专门配方的绝热丙烯酸涂料的开发,使船舶甲板曝晒致热的情形成为过去.这种涂料的成分与用于保护航天飞机以耐极大温差变化的绝热涂料属相同的类型.它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甲板、舱顶和侧壁涂装.涂料具有耐磨性,涂后为非滑性表面且无光泽,其物理性能是隔热材料的热量吸收和热迁移.使用时可用刷子或喷枪直接从涂料容装罐  相似文献   

16.
王世彦  俞孟萨 《船舶力学》2019,23(1):96-109
水下航行体内部设备产生的振动能量通过舷间液舱侧板和舱内水介质两个途径的耦合和传递,在外场产生辐射噪声,成为机械噪声控制的一个短板。文中以舷间液舱外场声辐射控制为背景,采用解析方法建立了液舱结构振动与内外声场的声振耦合模型,计算分析了液舱侧板及液舱内部介质对振动传递和外场声辐射的影响,结果认为敷设声学覆盖层并减小液舱侧板材料刚度能够有效控制外场辐射声功率。文章为舷间液舱的"声短路"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潜艇耐压液舱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Sysware为设计平台,以满足现行规范要求为设计条件,对实肋板带液舱壳板纵骨的耐压液舱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对设计变量、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的分析,提出了耐压液舱优化设计的主要设计变量、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通过对算例的优化,对耐压液舱的设计提出了优化设计方向,对实肋板减轻孔的设计提出了改进意见。本文对耐压液舱的规范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船艇》1990,(6)
人靠衣裳,物靠涂装。衣裳以漂亮为美,涂装以长久为好。而涂装设备的发展是伴随涂料性能应运而生的。无机锌和环氧富锌涂料有优良的耐候、耐磨性能,是一种长效防腐涂料,它的保护作用的有效期长达15年以上。但是,樱桃好吃树难栽,涂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简化建造工艺和减轻液舱结构重量,对外置式耐压液舱实肋板结构进行拓扑优化和开孔尺寸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利用Hyperworks/Optistruct对外置式耐压液舱整体模型进行结构应力分析。然后,在拓扑优化中,除与液舱壳板和耐压船体壳板相连的约100 mm长条状范围外,以实肋板其他范围内的单元密度为设计变量;以与实肋板相连的液舱壳板和船体壳板上结构的典型应力及实肋板体积分数为约束,以实肋板上最大Mises应力最小化为目标,针对满载和空舱两种工况,利用商用软件Hyperworks/Optistruct对实肋板结构进行拓扑优化。最后,基于Matlab和ANSYS联合优化,以实肋板上von Mises应力和剪应力为约束,以相应结构重量极小化为目标,对实肋板开孔进行尺寸优化,从而得到精细化开孔方案。[结果]拓扑优化结果表明,外置式耐压液舱实肋板开减轻孔应集中在中、下部。开孔尺寸优化结果表明,相比初始方案,实肋板剪应力增加38%,其他关注区域应力相当时,内部实肋板上结构重量可降低19%。[结论]两类优化设计均表明,外置式耐压液舱实肋板开减轻孔应集中在中下部,且从下到上开孔面积应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0.
LNG船液舱围护系统结构极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滕蓓  陆晔  祁恩荣 《舰船科学技术》2012,34(2):36-39,54
在船舶尺度和营运状态与传统条件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大型液化天然气船(LNG)液舱晃荡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LNG船液舱围护系统的结构特点,然后以15.68万立方LNG船液舱围护系统结构为对象,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计算其极限强度,并比较分析3种边界条件下的结果,最后用试验和解析公式验证本文方法是可行的,适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